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皇權》第69章 橫渠書院陳船山
陽光落在庭院,樹影婆娑。

  這是一方小小的天井,類似江南水鄉的建築,哪怕是在這酷暑時節,也別有一番幽靜。

  關中平原是典型的北方氣候,不潮濕,很乾燥,所以,屋外的氣溫雖然很高,陽光雖然很毒辣,只要不站在太陽下面,稍微有點陰影的地方,都不會太熱,若是有著一絲涼風,那就更好了,不會像在蜀中那樣,太過潮濕的氣候,也就顯得非常悶熱,不管在太陽下,還是在陰影裡,稍一動彈,便一身汗。

  學堂就在天井旁。

  劍宮內的建築分為兩部分,文課基本都在這樣的江南建築中,綠樹成蔭,花草遍地,分外的典雅和幽靜,建築多是青瓦白牆,學堂的兩面牆上開著許多窗戶,陽光穿過樹葉枝條照射進來,不失光亮,卻也帶著綠色的清涼,哪怕被光影掃著,也不見炎熱。

  有讀書聲從窗戶飄了出來,在天井回蕩,冉冉升起,爬上了樹葉枝頭,隨風向著遠方蕩去。

  陳夫子端坐在案幾之後,皺著眉頭,目光在堂下來回,他確定自己沒有老眼昏花,這節課應到學子是十三名,實到卻是十二位。

  仍然是那些老面孔,本該出現的一個新面孔卻並未出現。

  陳夫子姓陳名安民,陳安民,號船山,門下弟子皆稱其船山先生。

  他今年四十出頭,年齡比英宗杜臻打上了三四歲,當初,英宗杜臻身為太子在劍宮學習,陳安民就是杜臻的伴當,他是武功陳氏出身,在武功,陳氏雖然不算數一數二的世家門閥,卻也是大族,其中,陳安民的父親陳子雲曾經做過一任禮部尚書。

  陳父在禮部尚書任上,曾經因功獲得了宣宗賞賜,可以擇一子進入劍宮學習。

  陳氏在武功雖然是大族,卻只能是二流家族,進不得一品,陳家子弟也就沒有資格進入劍宮學習,哪怕是陳父貴為一品大員,也是不能,除非是得到了皇帝的特旨。

  身為橫渠子弟,講究崇古尊禮,也就是說,忠孝節義,忠要排在第一位,所以,陳船山進入劍宮之後,立刻緊跟著當時的太子杜臻。

  在整個關中,甚至整個天下,教育資源大多掌握在門閥世家手中,這些門閥世家牢牢地控制著這些資源,絕不輕易向外傳授。

  橫渠書院是異類,和關東的白鹿書院一樣,他們是面向所有人的書院,以文為主,以武護道,講究的是有教無類,不管你是世家大族出身,還是來自寒門,甚至是貧無立錐之地的賤民,只要肯學習,只要有天賦,都會收入門下。

  這兩個書院是太宗年間建立的。

  太宗雄才偉略,當時,哪怕所有關中門閥都站在了太子那邊,太子妃是京兆顧氏出身,緊跟隨著太子的齊王妃來自渭南林家,當時,郭家還算不得四大家族之一,那時候,關中僅有的幾個能入一品家族的門閥全都被太子籠絡,無聲無息地壓製著太宗,迫使太宗不停地收縮勢力。

  是的,太宗是大宗師。

  然而,太祖也是大宗師,那些一品大家族中也有著大宗師,且是隱藏在祖祠內的老妖怪們,再加上華山派也有一位劍神,因此,太宗當時發動宮變,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鋌而走險,他只是打了一個時間差,並沒有給敵對勢力集團反應的時間。

  當他逼迫太祖無法踏出太極殿半步,當太子和齊王被伏擊而死之後,也就塵埃落定。

  那些門閥世家不可能為死人向太宗復仇,他們也就隻好默認了事實,

當然,暗地裡自然是陽奉陰違,只要是對自家不利的政策法令,一律抵製。  如此,太宗隻好另辟蹊徑。

  他建立了書院,講究有教無類,然後,開創了科舉制度,無論富貴貧富都可以參加科舉考試,若是能達到及格線以上,便可以去做官。

  當時,世家門閥子弟都抵製這科舉制度。

  畢竟,舉薦製已經實施了上千年,相當於為世家門閥子弟量身定做的一個制度,科舉制度一旦盛行,他們要想當官那就麻煩了,不能靠著幾張薦書就可以牧守一方,或者高居廟堂。

  當時,參加科舉考試的人不多,每年一屆,第一屆的考生甚至只有一百來人。

  這些考生全部來自太宗在民間建立的書院,當時,有許多因傷離開朝堂的將領被太宗安排在了書院,就拿位於關中的橫渠書院來說,第一任院長是李長衛,那可是宗師級別的大人物,曾經的玄甲精騎的大統領,所以,那些門閥世家雖然對書院不滿,卻也只能在暗地裡找麻煩,不敢在明面上做什麽。

  到了天后朝,為了壓製門閥世家,為了提拔更多的人才,書院也就得到了擴充,大江南北到處都是。

  同一時間,天后也大力支持門派,在文武兩途壓製門閥世家的力量,以免他們太過強大,影響到王朝的統治。

  那段時間,朝堂的鬥爭非常激烈,血腥衝突都有好幾次,在天后臨朝稱帝那一年,有一個大宗師帶著幾個宗師級別的人物殺入雒陽皇宮,結果,那一戰沒人能走出皇宮大門,這時候,那些家夥才發現原來天后也是大宗師,不僅如此,她身邊的一個面首一般的人物同樣也是大宗師。

  之後,天后展開了血腥的鎮壓,有著兩三個進入了一品的世家門閥被除名。

  她的手段太過血腥殘忍,使得那些門閥世家不得不選擇蟄伏,轉而投向了這個當初他們看不起的女人,不再進行明面上的對抗。

  天后朝時期,門閥世家受到了壓製,朝堂上的官員有一半都出自書院一脈。

  當時,關中的橫渠書院和雒陽的白鹿書院乃是最為有名的兩大書院,基本上,朝堂上的一品大員全都出自這兩個書院,如此,也有不少門閥子弟前往這兩個書院求學。這些世家門閥深悉生存之道,若是不能對抗,那就融入其中,潛移默化地取得控制權。

  當然,他們並非毫無抵抗便徹底投降。

  這些門閥將大部分資源和力量放在了杜氏皇族身上,當時還年輕的神宗皇帝被這些門閥看重,不管是財力還是物力人力,想要什麽就有什麽,應有盡有。當天后駕崩之後,杜氏皇族逆襲,殺盡了天后的族人,那些出身書院並非門閥世家出身的朝堂官員要嘛被殺,要嘛被貶,流放到了嶺南或者塞外。

  這就是門閥世家掌握的史書裡面記載的神宗中興,眾正盈朝。

  門閥世家反撲的結果就是眾多書院被封,科舉制度雖然存在,卻名存實亡,基本上,能夠在科舉制度中獲益的只有門閥子弟,哪怕是書院子弟,也多是世家出身。

  當時,眾多書院被封,橫渠書院和白鹿書院卻屹立不倒,除了因為眾多世家子弟在裡面求學之外,還有一個原因,這兩家書院都有著以武衛道的傳統,那些老夫子看上去弱不禁風,實際上,深藏不露的大有人在,就像是傳說中的少林掃地僧一樣。

  書院其實和門派差不多。

  只不過門派以武為主,對於經義什麽的,略懂即可。

  書院是以學習經義為主,而武功征伐不過是術,衛道所用。

  對書院來說,道即是天,乃是自己之所以存在的意義,為了維護自家的道,神佛皆可斬之,從某個角度來說,像那種可以為道而死的學子,和宗教的狂信徒沒有什麽區別。

  陳船山便是這樣的一個衛道士。

  忠孝節義,這就是船山先生心目中的道。

  那麽,怎樣才能展現這忠孝節義呢?

  必定是有著某種規矩,一種禮儀!

  在陳船山看來,尊師重道,尊師也是一種禮儀。

  他並未見過邯鄲君杜睿,卻對這人有所了解,只不過,沒有過多的了解。

  陳船山隻忠於龍椅上的那一位,所以,他不參與皇子們的明爭暗鬥,為此,他早就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有些勢力集團暗中也和他有著接觸,碰了幾次軟釘子之後,也就不再試探,當然,那些家夥暗地裡是不是真的放棄了,卻未可知。

  要知道,他是中書省的中書令之一,給英宗寫詔書的重要人物,若是能夠收買到自家陣營,很多事情也就容易了許多。

  中書省就類似於杜睿前世的中央書記處,權高責重。

  所以,陳船山哪怕是對著學堂內的皇子們,亦是不假顏色,私下裡,對這些幾歲的小皇子,他也會執禮甚恭,守著君臣之道,讓人無話可說。但是,在學堂上,他就是老師,皇子們就是弟子,那時候,彼此之間的身份也就倒了個,必須遵從師生之道。

  為什麽沒有來?

  他記得,這應該是邯鄲君的第一堂課。

  找不到路?

  並不存在找不到路,因為,每個皇子身邊都有內侍服侍,這些內侍在劍宮中生活了那麽久,不可能找不到路。

  有鍾聲從遠處傳來,悠揚清澈。

  這是下堂的鍾聲,鍾聲的間隔有些長,如果是上堂的鍾聲,間隔也就有點短,非常急促。

  聽到下堂的鍾聲,下方的少年們面露喜色,不過,沒有人交頭接耳,哪怕是皇子們亦是如此,他們都非常清楚自家老師的脾氣,如果有違禮儀之道,留堂不過是小懲。

  目光在堂下學子的臉上掃過,陳船山站起身,轉身走了出去。

  走出學堂之後,身後傳來了一陣笑鬧聲。

  陳船山皺著眉頭,向著一個地方走去,他需要找到那個服侍邯鄲君的內侍,了解情況。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