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二戰之無蘇德戰爭》第三十六章 一千九百四十四年的美德戰時經濟
  時光荏苒,如白駒過隙,同盟國和軸心國的軍民在不知不覺中度過了1944年。這個位面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不僅沒有像有蘇德戰爭的歷史上那樣在1944年接近尾聲,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血與火的戰爭不僅是雙方前線軍人之間的拚殺,也是雙方工業實力,後方軍火生產之間的比拚。那麽在過去的一年裡,同盟國集團和軸心國集團各自的老大,美國和德國的基礎工業和軍火生產情況是什麽樣子呢?

  在有蘇德戰爭的歷史上的1944年,美國因為戰爭已經勝利在望,不僅沒有做到全面發力,還有意削減了某些基礎工業產品和軍火物資的生產數量。在這個位面自然不一樣了,因為沒有蘇德戰爭,軸心國集團遠比歷史上強大,美國不得不付出比歷史上多得多的努力。在本位面的1944年,美國的基礎工業產量也強於歷史同期,發電量2800億度,煤炭產量6.5億噸,石油產量2.4億噸,鋼產量8300萬噸。美國是世界第一工業國,德國在基礎工業上自然無法與之相比。不過因為沒有蘇德戰爭,德國在1944年的形勢比歷史上好了很多,不但控制的地盤遠多於在蘇軍和西方盟軍的夾擊下地盤不斷縮小的歷史同期,而且因為防空形勢的改善導致控制區遭到的轟炸破壞程度遠低於歷史同期。因為控制區遠比歷史上多,再加上和蘇聯的貿易,德國的各種原材料供應,尤其是燃料和各種稀有金屬的供應要比有蘇德戰爭的歷史同期好得多。因為沒有蘇德戰爭的巨大傷亡,德國本國的工業勞動力數量,尤其是熟練技術工人的數量也多於歷史同期。至於在德國工廠勞動的外籍工人數量,因為佔領區的擴大也比歷史上多得多。以上種種因素造成了1944年德國的工業產量大大超過了有蘇德戰爭的歷史同期。這個時空的1944年,德國(包括直接佔領區,但不包括仆從國)發電量900億度,煤炭產量6億噸,石油和合成油產量2000萬噸,鋼產量4000萬噸,基礎工業比歷史上同期強很多。

  德國的煤炭產量和美國差距不大,發電量大約是美國的1/3,鋼產量是美國的一半左右。德國控制區的機床和工人數量要大大多於美國。石油產量雖然是美國佔壓倒性優勢,但德國軍隊的燃料供應也已經非常充足。雖然德國本土幾乎不產石油,但隨著控制區內合成燃料廠的規模不斷擴大,北非、中東佔領區的油田陸續恢復生產,還有無蘇德戰爭的情況下羅馬尼亞的大量、穩定的石油供應,德國的燃料供應數量早就能夠充分滿足軍隊和工農業生產的需要。所以盡管此時德軍的飛機、艦艇、坦克、汽車、裝甲車數量遠多於歷史同期,卻再也不會遭遇燃料匱乏的窘境。此外德國還有一大筆石油來源,那就是與蘇聯的石油貿易。所以在與德國的戰爭中,美國石油產量上的絕對優勢在軍事上的意義已經不大了,因為雙方軍隊獲得的燃料數量都已經超過了滿足軍隊需要的上限。在美德雙方都已經進入高度戰爭動員狀態的情況下,以雙方這樣的基礎工業實力對比,德國雖然無法做到大規模登陸美國本土,不能打進華盛頓在白宮舉行閱兵式,但面對美國隔大西洋自保已經完全不成問題。

  到1944年,美國的戰爭機器已經充分發動,德國的戰時經濟也在施佩爾的領導下迸發出比以前強大得多的能量。那麽在過去的1944年,美德兩國軍工生產的具體情況又如何呢?

  在海軍艦艇方面,

美國在1944年生產了400多艘主要作戰艦艇,其中潛艇100多艘(歷史上同期美國生產了217艘主要作戰艦艇,其中潛艇79艘);德國在1944年生產了400多艘主要作戰艦艇,其中潛艇300多艘(歷史上同期德國生產了232艘主要作戰艦艇,其中潛艇230艘)。在主要作戰水面艦艇的生產上美國優勢很大,潛艇的生產則是德國優勢明顯。雖然雙方生產的主戰艦艇數量差不多,但美國方面大型軍艦的比例要高得多。總的來說美國在海軍作戰艦艇上消耗的產能遙遙領先於德國,還生產了比德國多得多的運輸船隻。因為德國的水下狼群遠比有蘇德戰爭的歷史上強大,美英的商船損失數量相比歷史上同期增加了好幾倍。為了維持英國的海上生命線,美國不得不生產了比歷史上同期多得多的運輸船隻,除了自己使用外,還有很大一部分支援給了英國。  在飛機制造方面,美國在1944年生產了11萬架飛機,其中作戰飛機8.2萬架(歷史上同期美國生產了9.6萬架飛機,其中作戰飛機7.4萬架);德國在1944年生產了5.6萬架飛機,其中作戰飛機4.4萬架(歷史上同期德國生產了4萬架飛機,其中作戰飛機3.4萬架)。論飛機生產數量,德國大約是美國的一半。論生產的重型飛機數量,美國更是優勢極大。在噴氣式戰鬥機的生產上,德國佔有很大優勢。截止到1944年底,德國生產的Me-262噴氣式戰鬥機的數量達到2000多架。隨著越來越多的德軍噴氣式戰鬥機出現在歐洲大陸的上空,美軍螺旋槳轟炸機的生存率是越來越低。雖然美軍也有噴氣式戰鬥機,但航程不足以給深入德國本土上空的轟炸機護航。

  因為沒有蘇德戰爭,美國需要自己面對德國陸軍主力。不僅如此,因為德軍潛艇海上絞殺的作用,英國本土原材料供應緊張,相比歷史同期大幅度減少了陸軍重武器的生產,這就需要美國提供更多的援助。所以美國在地面部隊重武器的生產上也比歷史上大幅度增加。德國更是如此,地盤比歷史上大多得多,資源比歷史上豐富得多,在陸軍重武器的生產上當然是比歷史上同期提高了很多。在坦克和自行火炮方面,美國在1944年生產了5萬輛,其中重型和中型4萬輛(歷史上同期美國生產了20500輛,其中重型和中型13500輛);德國在1944年生產了3萬輛(歷史上同期德國生產了1.8萬輛),全部是重型和中型。各種履帶式、半履帶式、輪式裝甲運兵車,美國和德國在1944年分別生產了3.5萬輛和2.6萬輛,都比歷史上同期增加了不小的幅度,這就讓美德雙方的機械化步兵部隊數量都比歷史上多了不少。在大炮方面(不包括火箭炮、高射炮),美國在1944年生產了18萬門,其中75毫米以上的大炮7.5萬門(歷史上同期美國生產了10萬門,其中75毫米以上的大炮3.5萬門);德國在1944年生產了17萬門,其中75毫米以上的大炮7萬門(歷史上同期德國生產了15萬門,其中75毫米以上的大炮6萬門)。在坦克自行火炮的生產上,美國數量優勢較大,但生產的5萬輛中有1萬輛輕型,德軍全部是重型和中型,坦克自行火炮的平均噸位更高。在大炮的生產上,美國略佔優勢。總的來說,在陸軍重武器的生產上,美國的優勢不大。

  美國和德國在1944年都比歷史上生產了更多的軍用汽車,尤其是德國的軍用汽車產量遠多於歷史同期。德軍擁有了更多的汽車,後勤運輸能力增加了不少。德國陸軍的整體摩托化水平也比歷史上提升了很多。德國在1944年生產的G43半自動步槍和STG44自動步槍的數量相比歷史上同期增加了很多,這就普遍性的大幅度改善了德軍基層步兵單位的火力,大大縮小了和美軍基層步兵單位的火力差距。德國在1944年生產了比歷史上同期更多的坦克殺手火箭筒、鐵拳反坦克發射器,德軍基層步兵單位的單兵反裝甲武器的普及程度比歷史上更高。

  美國和德國對原子彈的製造都非常重視,雙方原子彈的研製工作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原料分配、科研以及原子武器工廠的建造和管理等的權限都高度集中。在核武器的研製上是美國領先,但和有蘇德戰爭的歷史上不一樣的是,德國在這方面的投入大幅度增加了,進度也不比美國慢多少。導彈的生產上德國佔絕對優勢, 以V-1,V-2為主的各種導彈德國在1944年生產了3萬多枚,不過美國在這方面也在緊急追趕。

  美國畢竟是世界第一工業國,到1944年已經進入了高度戰時動員狀態,而且動員程度比歷史上同期更高。相比之下,因為工業和原料供應差距等原因,德國雖然也進行了戰爭總動員,生產出來的軍火論整體數量還是不如美國。但另一方面,因為無蘇德戰爭帶來的整體形勢改善,到1944年美國和德國之間的整體軍火生產差距並不是很大。美國要徹底擊敗德國需要橫跨大西洋遠征,這就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美國的軍火產量優勢。也就是說,美國的軍火產量優勢程度不足以保證其能夠徹底擊敗德國。此外,因為進行了比有蘇德戰爭的歷史上程度更深的戰爭動員,這個時空中美國普通民眾的戰時生活水平要大大低於有蘇德戰爭的歷史同期,這就讓美國國內的“維穩”壓力猛增。德國雖然也進行了高度戰爭動員,但動員程度和歷史上同期差不多,卻因為相比歷史上有了更多的佔領區可以用來剝削,德國本土民眾的生活水平比有蘇德戰爭的歷史同期還好一些。

  美軍已經在西北非登陸,雙方的地面部隊主力將在北非大陸進行慘烈的正面大對決。大西洋海戰和歐洲大陸上空的轟炸與反轟炸交鋒也在繼續。依托本國工業生產出的海量軍火,美軍和德軍,這兩支規模龐大、裝備精良、武裝到牙齒的軍隊,將進行規模空前、程度更激烈的廝殺。無論勝負如何,雙方的兵員和武器裝備都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劇烈消耗。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