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之並虎》第787章 促談三
然而,哪怕知曉了河北的政權結構,曹操卻依舊面露猜忌,帶著懷疑地言道:“我曹操就不信了,他丁靖放著偌大的權力不要,卻真的會把權力分給他人而受人管制麽?”

 “恐怕這在丁靖名義表面上,雖然沒有大權在握,可這背地裡還不是都是他丁靖一人做主!”曹操繼續言道。

 面對曹操的懷疑和不信,蔡邕也沒有任何隱瞞的意思,直接言道:“孟德所言也不錯,雖然丁靖將立法權、司法權放出手來,但是丁靖作為河北的領袖,其對立法權和司法權,還是有不小的決策力。”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現實問題,畢竟這套新型政權體系才剛剛誕生,而且天下也還未歸於安定,如此風雨飄搖的時期下,必須有一個團結上下的領袖來統一調度才行。”

 “而這種情況則被稱為‘特殊時期的全權製’,也就是當國家遇到波及范圍極大的特殊狀況時,應該從三院總理中推舉出一個領袖,令此領袖有領導三院的權力!”

 “孟德,如果我記得沒錯的話,這條制度也被寫入了《憲法》之中,你們難道沒有注意到麽?”蔡邕疑問道。

 “我們當然看到過這項法令。”曹操點了點頭,繼續說道,“不過,我們卻覺得此乃丁靖以己為尊的伎倆罷了!”

 顯然,對於這什麽特殊時期全權製的規定,曹操等人皆認為此乃丁靖獨裁的把戲而已。

 似乎看出了曹操等人的假想,蔡邕也立即解釋道:“孟德,你們把丁靖想得也太陰險了吧?老夫敢用名節來保證,丁靖雖然是個野心勃勃的家夥,但是他卻並非要獨掌權政,做那天下第一人!”

 “孟德,老夫也不跟你隱瞞,丁靖對治國理政並無興趣,他想的只是讓天下恢復安定而已。”

 “此外,丁靖聽說孟德你被譽為‘治世之能臣’後,還想要等天下統一太平之後,將行政院總理的位置,讓給孟德你呢!”蔡邕感慨道。

 聽著蔡邕這般話語,曹操等人卻是又驚呆了,尤其是曹操本人,更是面露駭然之色。

 “這……這是丁靖的玩笑話吧?”曹操有些怎舌地言道。

 蔡邕卻是搖了搖頭,說道:“老夫並非跟你開玩笑,這些都是真言實語!”

 “老夫雖然常在並州學院和立法院中,但是對行政院的一些事情,卻也有許多耳聞。”

 “丁靖雖為行政院總理,但是他對諸多政令,卻是全部惟托於院中各司的司部尚書,唯有關系最為重大的政令,才會過目審核、發表建議。”

 “若非天下尚未平定,丁靖恐怕早就主動辭去這行政院總理的職務了!”蔡邕看了看身旁的重要,才繼續言道,“鍾繇也是行政院的司部尚書之一,這些情況他也很清楚的。”

 蔡邕話音一落,鍾繇也點了點頭,肅然地言道:“大將軍雖然總有許多超凡的政見,但是在實際處理政務的時候,大將軍確實是顯得手忙腳亂,他並不擅長理政治國!”

 聽完蔡邕、鍾繇二人的解釋後,曹操等人卻是更加疑惑。

 忽然,房中的荀彧終於開口說話了,問道:“蔡先生、鍾先生,按照你們剛才的描述,大將軍對兵權又是如何安排?”

 面對荀彧的疑問,在場所有人皆是目光一亮,只因為這一問才是真正的重點。

 似乎早知道會有此一問,蔡邕毫不錯愕地回答道:“丁靖說過一句話,那就是‘所有的政權都在兵權中建立,沒有對軍隊的掌控,就沒有管理天下的基礎’。”

 “丁靖說的這句話,簡單而言就是說,兵權和政權是一體的!”

 蔡邕又說道:“但是,若是讓軍隊干涉了治國,卻是絕對會出大亂子的。”

 “故而,河北的軍伍指揮體系,也被分為兩個部分,分別是參謀司和軍政司,兩司衙門都歸屬於行政院,受行政院總理的領導。”

 “其中,軍政司隻掌管軍伍的政令,包括軍伍駐防的調動、糧草的撥配、軍餉的發放、軍伍的擴編和軍職的升降等等。”

 “而參謀司則是掌管軍伍的軍令,包括軍伍的編制調整、戰備準備、作戰調動、攻防調整、戰爭演習等實際的作戰命令。”

 “兩司衙門對軍伍的掌控,雖然存在著一定的交叉干涉情況,但是卻是彼此分立自主的,可使兵權徹底掌控於行政院之中,大大削弱了軍將乾政、割據地方的情況。”

 聽完蔡邕的這番解釋後,曹操不禁言道:“聽蔡師這麽一解釋後,我卻覺得丁靖的這個行政院總理,倒是和我這個丞相的職務有些相似啊!”

 蔡邕搖了搖頭,言道:“孟德,看來你對這套新政權體系,還是沒有理解透徹啊!”

 “對於行政和軍事的掌管方面,行政院總理雖然是權力巨大,但是卻並非是隻手遮天。”

 “行政院的內部有共商裁決權,若是行政院內部對行政院總理發布的政令有異見的,可以召集行政院各司的尚書進行共商投票,以此決定繼續施行或立即撤銷總理發布的政令。”

 “當然,不僅是行政院內部可以對抗行政院總理的命令,立法院和審判院也有權抗議、撤銷行政院發布的命令。”

 “總之,將掌管社稷的權力分化為三足鼎立之後,不但每一隻鼎足可以內部製衡,而且三隻鼎足也可以彼此製衡。”

 “如此,既可以緩解政令的眾口難調,又可以防止政令的只出一人,使國家的政令具有全面性和協調性,不但可以減少錯誤政令的出現,更是可以迅速對錯誤的政令進行改變。”

 ……

 為了給曹操等人答疑解惑,蔡邕、鍾繇足足講解了三天三夜,幾乎把嘴皮子都要說破了,才算讓曹操等人對憲法制和新政體有了清晰的認識。

 而在明白了立法分權製和虛君立憲製之後,曹操等人也是感到振聾發聵,一時間皆陷入了沉思深省之中。

 對於曹操等人陷入的這種沉思之狀,蔡邕和鍾繇也是早猶豫了、見怪不怪了,畢竟當初這套理論徹底呈現出來之後,所有河北的官吏和名士,也是這同樣的反應。

 甚至,就連蔡邕、鍾繇這兩個一直參與理論構建的人,在見到這套理論清晰問世之後,也足足震驚愣神了半個多月,才逐漸恢復思緒能力呢!

 所以,在見到曹操等人陷入深思之後,蔡邕、鍾繇和二人也沒有打擾,只是留下他們自己慢慢思索。

 然而,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這一番思索卻足足進行了接近兩個月內。

 兩個月的時間裡,曹操等人依舊留在書房中,每日不停翻閱丁靖送來的書籍,並且彼此間還爆發著激烈的討論和爭執。

 而接近兩個月沒有離開丞相府的曹操等人,自然引起了整個許都朝廷的震動,包括漢帝劉協在內的許多人,都對這導致曹操等人匯聚一堂的事情,充滿了驚訝和好奇。

 曹府外的所有人都不知道,到底是什麽樣的大事情,居然能夠讓當朝丞相和幾名重臣閉門商談不出這麽久!

 此時,曹操和荀彧等人已經初具共識,那就是丁靖所立的這些新制度,的確是有著極大的可行性。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還是當今局勢之下,若是不接受丁靖的新制度,那麽曹操和丁靖二人之間,必定會爆發出一場難以避免的決戰。

 這種程度的大決戰,絕對是令人感到驚恐的事情,其結果必定是生靈塗炭、血流漂杵。

 而且,面對和丁靖全面開戰之後,曹操也並沒有十足的把握,去戰勝丁靖這個強大的敵人,甚至在某種程度而言,曹操戰敗的可能性還更加大。

 所以,與其去接受一場沒有絕對勝算的戰爭,不如嘗試接受丁靖的這個好不錯的新制度。

 畢竟,丁靖的這一套新制度,如果真的可以推行下去的話,除了對皇室有巨大的影響之外,無論是曹操、丁靖這幫諸侯,還是各級的官吏和百姓,都會是免遭禍害的群體。

 本來,曹操以為這種對劉漢皇室影響巨大的制度,可能引起荀彧的強烈反對。

 只是,令曹操也沒有想到的是,荀彧對這套新制度,居然也表現出了可以接受的態度。

 如今,荀彧心中也徹底明白了,大漢朝已經沒有了退路,無論是曹操,還是丁靖,都不會讓大漢朝恢復到往日的光景。

 所以,與其看著大漢朝被推翻,看著皇帝被踹下皇位,不如選擇老實的接受命運,如此劉漢至少還是皇室帝胄。

 “文若,既然我們都同意接受丁靖的新制度,那麽我們要不要將這種新制度向朝中上下公開,令陛下和百官再討論一番?”

 此時丞相府書房之中,眾人對丁靖的新制度商討完畢之後,曹操忍不住對著荀彧探問道。

 荀彧聞言卻是一愣,不禁看向曹操,言道:“曹公,你真的要陛下和百官來討論這個新制度?”

 曹操被荀彧問得一愣,隻好尷尬地笑道:“我當然不想就這樣,畢竟我也不知道朝中的那幫頑固們,在得知這個新制度之後,會做出怎樣的糊塗事情來呢!?”

 荀彧也點了點頭,說道:“曹公,欲要順利推行丁靖的這個新制度,還是只有曹公采取霸道推行的方式才行!”

 見荀彧這般支持自己,曹操也算是放心了,他剛才之所以問出這樣的話語,就是擔心荀彧雖然表面上接受了新制度,但是其內心仍舊懷念漢室皇權,以至於荀彧可能暗中藏異。

 現在,有了荀彧肯定的支持作回應,曹操也可以徹底放心了,因為正如荀彧所言的那般,丁靖的新制度想要在中原施行,絕不能和漢帝百官商討,必須要他曹操這個霸道人物獨裁才行。

 “文若,這虛君立憲的制度事關重大,雖然我們皆有心將其推行於世,但是卻還是必須和丁靖面議溝通才行。”曹操繼續言道,“否則,若我們與丁靖聯合一體之後,彼此卻又遇到分歧異見,那時候豈不是又要破裂不容?”

 荀彧聞言之後也點了點頭,表示讚同地言道:“曹公所言極是,現在我們雖然已經明白了這虛君立憲和立法分權,但是這一切不過是丁靖呈交過來的東西而已,丁靖自身對它們具體是如何的看法和建議,卻也不能憑此時的聽說就斷定,還是要面談妥當才是!”

 當即,曹操等人又將蔡邕和鍾繇二人傳至面前,向二人請問道:“蔡師、鍾先生,丁靖所立的這些新制度,的確是讓曹某頗為心動,但是此事畢竟事關重大,我還需和丁靖再詳細商討一番才行,故而我想派文若(荀彧字)、子尼(國淵字)前往長安,代我去和丁靖親面商談虛君立憲之事。”

 蔡邕說道:“孟德所慮也是應當,此事若不好好詳談,的確是不合道理。”

 “不過,只是派荀彧、國淵二人去長安商談,信息交互傳遞實在麻煩,恐怕只會是一場漫長的商討。”

 “所謂夜長夢多,如此拖延之下,恐怕會另生事端!”蔡邕繼續言道,“因此,丁靖早已經派人通知了老夫,說如果孟德你願意商談共議這虛君立憲,那麽丁靖會前往昔日十八路諸侯會盟的酸棗之地,以候孟德前去共桌商談!”

 酸棗之地,正好位於司隸和兗州的交界處,其距離司隸的汜水關並不遠,距離兗州的陳留城也不遠。

 丁靖和曹操這兩個勢力的各自首領,若是在這酸棗之地面議相商的話,的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蔡邕繼續言道:“至於酸棗會談的周全麽,孟德也盡管放心就好,丁靖是絕不會設鴻門宴的!”

 “當然,若是孟德放心不下的話,丁靖允許孟德攜三千甲士入酸棗會談。”

 忽然,曹操卻是反問道:“那丁靖呢?他帶多少軍伍去酸棗?”

 蔡邕搖了搖頭,說道:“丁靖身邊隻帶兩百騎軍護衛!”

 聽蔡邕居然都這麽說了,曹操的臉上也終於露出意動之色,顯然丁靖邀他曹操去酸棗商談之事,應該是真正的誠心誠意,絕不是什麽暗藏殺機的鴻門宴。

 思慮了片刻之後,曹操對蔡邕點頭笑道:“蔡師,這酸棗相談之事,當然是極好的!”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