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1906鐵血新華》第39章 學習與選訓
  帶領孩子們猛烈補習拚音的這些日子,也是張澤華對這些兒時功課的一次複習。

  在讓大部分落伍的人也似乎簡單掌握了拚音之後,張澤華看一篇潦草的漢語拚音文已經不像一開始那樣仔細辨認才能讀出來了。至於更近一步的學習,張澤華在思索再三之後沒有像之前預想的那樣把重點放在識字方面。

  雖然有傳聞說以拚音為基礎的快速識字法可以讓人每天學習一百個生字,大半個月內城鎮標準脫盲,而且這還是建國初期那種半簡化字。可是以張澤華當年學習英語、政治等背誦性科目的經驗,這種所謂的“識字過關”是很容易遺忘也經不起檢驗的,包括語法和大量組詞造句寫作之類的複習在內才能掌握。

  如果說一個現代小學生到了三年級大概五個學期左右算是基本脫盲並牢固記憶所學知識的話,六個學期時間算了也只有六百多個課時,包括複習和作業的最低標準那就是六百多個小時,三個整月的時間。這還沒有考慮到:自己終究不是經驗豐富的職業教師,而且也沒有大量的教輔材料,現代小學標準的掃盲很可能要花費更長的時間,於當下來說很可能是影響戰鬥力的快速形成、得不償失的。對於文字文化的簡單需求:如奏報總結看懂內部軍令與說明之類,其實已經可以通過拚音來湊合了。

  自己對於營裡這些孩子們的期望,當然並非是簡單敢打敢拚能戰的精兵近衛一類的角色。僅靠最多七百一營官兵,對付國內之敵都是沒有把握的,更別說更大的抱負了。而如果是七百個軍官?考慮到這個時代的作戰隊形要求還不像二戰時代前後那樣,最初控制到連一級就可以,這些人就至少可以成為整整一個軍團單位的主要骨幹了。政治上具備一定可靠度與民政能力、軍事上具備相當指揮能力的革命幹部是自己對這些人的期望,甚至在以後這些人還有可能成為“統治階級”的一部分,那就並非簡單的是士兵培訓了。

  要滿足這些要求,並聽的懂一些語言擁有一些概念,基礎數學當然也是必不可少的了。至於最關鍵的三觀與政治,張澤華在仔細思考後還是覺得即便“放長線”還是有在很早的時候就暴露自己目的的可能。如果在這個時候隊伍的真正戰鬥力還沒有形成,那可就有些不妙了。

  就這樣,在完成了對這些孩子們的拚音緊急補訓之後,張澤華在每天上午抽出兩個時辰的時間來進行算術概念補課。原以為按照自己的印象數學應該比語文簡單,至少在教學上是如此的。可是對於這些絕大多數最多只有過一兩年私塾教育、幼兒園基礎都沒有的孩子們來說,僅僅是認識20以內的阿拉伯數字數還有10以內比較熟練的加減法、特別是10以內的數字概念認清就花費了足足十天的時間。這十天時間裡不僅佔滿了整個上午的時間,甚至晚上也要針對性的監督孩子們複習。每天也只有像舊軍隊裡那樣抽出下午半天的時間來訓練。

  不過讓張澤華還算滿意的是:這十個半天雖然因為營裡孩子的認數底子太差、沒有條件完成更複雜一些的訓練和教學,但利用新獲得的武器和彈藥所進行的全面性射擊測試與檢驗卻初步完成了。

  利用包括十堰之戰繳獲物資在內的近三百支線裝洋槍、還有十多萬發子彈中的上萬發子彈營包括臨時招募來的一些長期“長夫”在內的七百人都在指導和要求下完成了比較全面的射擊訓練。

  包括不定距離內的頭靶隱顯靶、側身移動靶、還要盡可能的在張澤華本人直接以實槍實彈的干擾下完成。

  為此:張澤華也以自己為主並集思廣益的創造性的設計出了一些實戰靶,比如在挖壕的壕溝內一個水車般的轉輪、轉輪的實木板賺到上面的時候就相當於短時間內出現的胸靶或頭靶目標了。也包括在出征前就發明的斜向跑步靶。

  這些21世紀的普通陸軍部隊都不一定有,頗有特種部隊色彩的射擊訓練標準去檢驗大多數之前根本沒有怎樣摸過槍的人,還是用那些彈道性能與精度幾乎比20世紀的老式無煙火藥步槍還要落後一倍的黑火藥後膛槍,其結果當然有些大出乎張澤華意料的。

  七百余名參加射擊測試的人、每人累計五輪共十五發子彈的射擊機會,竟然只有不到一成有上靶的機會,十三個人在後三輪當中每一輪都至少有三中一的成績。也就是說接近九成的人在這麽嚴苛的挑戰之下十五次開火一次蒙中的機會都沒有。而除了後三輪每次都能上靶的那十三個人,其他人的成績因為概率的因素也會多少有些誤差。

  槍支本身的性能再加上考核的要求,www.uukanshu.net 直接讓難度比一百米固定靶高出一個數量級還不止。

  即便是如此,張澤華也很欣慰了。十三名在初射中表現最為優異的射手能在這麽高難度的測試中保證後三輪至少每輪都有子彈命中目標,不僅僅是對射擊要領領悟透徹、還必然會有合格的心理素質與對彈道的理解力才行。因為老式的黑火藥線膛槍不僅發射特征大,而且在六十步以外射擊一些目標的時候就有彈道下滑的現象,標尺調節到位後依然很考驗人品。

  這些在初試中表現突出的十三名射手在十天訓練周期的最後五天時間裡則得到了進一步的考核與培訓。

  在進一步補充性的訓練與考核當中,每人三十發的訓練機會測下一部分人穩定在原來的水平下,而另外一部分人則表現的越來突出。張澤華從中優選了七名百裡挑一最為突出的孩子做為營部射手、而另外六名孩子則分配給新建立的三個新建的“合成連隊”,每連隊兩名精確射手。這也是當年日本軍在資源不足的情況下的一種原則:一般日軍的訓練標準則沒那麽高,也根本沒有足夠的子彈進行訓練。但少數精確射手必須有足夠的投入,這也是很多抗戰老兵回憶日軍的槍法突出的原因之一。

  每一個被選上的射手也都十分興奮,連日連訓練和學習帶來的壓力也似乎一時間不見了。張澤華的一些暗示,則更讓這些被選出來的人覺得幸運:“除了炮兵,你們是步槍兵的中堅。為了更好的在戰場上發揮作用,這些天來我也讓工匠們準備了一些特殊的裝備,你們來看看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