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二戰之無蘇德戰爭》第三十四章 巴伐利亞級航母
  因為沒有蘇德戰爭,德國海軍得到了比歷史上同期多得多的資源。不僅德軍潛艇部隊的規模擴大了好幾倍,德國的造船廠建造的大型軍艦數量也比歷史上多得多。鄧尼茨接任海軍總司令後,希特勒明確表示海軍要有自己的航空兵部隊,岸基航空兵和艦載航空兵都要有。在希特勒的支持下,德國海軍的航空兵從無到有,迅速發展壯大,不僅得到了一大批從空軍劃撥的航空兵部隊,還擁有了自己的飛機和飛行員來源並獨立控制。大喊“全德國會飛的都歸我管”的德國空軍總司令戈林對此自然是大為不爽,但在希特勒已經明確表態的情況下也只能無可奈何。

  德國在二戰前就開工建造了齊柏林級航母,但因為種種原因,到1942年尚沒有1艘完工。鄧尼茨考慮到齊柏林級航母是在二戰前設計的,其性能已經嚴重落伍,已經沒有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繼續建造的必要。於是在請示希特勒並得到同意後,鄧尼茨下令不再續建這款航母,已經建造的部分拆掉處理。德國海軍要建設強大的艦載航空兵部隊當然不能沒有航母,於是德國的各大造船廠紛紛拿出了新的航母設計方案。最終,威塞爾造船廠推出的一款新型航母被德國海軍選中。這款航母被命名為巴伐利亞級,是裝甲航母,標準排水量35000噸,滿載排水量46000噸,擁有長270米、寬40米的飛行甲板,載機量120架,最高航速33節。巴伐利亞級航母采用了更適合在大西洋作戰的封閉式機庫,雙層機庫的總面積超過7000平方米,飛行甲板上鋪設了125毫米厚的裝甲。普通航母的飛行甲板,一顆普通的250公斤炸彈就能在其表面炸出一個上百平方米的大坑,導致無法再繼續起降飛機。相比之下,裝甲航母的裝甲飛行甲板在中了1顆250公斤炸彈後只會出現一個小小的淺坑,填上速乾水泥之後就能立即接著使用。即便是遭到了嚴重的炸彈襲擊,裝甲航母依舊能夠提供一片可觀的甲板長度,讓飛機正常起飛和降落。相比普通航母,抗打擊能力強得多的裝甲航母顯然在海空大戰中擁有無可比擬的持續戰鬥優勢。

  航母要配備合適的艦載機。德國海軍的航母上使用的戰鬥機、俯衝轟炸機、魚雷機同樣是重新設計,分別是Me-111戰鬥機、Ju-91俯衝轟炸機、Fi-168魚雷機。Me-111艦載戰鬥機,防禦裝甲堅固,采用了液壓起落架,並能讓起落架呈90度直角折入機翼之內,密封油箱與冷卻器都有裝甲保護,最大飛行速度620公裡/小時,裝備4門20毫米機炮,可以攜帶兩枚250公斤的炸彈。Ju-91單發雙座俯衝轟炸機,機翼可以折疊,最大飛行速度480公裡/小時,裝備2門20毫米炮,1挺13毫米機槍,可以攜帶的炸彈總重量達到2000公斤,還可以攜帶8枚150毫米火箭彈。Fi-168單發三座魚雷機,流線型的坐艙配備防彈玻璃,機身的防彈裝甲堅固,可折疊機翼,最大飛行速度420公裡/小時,裝備3挺13毫米機槍,機身內彈艙可容納1枚533毫米魚雷或者4枚250公斤的炸彈。在巴伐利亞級航母正式投入使用之前,鄧尼茨就下令在羅斯托克港和什切青港建立了兩個航空母艦模擬訓練基地,在一片片平地上用鋼板搭建了模擬航母飛行甲板和附屬艦橋指揮設施,讓艦載機飛行員們盡快地熟悉航母的起降環境。看到一架架艦載機接連從模擬的航母飛行甲板上飛入蔚藍的天空,

鄧尼茨的心中滿是期待之意。  從1943年開始,德國的造船廠開始批量生產巴伐利亞級航空母艦,第一批生產了8艘。1944年11月18日,巴伐利亞級航母的1號艦巴伐利亞號正式服役,整個德國海軍上下一片歡騰。第一批生產的8艘巴伐利亞級航母將在1年內全部完工服役,德國海軍將擁有8艘艦隊航母,這無疑對提升德國海軍的戰鬥力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相比之下,因為德軍潛艇在大西洋進行的絞殺戰成效顯著,為了節省原材料生產運輸船隻,丘吉爾下令停止生產艦隊航母,當然對於維護海上交通線至關重要的護航航母還是要繼續生產的。現在英國海軍已經沒有艦隊航母可用,英國的造船廠又停止了新的艦隊航母生產,那麽如何應對德軍的艦隊航母威脅呢?面對英國海軍高層的集體質疑,丘吉爾的答覆很簡單也很無奈,當然是依靠美國。

  盡管在有蘇德戰爭的歷史上二戰美國生產的航母已經很多了,但在這個位面生產的航母還要多得多。到1944年11月,美國的埃塞克斯級航母已經完工了24艘(有蘇德戰爭的歷史上在二戰結束前完工了17艘),另有8艘也已經開工建造。此外,美國還開始建造標準排水量45000噸,滿載排水量60000噸的中途島級航母,第一批是6艘。對德國海軍來說,美國海軍的優勢依然非常大。

  盡管航母已經取代戰列艦成為海戰的核心主角,但海戰中艦載機的使用更容易受到天氣情況的嚴重製約,這一因素在惡劣天氣不在少數的北海和大西洋顯得更為突出。當航母上的艦載機群力有不及的時候,戰列艦就可以作為戰鬥的核心主力。何況有著龐大艦體和巨炮的戰列艦比航母更能夠直擊人心中最為敏感的感官神經,更容易提升德國百姓的民族自豪感和德國海軍將士的榮譽感。所以無論是希特勒還是鄧尼茨都力主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適當”建造一些戰列艦。

  重新設計的興登堡級戰列艦,標準排水量67000噸,滿載排水量75000噸,4座3聯裝450毫米主炮,8座雙聯裝150毫米副炮,14座雙聯裝128毫米高平兩用炮,100多門中小口徑高射炮,最高航速32節。從1942年開始,德國的造船廠陸續開工建造了6艘該型戰列艦。綜合火力、防護、速度,德國的興登堡級戰列艦是當今世界最強大的戰列艦。1944年11月28日,興登堡級戰列艦的1號艦興登堡號在一片歡呼聲中正式加入德國海軍的序列。盡管從當前德國海軍的作戰形勢論,戰列艦的性價比不如潛艇和航母,但興登堡號的正式服役還是令鄧尼茨、施尼溫特等德國海軍高級將領喜笑顏開。

  德國海軍總司令鄧尼茨站在基爾港的碼頭上,神色激動地打量著停泊在港內的興登堡號。

  望著這艘巨艦,這位德國海軍的主帥感慨道:“厚重巍峨的艦橋,威武雄壯的炮塔,無與倫比的巨炮集群,密集布置的各種高炮,集美麗、優雅、震撼、強大於一身,這真是一艘令人心醉的戰艦。”

  二戰爆發時,英國海軍有12艘現役戰列艦,已經全部沉入大海。英國在二戰爆發後完工服役了5艘喬治五世級戰列艦,也已經全部被擊沉。在二戰爆發時號稱和美國海軍並列世界第一的英國海軍已經沒有現役戰列艦可用,而德國海軍現在已經有興登堡號和提爾皮茨號兩艘戰列艦。在1年之內,6艘興登堡級戰列艦將全部竣工服役,加上提爾皮茨號,德國海軍的現役戰列艦將達到7艘。相比之下,英國海軍在這方面就慘了。現在的英國本土,飽受德軍水下狼群絞殺之苦,即便有美國的大力支援也只能做到苟延殘喘,生產原料匱乏,各種物資供應短缺。在這種情況下,丘吉爾不得不痛苦地下令放棄前衛號和獅級戰列艦的生產,已經建成的部分拆除處理,節省下來的原料用來支援商船的生產。這種做法遭到了英國海軍高層的集體反對,但丘吉爾無奈地表示,我當過海軍大臣,我非常理解你們的大艦巨炮主義情節,這種情節我也有而且一點不比你們少,但現在能運到英國本土的原材料就那麽多,需要用原材料的地方又那麽多,戰列艦這種需要消耗大量原料和產能卻又性價比不高的武器還是放棄吧,1艘戰列艦所花費的原料可以建造多少運輸物資的商船啊, 戰列艦固然重要,但現在維持大英帝國的海上生命線才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說,因為形勢所迫,英國的造船廠徹底放棄了戰列艦的建造,堂堂英國皇家海軍現在和將來都不會擁有本國生產的戰列艦了。

  英吉利海峽對面的英國夕陽西下,和歐洲大陸隔著1個大西洋的美國可是財大氣粗。現在德國海軍的主要對手是美國海軍。因為沒有蘇德戰爭的蝴蝶效應,美國在戰列艦的生產上也要遠遠強於有蘇德戰爭的歷史。到1944年11月,在紐約海軍造船廠和費城海軍造船廠開工建造的6艘衣阿華級戰列艦,依阿華號、新澤西號、威斯康星號、密蘇裡號、伊利諾伊號、肯塔基號已經全部建成完工並進入美國海軍中服役(在有蘇德戰爭的歷史上該型戰列艦隻完工了4艘)。但衣阿華級的戰鬥力明顯不如興登堡級,於是在有蘇德戰爭的歷史上被取消了建造計劃的蒙大拿級戰列艦被重新設計並進入實際建造。新設計的蒙大拿級戰列艦標準排水量70000噸,滿載排水量80000噸,4座3聯裝460毫米主炮,20座雙聯裝127毫米高平兩用炮,20座4聯裝40毫米高射炮,60座單聯裝20毫米高射炮,最高航速31節。一旦建造完成,美國的蒙大拿級將取代德國的興登堡級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戰列艦。巴拿馬運河是聯系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重要通道。當蒙大拿級的設計計劃被通過時,美國政府就決定在巴拿馬運河上建造更寬的閘門,以讓蒙大拿級能夠通過運河順利地來往大西洋與太平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