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二戰之無蘇德戰爭》第四十三章 安撫打氣
  布萊德雷來到了第12集團軍群司令部,一來給麾下兩個軍被全殲的巴頓安撫打氣,二來也想聽聽巴頓對當前戰局的看法。布萊德雷很快發現,巴頓的情緒有些激動。

  “布總,13軍和19軍是我第12集團軍群的主力部隊,這兩個軍被敵人消滅,作為集團軍群司令,我不會推卸應該承擔的責任。但我還是要說,不是我不尊重您的作戰部署與計劃,但您的指揮有時候確實沒有考慮到戰場的實際情況。我一再建議在大舉進軍的同時要保持穩扎穩打,不可冒進,可是艾總和您不但沒有采納我的意見,還指責我保守,多次催促我部加快進軍速度。這下好了,被隆美爾鑽了空子,一下子吃掉了我兩個軍。為什麽要這麽著急搶地盤,如果部隊被敵人消滅,暫時搶來的地盤又怎麽守得住?我們的對手不是墨西哥,是以德國為首的空前強大的軸心國集團。和這樣的對手作戰,必須要考慮周全一點,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巴頓在用很大的聲音跟自己的頂頭上司說話。

  “喬治,請你冷靜點,艾總和我都知道你說的有些道理,也都明白這次的敗仗主要責任不在你。所以艾總在給羅斯福總統和馬歇爾將軍的電報中極力為你說好話,艾總和我對你的倚重和信任也沒有絲毫的動搖。但你也應該知道,艾總和我也有很多你可能理解不到的難處,因為所處的位置和你不同,所以很多時候不能從單純的軍事角度考慮問題。仗怎麽打,艾總和我的思路與你的想法之間,難免會有一些分歧。這一點希望你能理解,以後我和你會加強溝通,多聽取你的意見。13軍和19軍的損失,經過艾總請示,馬歇爾將軍已經表態,立即在本土開始重建這兩個軍。抽調軍官和老兵,調撥裝備,補充新兵,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將13軍和19軍重新組建起來。要不了多久,這兩個軍就會重新出現在第12集團軍群的序列中。”

  巴頓雖然脾氣暴躁,但也不是不懂官場規矩的笨蛋,既然布萊德雷已經說不用他為這場兩個軍被消滅的敗仗負主要責任,他也就不好再指責艾森豪威爾和布萊德雷的指揮失誤。

  於是巴頓轉移話題:“布總您說的對,請原諒我剛才的失禮。我最氣惱的是英國軍隊的表現,蒙哥馬利想幹什麽?面對您下達的救援命令,他蒙哥馬利畏首畏尾,蓄意拖延,他還有沒有一點大局意識和責任感,有沒有起碼的盟友之間的團結協作精神?英軍增援部隊好不容易出發了,不但沒有順利解圍,還在回來的路上被德軍飛機炸毀了很多重裝備,其中就有很多我們美國支援他們的汽車,還包括200多輛十輪大卡。”

  巴頓對英國盟友的抨擊越來越猛:“開戰以來,英國人屢戰屢敗,被趕出歐洲大陸不說,緊接著又被趕出了北非、中東,甚至連印度都丟了,所謂的大英帝國完全成了一個笑話。陸地上打不過德國人也就罷了,連海上運輸線都要我們美國幫著維持。要我們每年每月都投入越來越多的飛機、艦艇幫他們護航。跟我們要運輸船,要軍火,要生產原料,要食品,要汽車,要這要那。德軍佔領中東後,英國人連燃料都跟我們開口,還直接要成品油,連提煉的功夫都省了。可他們要了這麽多東西,可曾取得像樣的戰績,打過值得一提的勝仗?1940年的不列顛空戰?那不過是當時德國尚未轉入戰時體制,英國空軍又有主場防守優勢而已。恕我直言,總統對丘吉爾太客氣,英國人不配拿我們這麽多物資!”

  “喬治,

你這些話和我說說也就罷了,可千萬不要傳出去,這會嚴重影響美英兩國兩軍的團結。沒錯,英國的丘吉爾政權,英國軍隊在打仗上確實比較無能。那個蒙哥馬利作為丘吉爾的愛將,無論是指揮能力還是大局意識都乏善可陳。但是,你要記住,盡管英國的形勢日益艱難,而且這種逆境在短期內還看不到扭轉的希望,丘吉爾領導的英國軍民依然在堅持和希特勒德國進行堅決的鬥爭。現在英國國內對德媾和的呼聲越發高漲,丘吉爾說服英國軍民戰鬥下去的最重要依仗,就是我們美國的大力支援。如果在這個時候我們再吝嗇援助物資,丘吉爾政權在各種壓力下可是有倒台的危險。如果丘吉爾下台了,英國的新首相會像丘吉爾一樣堅決站在我們這邊嗎?如果英國以極其屈辱的條件和德國議和甚至乾脆投降,我們和軸心國集團的戰爭不要說取得徹底的勝利,恐怕要在比較有利的形勢下停戰也做不到了。”  巴頓對此無言以對,臉上露出苦笑,最後歎了口氣:“布總所言極是,我也就是發發牢騷罷了。艾總和您問我對目前戰況的意見。我建議各部先停止進攻,先把戰線穩定下來,等待後續部隊的到來。接下來的仗怎麽打,真要好好籌劃了,否則局勢真的不樂觀。”

  德軍方面,從歐洲、中東、南亞抽調的援軍不斷通過鐵路、海運等到達非洲,曼斯坦因、古德裡安、莫德爾、克萊斯特也先後坐飛機抵擋北非。曼斯坦因的非洲戰區司令部,古德裡安的第3集團軍群司令部,莫德爾的第4集團軍群司令部,克萊斯特的第5集團軍群司令部也先後建立,開始運轉。

  1945年3月29日,毛裡塔尼亞的阿塔爾,西方盟軍非洲戰區司令部已經遷移到了這裡,艾森豪威爾主持召開高級將領會議。

  在聽完各方面的意見後,艾森豪威爾進行總結講話:“從去年12月我方在西撒哈拉登陸到現在,在這4個月的時間裡,我方解放了大批地盤,消滅了大量軸心軍,雖然絕大部分是戰鬥力較差的西班牙軍隊和維希法國軍隊。毋庸諱言,我軍登陸北非以來也吃了一些敗仗,遭受了一些損失,這都是很正常的,勝敗乃兵家常事。不管怎麽說,我方在北非戰場的進展是很大的,成績是主要的。我們的對手很強大,和他們作戰,吃敗仗甚至吃大敗仗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沒什麽大不了的。大家切不可因為打了一些敗仗就喪失勝利的信心,軸心國固然強大,但以美英為核心的同盟國更強大。光美國的工業實力就超過德日意之和,我們比敵人更經得起損失,更補充得起消耗。只要我們堅持打下去,這場戰爭的最後勝利就一定屬於我們。”

  蒙哥馬利的心中發出冷笑:美國的工業規模固然是世界第一,可是美英軍隊和德軍打仗,動輒被打出幾比一的裝備和人員損失比,照這樣的交換比打下去,能打贏這場戰爭才怪。

  接著艾森豪威爾又話鋒一轉:“當然了,戰略上蔑視敵人,戰術上還是要重視敵人。我們也要學習敵人的長處,改進我方的不足,認真總結經驗教訓。既然加入了同盟國,我們就是一個為了共同的目標而奮鬥的整體。在今後的作戰中,無論哪國軍隊都要注重加強戰場配合,局部利益要服從整體利益。各集團軍群、各集團軍、各軍、各師的幹部都要增強大局意識,服從命令聽指揮的觀念要深入骨髓。”

  蒙哥馬利當然聽出了弦外之音:艾森豪威爾這是在不點名地批評他救援遲緩,執行命令不堅決,缺乏全局觀念。

  布萊德雷接著發言:“我們要對敵我雙方的實力和戰略意圖有更清晰的認識,這幾個月的戰鬥表明,盡管我們知道同等數量的德國陸軍戰鬥力要超過我軍,但對此依然估計不足,尤其是裝甲部隊的戰鬥力差距最大。要縮小、扭轉差距,提高部隊戰鬥力,一是改善裝備,二是通過實戰鍛煉我們的指戰員。比如說,為了應對德軍的坦克質量優勢,美國國內已經停止生產M-4/75坦克, 也就是說,以後送過來的M-4將以裝備76毫米長管坦克炮的型號為主。更重要的是,M-26重型坦克和M-36坦克殲擊車的產量會增加不少。如此德軍的坦克性能優勢就會大幅度縮小。至於德軍的噴氣式戰鬥機優勢,英國的‘流星’噴氣式戰鬥機早已經服役,但現在數量有限,全部部署在英國本土防禦德軍的導彈襲擊。美國的F-80噴氣式戰鬥機已經開始大量服役,生產數量增加得很快,性能上完全可以抗衡德國的Me-262,因為航程原因,無法為我方深入歐洲大陸的轟炸機護航,但完全可以大量使用在非洲戰場。所以本戰區很快就會有很多噴氣式戰鬥機,德軍的戰鬥機質量優勢將不複存在……”

  說完改善裝備,布萊德雷接著說到提升指戰員素質方面:“有美利堅強大的綜合國力做後盾,武器裝備大家不用擔心,不會輸給德國人。但要在部隊的人員作戰素質上追趕德國人,就沒有捷徑可走啦。訓練場最多只能打造出二流部隊,要想培養出能征善戰的一流虎狼之師,只能是通過實戰的考驗、學習。俗話說,戰場上一個月抵操場上一年。部隊上戰場打仗不可避免地要遭受損失,但只要不是一仗就被成建制消滅或者傷筋動骨,部隊的戰鬥力只會在血與火中穩步提升。所以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通過在戰爭中學習戰爭,我們的部隊素質,各級將領的指揮素養,都會逐步趕上德國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軍隊會付出很大的傷亡,這是無法避免的,畢竟我們是在和以德日意為核心的軸心國集團打世界大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