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之並虎》第715章 論學-書
就在鹿門書院的驚慌無措之時,短短的一刻鍾解題時間,轉眼就徹底過去了。

時間一到之後,丁靖便立即宣布道:“現在請兩院展示解題答案!”

然而這一次的鹿門書院,卻是交了一張白卷,因為他們費盡腦汁,也沒能算出這第三題的答案來,反觀並州書院那邊,卻是將答案準確的寫在了白紙之上。

當即,丁靖宣布道:“恭喜並州書院再次解出了第三問的答案!”

“三問中,並州書院三問皆答對,鹿門書院三問對了兩問,此項‘數’之比試,獲勝者為並州書院,並州書院再積一分!”

丁靖宣布完這一場的比試結果之後,卻是又看向鹿門書院,問道:“鹿門師生可對結果有異議?”

隨著“數”之比試的失利,並州書院已經取得了四分,儼然已經獲得了這場論學的勝利。

面對如此失敗,司馬徽卻沒有表現出任何的怨恨和不滿,反而一臉服氣地言道:“並州學院技高一籌,我鹿門書院心服口服!”

“只是……”

司馬徽忽然話音一轉,又言道:“只是我鹿門書院也算是精通歷代數算之法,可面對剛才的第三問時,我鹿門書院仍舊一籌莫展,毫無解決之法。”

“可我又觀並州書院低頭寫算不止,似乎已經掌握了一些超世的新算法,可對?”司馬徽看著丁靖問道。

丁靖點了點頭,毫不隱瞞地言道:“並州學院確實掌握了一些新算法!”

“將軍,我司馬徽最好探究新算法,待今日論學比試之後,可否讓我入並州學院詳細請教一番?”

得到想要的回答之後,司馬徽的內心是更加激動,立即向著丁靖恭敬拜,語氣懇切地請求道。

丁靖聞言之後,卻是看向了蔡邕,問道:“蔡院長覺得如何?”

蔡邕當即點了點頭,也不藏私地言道:“若是鹿門師生願意,論學比試之後盡可來我學院內觀覽,若有想留學於我並州學院的,也自是可以!”

聽到蔡邕如此毫不藏私的態度,包括司馬徽在內的所有鹿門師生,皆是心中倍感意動。

因為經過這幾場的交手之後,以及來到河北之後的各種見聞,鹿門師生已經深切領教了並州學院的厲害。

現在,對於並州學院的實力比鹿門學院更強的事實,大多數的鹿門師生也沒有一絲懷疑和不服了。

當然,若是面對其他的學院,蔡邕才不會顯得如此開明無私呢。

不過,對於鹿門書院的這幫師生,蔡邕也很欣賞喜歡,並且因為丁靖想要收納鹿門書院人才的打算,蔡邕也不得不給鹿門書院開一下後門。

“好了!天色也不早了,我們還是繼續下一項比試吧!”

眼看著時間已經到了下午,丁靖再次開口宣布道:“現在,開始宣讀下一場比試的內容。”

“下一場比試為六藝中的‘書’,在‘書’藝一項上,最注重的就是文章和書法,最膾炙人口、真知灼見的文章,可以流傳萬世,最形美意遠、渾然天成的書法,同樣可以墨落香留。”

“只是,詩歌文章的好壞高低,一時之間也難以說清,所以這一場只看書法。”

“接下來,我將誦讀一首詩歌,由兩院派出學子觀後默寫,最後再由鍾繇、蔡邕和司馬徽三位先生共同評判,挑選出最好的書法文字來。”

“如此比試之規則,兩院師生可有異議?”丁靖又看著眾人問道。

當即,兩院師生紛紛點頭,應道:“我等無異議!”

於是,丁靖立即繼續說道:“好!那我現在就要朗誦詩歌了,

還請兩院師生仔細聽!”“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詩歌已朗誦完畢,兩院師生可記好了?”

待大聲朗誦完畢之後,丁靖卻是又看向兩院師生問道,卻發現兩院師生皆目光恍然地盯著他丁靖。

雖然知道丁靖擅長作詩,但是丁靖曾經作的詩歌,皆是豪邁無比、一往無前的風格,何曾像此刻這般綿綿溫柔、摧人心軟。

原來,當丁靖將蘇東坡的《水調歌頭》朗誦出來後, 校場內的每一個人都聽得感同身受、思緒難定。

只因為《水調歌頭》的詞言中,所展現的那種悲歡離合之情、家親相守之望,正是這個亂世最刻骨銘心的期望。

在當今這個世道下,誰家不是妻離子散?誰家不是悲歡離合?誰家不是朝不保夕?

因此,雖然《水調歌頭》的格式與當世詩歌迥然不同,但是在聽到丁靖的朗誦之後,哪怕內心最堅強的男兒,都不禁有些心神惻然,甚至有感性者更是嚎啕大哭。

“主公,可否告知這首詩歌的名字?!”就在此時,丁靖身旁的鍾繇卻是站了起來,看著丁靖急切地請問道。

從丁靖剛剛開口朗誦之時,鍾繇就已經背下了這篇詩歌,如今他隻想知道這首詩歌有沒有名字。

丁靖看著鍾繇,凝眉肅言道:“它就名為《明月幾時有》!”

當即,鍾繇立即找來紙筆,將丁靖剛才朗誦的詩詞,一字不落的全部撰寫了下來。

……

這時,丁靖再次看向校場內的兩院師生,對著眾癡癡恍神的師生,高聲催促道:“請兩院速速默寫詩歌!”

聽到丁靖的催促聲之後,兩院師生才如夢方醒,立即開始準備奮筆疾書。

並州學院這邊書法最好的,當然是蔡邕這個院長了,不過蔡邕身為當世大儒,若是要他出手的話,就顯得有些以大欺小了。

當即,蔡邕指派學子中的書法最佼佼者,也就是讓楊修出陣默寫詩詞。

另一邊,鹿門書院也派出了自己最善書法的學子,正是襄陽馬氏一門最厲害的子弟馬良。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