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二戰之無蘇德戰爭》第三十三章 不1樣的馬裡亞納海戰
  大西洋反潛戰的形勢繼續朝著對西方盟軍有利的方向發展。1944年8月,德軍潛艇擊沉的美英運輸船隻噸位下降到了210萬噸,在英國本土的美軍數量相比上個月增加了不少,重型轟炸機數量也開始大幅度增加。盡管如此,美軍陸軍航空隊司令阿諾德和第8航空隊司令斯帕茨也隻敢偶爾派些飛機進入歐洲大陸上空進行零星的轟炸掃射、偵查等,都不敢進行大規模的戰略轟炸,哪怕羅斯福多次對他們進行嚴厲呵斥。因為他們很清楚,憑現在英國本土的西方盟軍戰略轟炸機和護航戰鬥機的數量,去衝擊德軍在歐洲大陸的立體防空體系是典型的雞蛋碰石頭。

  德軍對英國的導彈襲擊也在繼續,8月份打到英國本土的V-1導彈數量超過了2000枚。1944年9月,德國的V-2導彈投入實戰,這種導彈也是世界上第一種彈道導彈,是德國火箭技術天下第一的體現。從9月8日開始,德軍利用位於法國、荷蘭的基地向英國本土發射V-2導彈。與V-1巡航導彈相比,V-2彈道導彈的發射條件較為寬松,只需要一小塊空曠的平地即可發射。V-2導彈的所有發射設備都被設計成可移動式,發射前只需要很少的準備時間。這些因素使得V-2導彈無需建設專用的發射陣地。V-2導彈的最大航程達到了320公裡,最大飛行高度約為100公裡左右,最大飛行速度達4.8馬赫,發射陣地也更加隱蔽。由於V-2彈道導彈在終端速度極快,讓英國本土的美英軍隊防不勝防。基本上美英軍隊只能靠聲音與雷達大致測量預估彈道後,在導彈尚未擊中目標前,以高射炮發射高爆彈藥射擊彈道企圖攔截之,因此防禦V-2的攻擊要比防禦V-1的難度大得多。

  馬裡亞納群島位於橫越太平洋的交通線上,東京大本營把這個群島看成是在太平洋中部掩護其本土的重要防線。美國海軍作戰部部長金一直希望“砍掉這個在我們向西橫渡太平洋交通線上礙手礙腳的芒刺”。為了砍掉這個芒刺,太平洋戰場的美軍主帥尼米茨出動了規模龐大的軍團。1944年9月6日,斯普魯恩斯指揮的美軍太平洋艦隊第5艦隊,以米切爾率領的第58特混艦隊為開路先鋒,從馬紹爾群島的馬朱羅基地出航。跟在第58特混艦隊後面的是擁有600多艘艦艇,裝載著13萬地面部隊官兵的第5兩棲作戰部隊。9月11日至12日,美軍第58特混艦隊在關島以東大約170海裡的海面上,出動了1000多架艦載機,對塞班島、提尼安島、關島、羅塔島等島嶼上的日軍基地和機場進行了狂轟濫炸,給予這些島上的日軍岸基航空兵非常沉重的打擊,並炸毀了不少高射炮和岸防炮。9月15日,美軍“北路登陸突擊編隊”在塞班島北部大舉登陸,與島上日軍展開了殊死激戰。在東京大本營的壓力下,這次日本聯合艦隊的主力無法避戰了,山本五十六不得不出動主力艦隊迎敵。9月16日,日軍第1機動艦隊的各路人馬在薩馬島附近海域會合,然後在南雲忠一的率領下駛往馬裡亞納群島海域。南雲忠一的艦隊可是包括了日本聯合艦隊的大部分作戰艦艇。

  在即將開始的大規模海戰中,無論是艦艇和艦載機的數量,還是水兵和飛行員的素質,美軍都佔有優勢。但日軍也有一項重大優勢,那就是可以進行“穿梭轟炸”。由於美軍第58特混艦隊位於日軍航空艦隊和馬裡亞納群島之間,日軍艦載機在攻擊美軍艦隊後,

可以到關島、羅塔島上補充彈藥和油料,在返回航空母艦的途中還能再次攻擊美軍艦隊。因此,尼米茨特意發電報提醒斯普魯恩斯,要對日軍極有可能進行的“穿梭轟炸”行動保持高度的警惕。9月19日,美日雙方艦隊在馬裡亞納群島海域的大規模交鋒正式開始。由於沒有蘇德戰爭的蝴蝶效應,此時日軍艦載機部隊的規模、飛行員平均素質雖然不如美軍,但也遠遠強於有蘇德戰爭的歷史同期。再加上山本五十六和南雲忠一的精心策劃,充分發揮了日軍飛機可以進行“穿梭轟炸”的優勢。所以盡管美軍實力大佔優勢,盡管指揮美軍艦隊的是美國海軍的第一名將斯普魯恩斯,馬裡亞納海戰美軍依然只是打了一個兩敗俱傷。日軍艦隊損失了400多架飛機,20多艘軍艦被擊沉,其中包括航母衝鷹號、神鷹號、海鷹號、千代田號。美軍艦隊損失了500多架飛機,10多艘軍艦被擊沉,其中包括航母企業號、獨立號、普林斯頓號、貝露森林號、科本斯號。至此,除了被當作訓練艦使用的突擊者號,美軍在太平洋戰爭爆發時的現役航母已經全部損失。這一場大海戰美軍的實力優勢很大,打下來的結果卻是美軍艦載機和航母的損失都大於日軍,這讓斯普魯恩斯遭到了華盛頓方面的嚴厲批評。不過讓羅斯福和尼米茨感到欣慰的是,此戰日軍的主將南雲忠一陣亡,他在旗艦翔鶴號遭到美軍轟炸機攻擊時被從天而降的炸彈炸死。  經過菲律賓海的大海戰,美軍還是掌握了馬裡亞納群島的製海權和製空權。在艦炮和飛機的大力支援下,美軍登陸部隊沿著塞班島北部的狹窄通道向前推進,日軍則利用岩洞陣地和地下工事進行頑抗。塞班島上的日軍多次以步兵加坦克在炮火掩護下進行反突擊,企圖將登陸美軍趕下海,但在美軍的強大火力殺傷下都遭到失敗。9月21日,5萬多美軍在猛烈的艦炮和航空火力掩護下開始登陸關島。9月24日,一支美軍部隊在提尼安島北部登陸,佔領了一個登陸場,並在援兵到達後向南發起進攻。馬裡亞納群島的製海權和製空權都已經被美軍控制,在此情況下,盡管塞班島、關島、提尼安島的日本守軍頑強抵抗,但畢竟無法得到大規模援軍的補充。所以登陸的美軍雖然傷亡慘重,但畢竟還是一步接一步地向前推進。10月7日,美軍宣布佔領塞班島。

  1944年10月25日,德國斯圖加特上空,美軍8架B-17轟炸機和6架B-24轟炸機在20多架P-51戰鬥機的護航下徐徐飛行。突然,10架德軍戰鬥機向美軍轟炸機編隊撲來。德軍戰鬥機後掠的機翼如同彎刀劃過蒼穹,發動機噴出的廢氣在飛機後面形成白色的尾跡,發動機的嘯叫聲仿佛預示著死神的來臨。美軍飛行員不僅感覺到這些鐵十字戰鷹的飛行速度之快有些不可思議,而且赫然發現這些德軍戰鬥機的機身上下竟然找不到一具螺旋槳。10架德軍戰鬥機如同一群敏捷的雨燕飛到了美軍轟炸機編隊的上方,前來攔截的P-51戰鬥機都被對方憑借速度優勢輕易地甩開。刹那間,一架架德軍戰鬥機開始俯衝攻擊,它們迅速而又致命,以令人難以想象的速度衝了下去。伴隨著一連串的30毫米機炮炮彈,一架架美軍轟炸機瞬間變成了一個個燃燒的火球。美軍轟炸機排成的密集“箱形編隊”在這些速度極快、火力又猛的德軍戰鬥機面前顯得漏洞百出,德軍飛機的進攻和撤退速度都很迅速,根本不給美軍轟炸機將其拖入近戰的機會。德軍戰鬥機在接近美軍轟炸機時的速度始終保持在700公裡/小時以上,僅僅一閃就能從美軍轟炸機上的機槍手的瞄準鏡中脫離。短短20分鍾內,8架B-17轟炸機和6架B-24轟炸機全部被擊落或者直接在空中爆炸解體。10架德軍戰鬥機無一損失,在消滅掉美軍轟炸機後也不和美軍戰鬥機糾纏,憑借高速度揚長而去。沒錯,這正是德軍的Me-262噴氣式戰鬥機首次投入實戰。

  Me-262噴氣式戰鬥機,最高速度870公裡/小時,最大爬升高度11500米,主武器是4門30毫米機炮。因為無需像有蘇德戰爭的歷史上那樣趕鴨子上架,德軍將Me-262投入戰鬥的時間要比有蘇德戰爭的歷史上晚。因為沒有蘇德戰爭,德國面臨的戰爭形勢遠遠好於歷史同期,Me-262的研發、生產等得到的資源投入也要遠遠好於歷史。所以當Me-262在戰場上亮相時,德國空軍裝備的Me-262數量已經達到了300多架,燃料和配件的供應,飛機的可靠性等也比歷史上好得多。 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德軍戰鬥機部隊裝備的Me-262數量會呈現加速度增長。施佩爾在一次軍備生產會議上向在場的德國空軍將領表示,到1945年,Me-262的月產量將超過2000架。

  1944年11月1日,美軍宣告佔領了提尼安島。11月10日,美軍宣布攻佔了關島。這樣,日本的“絕對國防圈”中的一個關鍵性鏈環被砸碎了。此後,美軍以此為反攻跳板,可以任意選擇進攻目標,西進可以進攻菲律賓,北上可以直接攻打日本本土。只要在馬裡亞納群島建立潛艇基地,美軍潛艇就可以更好的絞殺日本的海上運輸線。更令東京大本營擔心的是,美軍一旦在馬裡亞納群島建立大規模空軍基地,就可以出動大量的B-29遠程轟炸機直接空襲日本本土。

  日軍第1機動艦隊司令南雲忠一在馬裡亞納海戰中陣亡,這令山本五十六悲痛欲絕。這位日軍聯合艦隊的主帥在大悲大痛之後,不得不考慮接下來將第1機動艦隊交給誰指揮的問題。經過再三考慮,山本五十六想到了時任海軍大學校長的小澤治三郎,決定向東京大本營建議由此人接任第1機動艦隊司令。不出意外,山本五十六推薦的人選獲得了東京大本營的通過。珍珠港事件以前,小澤治三郎已經指揮訓練日本海軍航空兵多年,並因在演習中用艦載航空兵擊敗山本五十六的傳統艦隊而獲得很高的聲譽。“我一直認為,你的航空戰造詣在日本海軍中無人能比,好好乾吧。”山本五十六在小澤治三郎前來上任時緊緊地握著他的手說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