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萬歷外史》第75章 謀定後動(上)
  古常勇的話中之意,是讓楊錚有什麽想法盡管去做,不用擔心他這邊。若無必要,他自然不願與余品忠交惡。但在楊錚三舅被打的這件事情上,總得表明立場。何況這事本身就與鐵鋪有關,於情於理他也不能置身事外。

  楊錚道:“古大叔請放心,非到萬不得已,我是不會去得罪那余先生的,畢竟這對大家都沒好處。在我想來,應當也不至於會到那一步。馮管事雖是靠著余先生的關系,可他們二人並非一體。便是余先生自己,也不能和吳知州等同。”

  古常勇點頭道:“確是此理。”

  楊錚道:“吳知州上進之心甚為迫切,對官聲很是在意。近來知州出行從未乘過轎,可見其對細微之處也是相當小心的。那余先生和馮管事只是私下裡有些交情,若被吳知州曉得了,怕也會心中不喜。”

  古常勇笑道:“可不是麽!那馮管事可不是什麽好鳥,知州老爺怎麽會容這種人汙了官聲。”

  馮管事同余品忠之間的關系,方才楊錚並未說得很直白,但古常勇又怎麽會聽不懂。那種事情根本就見不得光,余品忠定然不敢讓知州曉得。所以余品忠對馮管事的照顧,也只能是暗中行個方便,絕不會強自出頭,否則吳知州第一個就饒不了他。事關前程,妻家外甥也得靠邊站。

  楊錚道:“古大叔與那余先生打過幾次交道,照你看來,他是個什麽樣的人?”

  古常勇沉吟道:“這卻有些不太好說,畢竟交情不深。他在秦州這兩年,沒聽說有什麽劣跡。前兩天我給他送鐵爐子,他倒是收下了,可那封紅包卻退還了回來。”

  楊錚點了點頭,道:“如此說來,他心裡還是有分寸的。”

  一個鐵爐子大約五十斤重,能值一兩銀子,再加上幾百斤石炭,最多不超過二兩。這東西眼下正合用,何況知州老爺那邊也收了兩個,余品忠當禮物收下來並不為過。

  作為吳知州身邊的人,余品忠應該很清楚什麽事能做,什麽事不能做。他沒有收紅包,或許是因為嫌少看不上眼,可至少不會是貪小便宜的人。那麽他與馮管事之間,應當不會有什麽銀錢利益上的瓜葛。

  想必余品忠跟著吳知州做事,也有他自己的訴求。他是監生出身,按道理是有資格做官的。只要不挑地方、不挑官職,自己有幾分本事,再上下活動一下,倒也不是很難。秦州的州同知、州判,便都是監生出身。比秦州更偏僻貧窮的地方,監生任官之例更多。

  沉思了片刻後,楊錚有了主意,說道:“那余先生和馮管事攪在一起,應只是一時鬼迷心竅。若讓他明白過來,便會與馮管事斷了聯系。”

  古常勇道:“可要我去與他分說?”

  楊錚搖了搖頭,道:“這種事貿然去說,他未必聽得進去,反倒有可能惹惱了他。”

  古成冶道:“那如何是好?”

  楊錚道:“須得請個能讓他聽得進的人去說,還不教他覺得失面子。”

  古常勇道:“小兄弟可是想到合適的人了?”

  楊錚道:“倒是有個人比較合適,只是不知人家肯不肯幫,我去求求看再說。”

  古成冶道:“楊兄弟,倘若有需要的地方,你盡管說。若要動手,一定叫上我。”

  關西人骨子裡都有些好勇鬥狠,若是在外面挨了打,首先想到的便是要打回來。若是人少被人多的欺負了,那就回去叫上兄弟族人一起去打。此風在鄉下猶盛,村族間的械鬥並不是什麽新鮮事,很多時候連官府都管不了。而只要不鬧出人命,官府也不願去管。

  楊錚不由笑道:“多謝古大哥,且暫作壁上觀。咱們要與人講道理,不必動手。”

  古常勇對兒子道:“衙門裡吃了回板子,還這麽毛糙。”

  楊錚道:“仿製‘楊古井’的人,古大叔可查出眉目了?”

  古常勇道:“左右不出那兩家,我已心中有數,等過些時候再作計較。”

  州署對於誣告古常勇一案的處理並不徹底,並未認真追查仿製“楊古井”之人。薑大田那幾個告狀的農人,也只是打了頓板子便就放了。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吳知州不想動祝豫。

  州同知祝豫在此案中牽涉頗深,還與衛所那邊有勾連。要是徹查嚴辦,拿掉他頭上烏紗也不是難事。可要是換一個人來做州同知,吳知州一時之間未必拿捏得住,顯然留下祝豫對他更為有利。

  事情說完,楊錚便告辭離開。古常勇要留他吃飯,楊錚道:“我出來時,家姐都把面下在鍋裡了,若不回去吃飯定要挨罵。”

  古常勇笑道:“那就改日吧。聽成娃說你弄的那個烤肉味道不錯,等空下來咱們也烤上幾斤。”

  楊錚道:“番椒碾成的末子我那還有不少,明天給古大叔送些過來,你先嘗嘗。”

  有人願意嘗試辣椒,他可是求之不得。待到吃辣成為一種習慣,這種食材才會大有可為。

  從古記鐵鋪出來,楊錚卻沒有回胡家肉鋪,帶著黑娃又去了趟大城尋呂成亮。恰好呂成亮在,便將求請之事與他說了,又道:“這事請承澤相公去說最為妥當,只是不知他願不願意。”

  呂成亮笑道:“小事耳。你掏銀子請大家吃飯,又可交好知州跟前的人,何樂而不為。明日到州學我與他說,準保沒問題。”

  楊錚道:“這事還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呂成亮道:“我理會得。小友莫非是不放心我?那又何必找我呢!”

  楊錚笑道:“豈敢豈敢,那就拜托子明相公了。”

  ……

  ……

  這天早上,余品忠忙完了幾件事情,剛坐下來喝了口茶,門子送進來一封請帖。他打開一看,原來是州學生員趙澍坪邀他中午去“望江樓”赴宴。

  趙氏為本地大族,余品忠來秦州兩年,自然不會不知。那趙澍坪是趙氏宗族年輕一輩中的佼佼者,他也曾見過幾次,只是並無深交。貼中之言極有誠意,並言道隻請了州學中的幾個好友作陪,攏共不過三四個人。

  余品忠稍一沉吟,便留下了請帖,讓門子去回話說一定赴約。

  他來秦州這兩年可謂循規蹈矩,除了幫吳知州處理些事情之外,多數時候都很閑,並無多少交際。整日與衙門裡的人接觸,總是有些煩悶。和生員們談談文章,論論詩詞,到也是件快事。何況

與本地士人交好,於知州所圖之事也會大有助益。吳知州要想入本地名宦祠,這些人是無論如何繞不過去的。

  臨近正午,余品忠便離了州署,徑往城南而去。

  在秦州城之南,藉水之北,有一泓湖水,因其所處謂之南湖。南湖雖不如天水湖那般廣闊,卻因比鄰州城,人常往之,亦是秦州一景。

  “望江樓”便位於南湖之畔。其名雖有東施效顰之嫌,卻是本地士子呼朋喚友最愛去的所在。一來這裡的酒菜頗有獨到之處,比之城內幾大食坊毫不遜色;二來此樓臨湖而立,去藉水也不過咫尺,更可遠眺慧音山,遙望南郭寺,景致絕非城內可比;三來處於城外,無夜禁之擾,可伴雅音歡飲達旦,實為絕妙所在。

  余品忠方一踏入樓內,便見趙澍坪迎了上來,兩人略一寒暄,趙澍坪便引了余品忠往樓上走。

  “望江樓”上有三層,趙澍坪帶著余品忠至最高處,進了一間雅室。內裡有兩個書生,見余品忠進來,便即上前見禮。

  趙澍坪為余品忠引見了一下,其實那二人余品忠也是識得的。其中一人是呂成亮,少時便有神童之名, 又外出遊學數年,前程大是可期。另一人胡忻雖新進學不久,但聽吳知州言道,他日州學生員中若有能及進士者,必少不了此人。

  四人相見完畢便落了座,公推余品忠坐上位。不久酒菜上來,幾人推杯換盞,談些詩詞歌賦,須臾便言笑不禁,相處自得。待酒過三巡,行了會酒令,便有歌伎進來吟唱以助酒興。

  余品忠這一席酒吃得頗為快意,自言仿若弱冠方進學時。

  趙澍坪聽了便道:“余先生年歲不過稍長我等,正是該當有為之時。吳知州主政秦州,百姓多受其惠,其間也少不了余先生的助力。待吳知州高升之時,余先生也該當更進一步。”

  這話若平白裡說,余品忠多半隻當場面之言。可正當酒酣耳熱之余,卻覺得正說到了心坎上。說道:“余某不過癡長幾歲,休要再先生長先生短。三位都是我秦州才俊,它日必然高中,屆時若有方便之處,能照拂余某一二,便已感激不盡了!”

  呂成亮道:“余先生說哪裡話,我等後學末進,還要多多仰仗先生!”

  趙澍坪道:“子明此言,只能說對了一半。就衝著道敬兄的這番話,便不要再言‘先生’了,咱們關西士子,直白些又何妨?”

  余品忠道:“正是!”

  當即四人共同舉杯,皆一仰而盡。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