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黨軍榮譽》第二百五十章:報國疆場上(4)
關內的輿論不斷,對於各方的反應,輿論都有不同的平叛,無論張學良怎麽樣的狡辯,一頂不抵抗的帽子,是牢牢的扣在了他的頭上。  位居在甘肅的孫興華,再次成為輿論的寵兒,黃埔第一驍將的稱呼,再次出現在各大報館上面。

  南京國民政府需要孫興華這樣的人物,來當作他們最後的一塊遮羞布。

  1931年九月二十四日,甘肅抗日先遣隊,在章古台鎮與日軍78聯隊展開激戰,評價著抗日先遣隊強大的火力,在與78聯隊激戰一晝夜後,78聯隊拚勁全力突圍而出。

  根據戰後的統計,日軍在這一次的作戰之中,傷亡大二千余人,一個聯隊幾乎被抗日先遣隊全殲。

  甘肅抗日先遣隊取得的戰績,讓關內所有人大跌眼鏡。

  如果之前張學良的撤退,一部分還可以理解日軍作戰能力強,東北軍為了保存實力而退居關內以備再戰。

  但是甘肅抗日先遣隊取得的戰績,讓關內所有人都清楚了,東北的日軍戰鬥力不是達到不可戰勝的地步,東北軍的撤退,純碎是丟失國土。

  中國自古就有寧失千軍,不丟寸土的古語,一時間,張學良再次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成為全國輿論打擊的重點。

  對於梁浩抗日先遣隊取得的成績,國民政府私下嘉獎大洋十萬塊,同時授予抗日先遣隊司令梁浩職務少將軍銜,以示嘉獎。

  抗日的事情,國民政府明面上是不能支持的,否則就是和日本徹底交惡,但是實際上面,政府對這樣的事情,是必須采取鼓勵的辦法。

  日軍在吃虧之後,立即調集重兵對抗日先遣隊采取圍殲,這次日軍混成39旅團不敢大意,匯合了東北軍三個步兵團的兵力之後,以近萬人的部隊,再次對梁浩的抗日先遣隊展開圍殲。

  1931年九月二十五日,國聯理事會開會討論日本對中國東北侵略事件,中國代表施肇基要求國聯派中立委員會監視日本撤兵。

  日本政府發表聲明,聲稱九一八事變是日本軍隊合理的自衛行為。

  同日,關東軍佔領洮南,從九一八到九二五,恰好是一周的時間,日軍用了一周的時間,就佔領了遼寧,吉林兩省三十座城市。

  礙於國聯的壓力之下,日軍暫時停止攻擊,鞏固自己的佔領區。

  這個時候對於東北軍來說,他們還有機會。

  掌握關內外咽喉通道錦州,仍然握在東北軍手上,黑龍江省也處於東北軍的控制之下,如果張學良在這個時候下達攻擊的命令,以東北軍的實力,想要收復失地,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對於國民政府來說,1931年這一年,是注定不尋常的一年。

  中國雖然名義上面統一了,但是繼承北洋政府的爛攤子,讓國民政府的經濟處於困難之中,而在這一年,長江發大水,災民如潮,國民政府四處借債救災並且要求國際支援。

  政府方面,不僅有一個南京國民政府,還有一個廣州國民政府。十多個軍閥,分別控制著中國二十多個省份。(北伐之後,共有二十八個省份。)

  九一八事變,是誰也不願意看到的,國民政府有心無力,東北軍是有力無心。

  不過中日雙方出現了短暫的和平期,對於中日雙方來說,這個短暫的和平期,都是自己最大的希望。

  日本可以依靠這個短暫的和平期,鞏固自己的佔領區。中國可以依靠這個短暫的和平區,收復被日本佔領的遼寧、吉林兩省。

  九月二十七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下達命令,急調甘肅省政府主席孫興華赴南京述職,同時要求抗日先遣隊進入黑龍江省,協助黑龍江省東北軍守備。

  南京國民政府調孫興華赴南京述職,已經間接的透露出了一點信息。

  二十七日下午,孫興華乘坐專機從蘭州機場起飛,甘肅省政府工作由省黨部主任沈楠代理主持。

  在孫興華離開蘭州之後,一直分散在甘肅各地的黨軍部隊,開始在天水縣集結,大批的物資補給,也開始從甘肅各地運往天水。

  一些明眼人開始看出來了,南京政府準備對日作戰了。

  1931年九月二十八日。

  北平二十萬學生上街遊行,舉行抗日救國大會,要求對日宣戰,收復失地。不過二十萬人喊口號,是沒有任何作用的,至少日本人不會嚇走,政府也不會因為他們的遊行,而改變自己的決策。

  比起北平的學生,南京的學生們倒是厲害了一點。

  南京的學生們到政府外交部請願,因為外交部長王正廷沒有親自接見,學生們乾脆衝進外交部,來到了王正廷辦公室,把王正廷暴揍了一頓。(這是真實的。)

  孫興華趕到南京的時候,已經是二十八日下午了。

  在孫興華來到蔣校長的辦公室後,受傷的王正廷也遞交了請辭報告。

  “校長,這些學生們太過分了,是不是嚴懲。”侍衛長王世和在一旁輕聲的說了一句。

  外交部長可不是專門設立接見遊行隊伍的,就算人家不接見學生,學生們也不能這樣打人家,王正廷此時五十歲了,被一群學生暴揍了一頓。。

  “算了。”蔣校長搖搖頭,臉色鐵青著說。

  孫興華站在蔣校長的面前,目瞪口呆的看著面前的一幕。

  把外交部長揍了?還沒事?這樣的事情孫興華是不敢想象的,就算普通人挨揍了,還得到公堂上去說說理呢。

  蔣校長大度是出了名的,28年的時候,蔣校長在安徽召見安徽大學校長劉文典,兩個人見面不和,先是唇槍舌劍,後來乾脆動手了。

  蔣校長給了劉文典一個耳光,劉文典也不客氣,照著蔣校長襠部來了一腳(蔣後來沒有子嗣,和這一腳有關?)。。後來劉文典關了七天,被釋放了出來,一直活到了1958年。。

  “輔國,坐下談。”蔣校長看著面前的孫興華,笑著說了一句。

  孫興華知道蔣校長召集自己到南京來,肯定是有大事情的。

  “校長,這次找我來,是為了東北的事情吧。”孫興華坐在了蔣校長對面的椅子上面,笑著說了一句。

  蔣校長點了點頭,走到了地圖的面前。

  “國聯那裡已經有了指示,限令日本實行撤兵至南滿鐵路區域內,並規定其撤兵之期在10月13日國聯行政院舉行下次會議之前。我這次召集你來,就是為了這次的事情。”蔣校長指著東北的地圖,看著孫興華說。

  孫興華臉上有些疑惑,按照他的了解,日本人最終還是取得了對東北的控制權,蔣校長這次召集自己來,並且專門說明東北的事情,到底是為了什麽。

  “校長的意思是?”孫興華有些疑惑的詢問道。

  “東北軍不戰而丟遼寧,吉林兩省。他們的部隊是指望不上的,如若日本不撤兵,南京國民政府為保領土完整,民族尊嚴,勢必與日軍在東北進行作戰。”蔣校長十分平靜的說著,而孫興華的臉上,卻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在孫興華的印象之中,蔣校長是不主張抗日的代表。現在蔣校長說出這樣的話,可是大出孫興華的意料之外。

  實際上面,不久之後蔣校長就會下野,等到1932年的時候,日本在上海動手之後,蔣校長才會再次上位。這也是為什麽一二八淞滬會戰的時候,在初期的時候沒有任何兵員增援上海,在不久之後反而派遣了最為精銳的87.88師增援上海作戰的原因。

  “校長的意思,在東北和日本人作戰?”孫興華站了起來,不可思議的看著蔣校長說。

  蔣校長點了點頭,指著地圖上面的錦州說:“如果日軍拒不撤退,政府必定組織精銳部隊,對日軍采取作戰。以西北為政府第二根據地,以洛陽、西安為陪都。政府遷都洛陽,張學良不願意對付日本人,就由中央出面對付日本人。”

  一旦南京政府遷都洛陽,那麽前線的指揮權,就要落在蔣校長的手上,一部分的精銳中央軍部隊,也可以趁機北上抗戰,進入到張學良等人的地盤之中。

  如果蔣校長不遷都洛陽,不要說幾個師的中央軍,就算把蔣校長的全部中央軍集結起來,那些地方軍閥也不會讓中央軍進入到自己的地盤之中。

  比如在七七事變的時候,宋哲元這位抗日名將,為了保住自己的地盤,禁止中央任何部隊進入到華北,更何況蔣校長派遣增援宋哲元的,都是宋哲元西北軍的老友。甚至在開戰之後,劉汝明還禁止中央軍從自己的地盤通過前線。

  “委員長,如果政府對日宣戰,黨軍第一師願為先鋒部隊。”孫興華站了起來,看著蔣校長嚴肅的說著。

  蔣校長揮揮手,臉上露出了笑容,似乎對孫興華的表現很是滿意。

  “我知道,如果對日宣戰,自然少不了你們這支不敗之師。不過現在還不是時候,你們現在必須在甘肅,威懾一部分人。政府遷都洛陽之後,我會抽調部分的中央軍,參加到對東北的作戰。這次我叫你來,是為了商議一下,我們如果對日作戰,能夠有幾分勝算。”蔣校長的表情嚴肅了起來,看著面前的孫興華說。

  孫興華猶豫了一下,如果是自己的部隊加上中央軍的部隊出戰的話,對東北的日軍勝算應該大一些,如果算上地方部隊的話,恐怕勝算要低一些。

  地方部隊和中央部隊有隔閡,互相根本就無法配合。更何況地方部隊訓練差,武器彈藥也不行,無法和武裝到牙齒的日軍相比。

  “日軍在東北有四五萬人,加上朝鮮的部隊,大概有七八萬部隊可以投入到作戰之中。如果校長能夠抽調十五個精銳師,取得東北的作戰,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孫興華嚴肅的說了一句。

  但是孫興華的要求,卻讓蔣校長倒吸了一口冷氣。

  十五個精銳師,已經超過蔣校長的想象了,他根本就無法抽調出這麽多的部隊,更何況一點,那就是一些人不會允許蔣校長把這麽多的部隊集結起來,例如廣州的汪精衛。

  “還要加上一些地方部隊,中央軍無法抽調出這麽多的部隊,只要政府遷都到洛陽,一部分的地方部隊還是可以調動的。”蔣校長無奈的說著。

  孫興華也只能夠點了點頭,畢竟這些事情是他無法決定的。

  就在這一天,九月二十八日,沈陽地方治安維特會發表“獨立宣言”,成立宣布沈陽獨立,同日建立偽政權。接著,東北各地相繼發表同類宣言。

  蔣校長把孫興華召集到南京,已經說明了一個問題。

  1931年十月一日,黑龍江省。

  擔任洮南鎮守使的張海鵬在洮南宣布獨立,同時自認邊境保安司令,這個官和當年張作霖起家時候的職務一樣大。

  同日,在日軍的策劃之下,張海鵬派遣部隊對黑龍江省展開攻擊,不過在當地守軍的反擊之下,隻得灰溜溜的退回來了。

  日本人一看張海鵬的部隊,完全是一群烏合之眾,隻得暫時取消對黑龍江省的攻擊行動,派遣了一個守備大隊,一個戰車中隊的部隊進入到了洮南,對張海鵬的部隊進行訓練,然後讓他們繼續當炮灰。

  就這樣,日本人在洮南訓練張海鵬的部隊。

  而此刻的黑龍江省,卻是一盤散沙。

  黑龍江省省主席萬福麟,可是他去北平了,讓洮昂鐵路總辦萬國賓(萬主席的兒子)代行省政,軍事交給警務廳長竇聯芳。

  萬國賓留學德國,攻讀鐵道管理,鐵路方面是個人才,可是不懂政治,更不懂軍事,又是二十多歲,正是愛玩的年紀,什麽事不管,一問就說:“這事找謝參謀長去。一定要認真對待,拿出最佳方案,從大局出發妥善處理——二餅?和了!”

  省警務廳長竇聯芳,也是個人才,特別是寫得一手好字,可什麽事也是不聞不問,整天就是練書法。九一八後,年近花甲的竇聯芳混身腦袋疼,肚子迷糊,難見人影。

  於是黑龍江省的事情,全部壓在黑龍江省軍署參謀長謝珂的肩上了。

  不過此刻的謝珂倒是放松了不少,因為抗日先遣隊,已經來到了黑龍江省。

  甘肅省政府主席孫興華,也以個人的名義,捐贈了黑龍江省一批武器彈藥。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