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1906鐵血新華》第72章 擴軍備戰
  9月2日的臨時軍事會議安排了在全縣展開全面的征兵的工作。為了在特殊情況下挑選真正願意冒著風險參加起事的人,張澤華最終決定還是以志願應募為基本原則。

  可是倉促之下,就算縣城西門外的一仗給縣的很多人都樹立起了七裡坪勇營、也就是新成立的人民軍強悍不可戰勝的形象,倉促之間前來去幾個鄉鎮不遠地方應募的官兵也只有千把人左右。這當中身體年齡等方面符合要求的少年僅僅只有三百多人。加上原有人手就連在防守中運用起人民軍現有的一千多支洋槍人手都有些不夠用。

  瀕臨很可能到來的大戰、張澤華最終沒有決定像過去那樣挑三揀四了。不符合年齡要求的人絕大部分也都來者不拒,編為了赤衛隊第一營。

  按照張澤華的想法:就暫時來說,赤衛隊不應該成為民兵式的“家門口兵”,民兵式的組織總會有這樣或那樣偏離正常戰鬥力建設的環境因素、也不利於對部隊的有效監控掌握。必須脫離原鄉、成為常備組織,他們才有可能成為擔負起重要作戰職能、並在戰爭中為主力部隊遴選優秀官兵的輔助性部隊。

  按照不太富裕的地方六十人口可以穩妥養一兵、但如果短時間內依靠吃大戶後的存糧可以維持二十分之一人口兵民比後世蘇區時代歷史經驗,在計劃將人民軍主力部隊擴充至三千人的同時、張澤華也計劃在全縣十個鄉鎮和地區維持十個營、總人數在七千人左右的“赤衛軍”、這樣,臨戰時可以參加戰鬥的人員就達到了萬人左右的規模。

  要讓沒有多少訓練的人在最短的時間內擁有最低限度的戰鬥力、就算再民風不弱的黃安縣也只能是以投射、最好是曲射力量為主。因為原有的少年官兵們大多有製作松木炮、長龍炮的經驗。張澤華也計劃抽調百余名官兵負責協助訓練這些臨時武裝起來的武裝。

  曾經在以前,張澤華也認為兵貴精不貴多。可是自己手下的隊伍、最大的問題還是兵力不足,還到不了“兵力太多,指揮和後勤有壓力的”程度。近現代化的交通和通信條件也使得調動和組織部隊要比過去容易了。在火力戰時代、並不是只有精兵才有價值,只要不是一哄而散的烏合之眾、平庸的兵力也有價值。比如可以吸引與浪費對手火力、構建工事和軍輜、甚至如果用曲射兵器武裝起來、不讓這些比較一般的臨時武裝承擔面對面的直瞄交戰、仍然在火器思路合理的情況下具有一定殺敵的能力。就算是在古代戰爭中都沒什麽大用的一二鬥力大下的原始軟弓、在這個很多武裝力量不披甲的年代也有它的價值。

  對於大多數完全沒有工具製造經驗的人,其實就算是松木炮和長龍炮這種農具技術含量的火器、也不是十分能夠順手的。為此,張澤華進一步隊這些兵器進行了簡化。黃安縣是棉商大縣,乾脆直接用棉布來加固木頭。幾斤重的棉布就可以讓長龍炮這種木火器抬槍最大限度的避免在幾百焦耳威力的彈丸發射時炸膛了。在測試中、掌握好包裹的重點與薄厚之後尤其如此。

  為進一步降低加工要求、身管還無需特別長。只要發射的彈丸規則而合理、火藥選用得當。就是身管短一些的木炮木銃在一次性發射的時候也能把可以威脅無甲眾、比橡皮子彈威力大點兒的彈丸發射到二百步外的范圍內,這就已經足夠了。

  這樣一來,就連一些完全沒有動手加工經驗的勞動力也都能投入到松木炮和長龍炮的製作當中、武裝起來的赤衛隊上午精力充沛的時候組織政治教育和加工木銃木炮、下午組織戰術演練和隊列紀律訓練、晚上組織活動並檢查每個人的內務。

  一時之間,這新軍一般的軍營生活著實讓很多成了家的人心生厭倦,但張澤華並沒有阻擋那些打算退出的人離開軍營。實際上,民國時代之後的建國初期新中國軍隊之所以達到歷史上的巔峰,固然有政治軍隊的性質還有樸素的社會文化帶來的優勢。可“革命必須自願”原則下一定程度的淘汰遴選,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七裡坪鎮內外忙碌著擴軍備戰的同時、對集中到鎮內的縣內大戶們的甄別和調查也火熱的展開了。雖然不用問就可以知道在黃安縣這樣矛盾深重的地方、同下層有有怨的人恐怕遠不止千人。如果本著馬基雅維利的原則,就算再這樣的地方不分青紅皂白的展開大規模清洗,也不會造成太大規模的冤案。不過想到後世的一些翻案風,還有原則和做法一旦確立、被人在其他並非如黃安縣這樣的地方去照做的後果, 張澤華還是選擇了部分妥協。在時間並不充裕的情況下,暫時不搞擴大面。在各鎮各鄉公決四五十人、處理二百人,就應該能在全縣范圍內帶來很大效果了。

  當然,處理也自然不是自己來動手,要讓縣內的某些“群眾”親自來集體性的交“投名狀”。免得以後某些傷痕文學太過禍及自身。

  就在張澤華忙碌的處理著有關擴軍備戰、公審大會的種種奏報和事情的時候。先是張小石那裡得到的一些消息,接著從二連郭義那裡送來的一封請罪奏報報告讓張澤華的心感到了一些不安,也有一些自責。

  二程鎮的士兵違紀犯罪事件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就算在一些作風比較優良的農民軍起事隊伍中,這樣的事兒實際上也根本免不了、必不可勝數。可這卻無疑的敲響了一次警鍾,也讓張澤華想到了其他許多事情。

  自己教導下的隊伍也並不可能是一支能夠經受任何考驗的隊伍、還是少年為主的兵源、僅僅掌握一鎮之地的小小地方就發生這樣的事。

  如果在政治條件不成熟的時候就貿然的妄想自己來掌握鄉村基層政權、把縣一級的政府觸角擴展到鄉村、恐怕不知道又要鬧出多少事情,牽扯多少精力。更不知會不會如張澤華在前世論壇的某歷史教授所說的那樣,搞成一次“新一輪的鄉村劣化”如果政權的觸角暫時不下縣、朗朗乾坤光天化日人口集中而眾多的縣城之內,至少監督條件比鄉村不知道高了多少。

  傳統封建王朝的一些統治權術,至少對新生的勢力來說是有一定參考意義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