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騰一連被困了幾日,人困馬乏,將士們不但得不到修整,更可怕的是沒有糧草果脯充饑。
曹操分兵派將,把洛陽周遭幾個關隘都屯扎了重兵,然後命人堅守不出,而夏侯惇等人,則不斷的圍追堵截,絲毫不給馬騰任何喘息的時間。
馬騰的十萬大軍,先是洛陽一戰,死傷四萬多人,接連幾日被曹兵圍堵偷襲,又死傷了不少,隨著時間的推移,西涼兵徹底陷入了絕境,恐慌的氣氛迅速的籠罩了這支隊伍。
這個時候,曹操一邊派人追殺,一邊讓人鼓噪勸降,西涼軍人心浮動,逃跑的,歸降的,越來越多,到了第五日,馬騰連同兩萬名西涼兵被曹兵團團圍困了起來。
一連餓了整整五天,除了偶爾吃點草葉,或者殺幾頭戰馬充作軍糧,馬騰這些人,幾乎都廋了一圈,就算把所有的戰馬都殺掉,也頂不了多久,何況,很多時候,飯食沒等準備好曹兵就殺到了,西涼兵甚至連吃東西的時間都沒有。
當這些人被圍困住後,一個個臉色蠟黃,眼窩深陷,餓的眼珠子都冒了綠光,至於身上的盔甲,更是大多都丟棄了;即便那些還穿戴盔甲的,也是盔歪甲斜,狼狽不堪。
馬騰在馬休馬鐵的簇擁下,精神還算不錯,見到曹操後,眼冒凶光,像惡狼一樣,瞧那勁頭,恨不能撲上來把曹操給撕成碎片吞進肚子裡。
“壽成,如今你大勢已去,何不順應天意,及時懸崖勒馬,歸降朝廷。”
曹操催馬往前走了幾步,態度客氣的衝馬騰勸道。
馬騰狠瞪了曹操一眼,冷冷的往地上吐了一口,罵道“曹操,你當我馬騰是三歲小孩子不成,歸降朝廷?就你也配說出這樣的話來,你挾天子令諸侯,心懷叵測,名為漢臣,實為漢賊,收起你那虛偽的面目,大丈夫生於天地間,何懼一死。”
馬騰自知已到了陌路窮途,但是,他豪氣乾雲,並沒有屈膝投降,就連他身後的那些西涼將士,也願意陪馬騰死戰到底。
因為,那些想投降的軍卒,已經‘自覺’的離開了隊伍,剩下的這兩萬人,就算餓死戰死,他們也都豁出去了。
曹操苦勸無果,還被馬騰冷嘲熱諷的罵了一頓,氣的曹操轉身衝劉備吩咐道“玄德,速速帶人鏟除這不忠不義的反叛賊子。”
“啊?”
劉備整個人頓時愣住了,他的心裡,充滿了苦澀和委屈,心中暗罵“曹孟德,我就知道你叫我來,準沒好事,果不其然,你是要借我的手,殺了馬騰,你好狠的心那。”
可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曹操此番把劉備帶來,為的就是給劉備一個‘立功’的機會,曹操給了劉備和張飛三萬兵馬,其實,這三萬人,只不過暫時的讓劉備掛個指揮的虛銜罷了。
真正的指揮權,還握在曹操的手裡,但是,從今往後,天下人卻會記得,馬騰父子,死在了劉備的手裡。
劉備沒有辦法,隻好帶著張飛方悅等人向馬騰發動了猛攻,經過將近半日的苦戰,馬休馬鐵最後死在張飛的手中,而馬騰則死在了劉備的劍下。
不過,馬騰臨死之前,咬牙瞪眼的對劉備和曹操說道“你們等著,我兒馬超,他絕不會放過你們的。”
這次馬騰出兵,馬超和韓遂都沒有跟來,那一瞬間,劉備被馬騰盯的發毛,脊梁骨都嚇的冒了冷汗。
可是,劉備根本抗拒不了曹操的命令。
馬騰死後,曹操再次回到洛陽後,郭嘉獻策,提議讓劉備去兗州坐領東郡太守之職,正好鉗製一下呂布,曹操想也不想就答應了下來。
至於劉備身邊的班底,幾乎大多數,都被曹操給留在了洛陽,就連荀攸,在曹操的親自勸說下,也留了下來。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劉備這一次離開洛陽,除了帶了些殘兵敗將,幾乎就等於是‘淨身出戶’
曹操名正言順的把劉備身邊的力量,合情合理的轉移到了他的身邊。
像皇甫嵩、徐榮、朱儁這些沙場老將,也都被曹操褒獎一番,委以重任,這一切,都多虧了曹操手中的那張金字招牌——漢獻帝!
誰握有這張牌,誰就能號令天下。
劉備到了兗州,李儒得到消息後,頓時兩眼一亮,但是,李儒雖然痛恨劉備,但是,他並不急於除掉他,那樣的話,對李儒來說,雖然不算什麽難事,但是,卻讓劉備體會不到那種生不如死的折磨。
李儒馬上去見貂蟬,見到貂蟬,李儒開門見山的說道“貂蟬,你馬上給劉備寫一封信,一封情意綿綿的信。”
貂蟬一見到李儒,心裡就莫名的感到懼怕,她和李儒,並不陌生,早在當年貂蟬跟在董卓的身邊時,她就已經見識到李儒有多麽可怕了。
可以好不誇張的說,王允的連環計, 貂蟬甚至都懷疑早就被李儒識破了。
李儒進屋徑直坐了下來,眯著眼睛笑道“別忘了,是我把你從劉備身邊救了出來,我知道你想殺劉備,我也一樣,但是,至少我的辦法,比你的要強的多,難道,你喜歡整天用自己的身體服侍那個大耳賊嗎?”
貂蟬有些猶豫,李儒似乎看透了她的內心“我實在猜不出,你會有什麽顧慮,你和我,現在有共同的敵人,而且,我們都在徐州,自然應當攜手並肩,只是寫封無關痛癢的信,這對你來說,沒什麽難度吧,我不相信,你會在乎關羽的看法,何況,你越這樣,關羽說不定越會在乎你。”
貂蟬最終還是按照李儒的意思,給劉備寫了一封信。
信很快就派人送到了劉備的手中,劉備剛到東郡,心中正在愁悶不樂,收到貂蟬的信,劉備非常激動,一直以來,自從李儒把貂蟬帶走後,劉備就沒了他們的消息,他想派人跟李儒聯系,都無從下手。
貂蟬的這封信,是夾在李儒的來信當中,在劉備看來,貂蟬仍在李儒的手中,相應的,那個即將出世的孩子,也握在李儒的手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