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我主明疆》第101章 名聞紫禁城
  “此戰令韃賊膽寒,讓我軍重新找回了軍魂,攻守之勢易矣!哈哈哈······”城樓上的郭登欣喜不已。

  霍暄移步近前,“郭總鎮,便讓卓軒在大同府落籍,如何?”

  “不必,晚了!”郭登斂起笑容,斜視霍暄道:“如今他在何處落籍,霍知府說了不算,本官說了也不算,恐怕只有天子說了才能作數!”

  “報!”

  一名夜不收快步登上城樓,稟道:“郭將軍,南赴雁門關的韃賊已回還,其中兩千人去了沙窩,一千人悄悄抵達大同城西。”

  郭登聞言眉頭一皺,很快意識到,抵近城西的一千韃賊中,上皇必定就在其中,自去年土木堡之變以來,這樣的事已發生過許多次了,如今郭登憑直覺都能猜出上皇的意圖。

  很明顯,也先敲詐雁門關守軍不成,先行退去,而上皇還想碰碰運氣,試圖尋機向大同守軍索要財物······

  明軍不便貿然向這股韃賊開戰,因為一旦打起來了,萬一上皇有何不測,他這個總兵官就會成為滿朝文武百官眼中的亂臣賊子。

  可惜!

  “傳我將令,命大同前衛集合所有人馬,盯著城西一千韃賊,無本官的將令,誰也不得擅自出戰,否則,軍法從事!”

  撇下霍暄等人,郭登匆匆下了城樓,吩咐緊隨而來的侍從官道:“傳令卓軒,讓他領一百牙兵、兩百衛所軍騎兵,前往陽和城一帶增援方將軍,截斷韃賊的歸路。集合城內左右兩衛的所有精壯,會同其余兩百牙兵,隨本官趕赴沙窩,一舉蕩平那裡的韃賊!”

  此時卓軒仍領軍駐扎於城外,但捷報早已傳入城內,觀戰的百姓陸續離去,不久後,整個大同城都在傳頌卓軒的事跡,城西那個說書人倒了大霉,胡編故事,詆毀一個少年英雄,其後果是書坊被人砸得稀巴爛,名聲臭了大街。

  此後的戰局完全按照郭登預設的方案在演進,他是一個極有創意的將軍,在接下來的數日裡,命步兵結下“攪地龍”、“飛天綱”等奇陣,以騎兵突擊驅趕韃賊入套,先在沙窩擊潰數千韃賊,又在栲栳山重創瓦剌人,將境內虜寇徹底驅離出了大明的疆域。

  所謂“攪地龍”、“飛天綱”,就是利用山丘、峽谷設伏,大面積的裝上機關,韃賊一旦進入伏擊地點,伏兵就催動機關,方圓十余裡的地域瞬間崩陷,生生將韃賊活埋。

  會戰中,呂良終於迎來了揚名立萬的機會,在沙窩一帶三戰三捷,一雪前恥不說,還立下了大功。

  卓軒遠赴陽和城,與方善一樣,只是在追擊逃逸的韃賊時偶有小戰,再也沒能遇到像樣的激戰。

  返回大同之前,卓軒領著自己的部屬去了趟東山村。

  ······

  遠在千裡之外的京城,位於南苑附近的紫禁城內,有一處便殿,名叫雍肅殿,它是天子的禦書房,許多時候,景泰帝都在這裡批閱題本、奏本,處理日常政務,閑暇時會翻閱殿中海量的藏書。

  空中烏雲密布,天邊響起隆隆不絕的雷聲。

  此刻景泰帝深坐於禦座上,眉頭微鎖,一隻手下意識的貼著禦案輕輕拂來拂去,略顯焦灼,似有滿腹心事無處傾訴。

  二十三歲的朱祁鈺生得面如敷粉,目如點漆,心中雖感焦慮,但眉眼間仍透著分嫻靜氣韻,顧盼間,幽然的神態與其生母吳氏頗為相似。

  身為帝胄,身份仍不免有些尷尬。即位前,他是庶出的皇子、親王,

而且生母是逆臣漢王家的婢女。  漢王?沒錯,就是明成祖朱棣的次子、明仁宗朱高熾的同母弟朱高煦!此人在靖難之役中作戰剽悍,立下赫赫戰功,是一個令其兄長和侄兒都忌憚的人物。宣德元年,不知是謀反還是被謀反,總之,在官方輿論中,漢王朱高煦反了,宣德皇帝朱瞻基領兵親征,最後殺了他的親叔叔朱高煦及其諸子,並將漢王府中的一乾人帶往京師,其中就有吳氏。

  吳氏正值青春年少,生得貌美如花,只是因在人叢中多看了她一眼,宣德皇帝骨頭都酥了,途中玩起了一夜情,事後吳氏珠胎暗結,次年產下兒子朱祁鈺,與正統皇帝朱祁鎮同年,隻小月份。

  宣德十年,朱瞻基英年早逝,雖然朝廷在挑選繼位人選時幾方勢力之間有過激烈的較量,但彼時朱祁鎮與朱祁鈺都還年幼,朱祁鈺對朝政無感,禮敬其兄,從未有過異心。成年後,耳聞目睹朝中亂象,朱祁鈺對兄長的治國方略曾產生過疑問,卻也只是想想而已。

  直到土木堡之變後,他被一幫文武大臣擁立為天子,在其位謀其政,坐在天子大位上慮事時間長了,突然發覺兄長朱祁鎮其實只是一個自命不凡、喜歡裝逼的主,從沒為革除廟堂上的沉屙做過一丁點的實事,故而把個好好的大明玩到了亡國的邊緣。

  “有何了不起的?他也是庶出!”

  進而, 景泰帝暗中對兄長的出身也加以矮化。

  眼下紫禁城裡有兩個皇太后,一個是朱祁鈺的生母吳氏,未加尊號,稱呼只有“皇太后”三個字,另一個是上皇朱祁鎮的生母孫氏,加了尊號,叫“上聖皇太后”。

  當年誕下朱祁鎮時,孫氏的身份還是貴妃,後來宣德皇帝廢掉皇后胡吉祥的後位,冊立孫氏為後,朱祁鎮跟著水漲船高,由“庶”變“嫡”。這麽一捋,朱祁鎮還真算不上是正宗的嫡出······

  門外傳來輕細的腳步聲,景泰帝離座,緩緩走下禦台,來到殿中,卻見司禮監隨堂太監、禦前近侍王誠走了進來。

  “通政司或兵部那邊有消息了麽?”景泰帝的氣息裡都透著分焦灼。

  幾日前郭登呈來奏本,說大同總鎮署已盡出精銳,意欲將韃賊一舉驅離出境。為了這份奏本,朱祁鈺茶飯不思,日日等候消息,整個人都變得憔悴了不少。

  若能將韃賊徹底趕出明疆,大明就會一掃頹勢,迎來一個嶄新的局面,景泰帝當然樂見郭登立下不世之功,可是,他知道,瓦剌人不好惹,就在今年清明節那天,兩千余韃賊進犯山西雁門關,劫掠外出掃墓的官民,附近衛所軍全部出動迎戰,結果隻殺死一名韃賊,而明軍被殺六百余人,事後軍民還被瓦剌人蹂躪致死數千人······

  “韃賊是虎狼之兵,難纏啊!”景泰帝憂鬱的暗忖道。

  王誠躬身道:“老奴正是為此事前來稟奏陛下的,兵部和通政司都沒收到羽書。”

  景泰帝悵然良久,徐徐道:“派人過去守著。”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