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澤華領著董大勇等人回到軍營之後,李安也從七裡坪的碼頭上回來了。帶來了張澤華所要的大量紙張還有不少筆墨之類的文具。僅僅是紙張似乎就有遠不止一馬車。
“你在節前就要的這些東西可是讓我把漢口的商店甚至書院學堂裡的相關存貨來了個大包圓了。光是紙張就有千斤,每人都能折算兩斤以上。別說軍營或者私塾,要是任何書院要是像你這麽搞?那非得賠的吐血不可。識字算術而已,值得花費這麽大成本?”
張澤華解釋道:“其實算算也沒有多少錢,要把這些孩子們真正培養成有用之才,每個人多花幾兩銀子有個啥?”
按張澤華原本的看法:就那最漢口最小規格的“小楷硬毫毛筆”寫出來的粗如手指一般的大字?滿足正常的學習標準、並非90年代高中那種題海戰術,一天三錢重的紙已是最低限度要求,再要少張澤華都不知道該怎麽展開教學了。這樣算下來,正常的學習費沒有每月一兩銀子的成本是根本辦不到的。所謂的窮文富武、那是朗讀背誦為主的傳統私塾教學法。不過成規模的人馬在正經學習方面的成本,也讓張澤華多少理解了一些為什麽軍隊裡掃盲那樣困難了。
不過如今,張澤華最為關心的事情還不是像以前所想的那樣:怎樣把政治、歷史、軍事等能夠有一定吸引力的內容同識字最基本的拚音教育結合起來進行掃盲,而是設計出一種在沒有太多專門工匠的情況下、最快速度生產出來的火器,以便在新武器發下來之前最快的形成戰鬥力以應對隨時可能出現的各種麻煩。
獨自來到營內專門帥帳內的張澤華在書案前拿起了從七裡坪那裡購來的尺子,提起了筆墨,似乎像前世少年時那樣思索起來:用不專業的人力以最快的速度製造出堪用的合格火器應該擁有怎樣的規格呢?
在路上的時候一開始的時候,張澤華想起的是一本叫做明末英雄的小說,可是現在自己的條件與時間比那張海起家的時候可要緊迫的多,沒有時間那樣精益求精。自己曾經設計並製造出來的“銅皮管聯裝銃”在崩壞學院級別的少年毆鬥一類的衝突中自然是威力無窮,可哪怕是鄉村械鬥那種性質的衝突中效能都值得懷疑了。類似禿鷹氣槍那種威力的火器打無甲眾自然是無往不利,能讓對手迅速的喪失戰鬥力。可對方哪怕草草的準備一塊木板做為盾牌都可能讓這種兵器效能大打折扣。
而且按照張澤華了解的一些知識:如果不考慮破甲,並要求把彈丸打入隻穿薄衣服的人體形成“入肉見血”的效果,其實並不需要禿鷹那個威力級別。每平方厘米十七焦耳的能量就可以在尋常人身體上大部分區域開個血口小洞而不僅僅是打個腫包了。火器的彈丸在有效射程范圍內能量會比弓箭更惡劣的衰減,這樣算下來,鉛彈威力對無防護目標和部位的最低有效殺傷能量需求是三十焦耳。
黑火藥時代並非整裝的散彈發射,最低彈丸數需求按張澤華的印象范圍是二十七發,如18世紀法國的6磅炮散彈。很可能的原因是:至少需要有二十七發彈藥才能在一定范圍內形成必要的面積殺傷效用。
那這樣一來:散彈類武器的最低總能量需求是八百焦耳。而且這樣一算:張澤華也明白為什麽左宗棠似乎曾經說抬炮的最佳口徑是七分上下了。
確定了武器的規格能量就要考慮武器製作方式:毫無疑問,在很多小說裡比較尋常的鐵槍管加工,
在沒有足夠合格工匠,甚至足夠多的合格鐵匠都沒有的情況下是很難製造的。三兩價錢的鳥槍成本看似不高,那也要專業工匠們每天鑽一寸或者鍛打一寸,花費整整一個月的方式製作出來。銅皮火銃自己當年做過,難度也不小。如果不是專門的銅匠,那同樣是頗考驗天賦的一件事情。那就只有。。。 張澤華想起了一種叫做松木炮的知名兵器。按張澤華了解的一件松木炮基本指標:重一百公斤左右,口徑八厘米左右,最大拋射射程三百米。做為對古代和近代兵器多少有些研究的軍事愛好者,僅僅從這些片面的指標其實就可以推算出一般木材火器的性能了:每公斤的槍身應該可以發射幾十焦爾能量的火器。那麽十公斤。。。。
想到這裡,一種似乎隱隱有些印象的兵器躍然腦海中:秋收起義的一種長龍炮?關於這長龍炮一件樣品的基本規格張澤華也忽然見想了起來:對了:兩米長、十一公斤、2.4厘米也就是七分左右的口徑。。。就這樣,長龍炮為應急性火器的方案就被確定下來。
關於火炮兵器,張澤華當然也有一些思考:一百多公斤的松木炮還是有些不太方便了。按照張澤華的理解:要伴隨步兵有效的戰術機動,那就不能超過一石的重量,也就是百斤或者六十公斤,這個范圍內才可以三四個人抬著走。而三百米的射程?那是蘇區時代一些作戰的需求,在這個時代、真能有二百米以上的靠譜火力?裝備洋槍洋炮的那些清軍精銳或許有,但即便真遇到那樣的對手也可以利用夜戰近戰或其他手段盡量的迫近對手交戰,而且,二百米弓箭拋射射程外的測距也會遇到不少麻煩。
這樣:“松木臼炮”的大致性能范圍也被確定下來:重百斤,炮口動能二千五百到三千焦耳,發射二十七枚三兩鉛彈。這些三兩鉛彈當然也可以做為“長龍炮”的單發彈藥來使用,實現彈藥最大范圍的通用化。
當然,這些都是現代物理、單位、數學方面的語言。要讓工匠們比較清楚的理解這些還必須把它翻譯成容易明白的此時代單位規格與話語才行。
還有一種兵器選擇張澤華也思考過:既然這個時代很多軍隊都不披甲了,甚至連鎧甲的工匠手藝在整個清朝也慢慢退化。不用破甲就大大減少了弓手訓練的標準,二三鬥的弓箭是不是也可以做為兵器補充?至少在甲午戰爭前,弓箭可並沒有被滿清軍隊所淘汰。
不過再認真的權衡之後,這個選項做為普遍裝備還是被拋棄了。不是說殺傷力不行---別看經歷洋務運動,這個時代的衝突某種意義上是連高水準冷兵器戰爭都不如的比爛。而是弓箭必須站著開火這一項個要求,就讓它缺乏在速成武力中缺乏相比長龍炮或松木炮的比較優勢。
最多個別嫻熟而又經驗的輕弓手可以做為輔助炮兵進行簡單測距的手段,省掉火力試射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