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西班牙1492》第47章 眺望太平洋(上)
  歷史上,巴爾波亞於1513年9月25日,在達連山脈西側的山脊上眺望了太平洋,然後趟進了太平洋的聖米格爾灣,發現了大量珍珠,青史留名。

  在發現太平洋的歷程中,巴爾波亞和他率領的殖民者經歷了熱帶雨林的重重考驗,體驗了凶獸毒物的巨大威脅,挺過了各種疾病的肆意侵蝕,戰勝了土著的挑釁攻擊,在地理大發現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很精彩,很傳奇。

  “然而我不想模仿。”經過了考慮,斐迪南否決了模仿巴爾波亞穿越達連地塹的方案。

  雖然穿越達連地塹,可以自我表演,可以彰顯勇氣,可以留下所謂“永恆的傳奇”,但是這一切是要用人命來換的。

  巴爾波亞帶了一百九十個殖民者和幾百名印第安人,印第安人死了多少不管,殖民者還剩下六十七個,也就是說死了一百二十三個人。

  而斐迪南的“第二分隊”,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死亡案例。

  而且斐迪南的確也有這個希望——他帶的這三千人,一個也不要死。

  這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受傷患病是不可避免的,日後的遠征也肯定有人要見上帝,但是就本次的隊伍,要想避免死亡,只要認真保障安全,應該是做得到的。

  所以斐迪南不會為了什麽史詩情結,付出隊員的生命。他選擇了最為穩妥的巴拿馬運河路線。

  而且要在巴拿馬地峽建立據點,顯然在未來的自由貿易區、運河入口的科隆建立第一個要塞是最適合的。如果一開始花幾個月穿越達連地塹,那麽本次航行只能在達連灣建立據點,坐落在巴拿馬和哥倫比亞邊境,顯然不利於巴拿馬地峽的開發。

  因此最後,科隆城-巴拿馬城路線,就是最好的選擇了。走得快的話,六七天就可以到達太平洋岸的巴拿馬灣。而且不會像巴爾波亞那樣遭遇上千名土著的攻擊。

  1494年4月23日晨,“第二分隊”的24艘船1533人,以及幾十名同行的西印度群島印第安人,在利蒙灣登陸。

  踏上中美洲的土地,日後繁榮的科隆自由貿易區,現在只是一片荒地,科隆港和巴拿馬運河都不見蹤影。倒是可以發現一些土著居民的活動蹤跡。

  斐迪南並沒有急著穿越巴拿馬地峽,“第二分隊”首先在今後的科隆城建立一個營地,然後建立堡壘。斐迪南將它命名為科隆要塞。

  “以後這裡會有一座繁華的城市,將以這座要塞的名字命名。”

  4月24日,幾隊士兵和隨船的土著在岸上的叢林邊緣探查,與當地原住民取得了聯系,經過一番費勁的嘗試,終於勉強可以進行溝通交流,土著表示,在西邊確實有一片海洋,而他們知道最短的路怎麽走。

  走最短的路,大致就能到達後世巴拿馬城的位置了。

  當天傍晚,阿索林開始在“第二分隊”中征召志願者。

  “跟隨國王陛下的腳步,你們將成為新海洋的發現者,新土地的開拓者,新歷史的見證者。”

  並沒有給什麽許諾和獎賞,因為這些士兵出發之前就已經明了自己的職責,如果他們遭遇不測,家人(雖然是單身狗,也是有父母兄弟姐妹的)都會得到優待。

  之所以還要征召志願者,是因為志願要去的人太多了。

  斐迪南只需要三百人跟他一起去就夠了,足夠,巴爾波亞穿越凶險的達連地塹,也隻帶了一百九十人。

  經過甄別,

最終確定了國王一人,國王隨行武官一人,公主一人,懺悔神父一人,教士三人,水手二十八人,士兵三百零二人。合計337人,真有點斯巴達三百勇士的節奏。  斐迪南對自己這副身體還算有信心。每天六千米長跑他已經堅持兩年了,連在新大陸也沒有落下。過去在格拉納達戰場縱馬馳騁十年之久,應該不會在這裡倒下吧?

  應該不會,說明斐迪南的對自己的運氣也是有信心的。以前在格拉納達戰爭的時候有這麽一檔子事,伊莎貝拉女王晚上不知道怎的把火把掉在帳篷裡,然後整個營地包括王室的衣服財產都燒沒了,斐迪南就在帳篷裡面最後啥事也沒有……

  但是不管怎麽樣,國王親自穿越熱帶雨林地峽,總是危險的事情,以前蟒吃人之類的紀錄片沒少看,斐迪南還是很擔心的。

  最後還是得咬著牙上,斐迪南實在不願意此生望不見太平洋。

  於是,對比巴爾波亞的行程, 斐迪南做了一些準備,看來是卓有成效。

  重點處理和印第安人的關系。巴爾波亞來到達連地塹的時候帶了數百名印第安人隨行,但是達連地塹這處窮山惡水,那裡的人也不是什麽好家夥,一上岸就遭到印第安人的挑釁攻擊,後來與上千人的印第安部落大戰一場,殺得對方屍山血海,自己也損失慘重。

  斐迪南上岸的時候也很警惕,現在看來自己的判斷很正確,巴拿馬中部的印第安人還是溫和的。斐迪南拿出玻璃珠子和手工藝品,讓當地原住民心花怒放,同意派出三百多人與卡斯蒂利亞人同行並帶路,反正那片海洋部落的人也經常去。

  還有一個重要問題就是關於“叢林熱”,根據記載,當時很多人感染了“叢林熱”,渾身長包,不過感染致死的人不多,主要是造成人員掉隊、行進速度緩慢。

  在人類文字記載史上,1648年西班牙探險者最早描述了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的第一次黃熱病流行。

  由此斷定,巴爾波亞探險隊遭遇的死亡率不高的“叢林熱”並非黃熱病。

  美洲土著蚊子沒有瘧原蟲,“第二分隊”所以人也都沒有瘧疾,因此本次是不會有人感染瘧疾的。

  那麽,所謂的“叢林熱”可能是指恙蟎叮咬造成的感染。

  恙蟎在亞洲會帶來叢林斑疹傷寒,但是好消息是,在北美洲,恙蟎並不向人類傳播任何疾病,但是會引起皮膚感染和皮炎,也即是巴爾波亞探險隊中部分隊員的情況。只要注意防護,可以避免叮咬,巴爾波亞本人便是安然無恙。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