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我主明疆》第160章 習慣於傾聽反對意見
大同邊軍的捷報並沒有讓景泰帝變得更輕松,相反,他的麻煩接踵而至。

吏部尚書王直、禮部尚書胡濙是朝中力主與瓦剌和談,迎回上皇的代表人物,經常為此與景泰帝發生爭執。

石亨前腳剛走,景泰帝還在為用人不能如願生著悶氣,王直與胡濙後腳就進了雍肅殿。

二人都是七十多歲的老臣,景泰帝不便慢待國中長者,便依照慣例給二人賜座。

“臣懇請陛下遣使迎回上皇!”入座前,王直、胡濙跪地奏道。

景泰帝默不作聲,片刻後揮揮衣袖,示意二人平身就座,目光緊緊盯住殿中兩張蒼老的面孔。

七十五歲的胡濙是六朝老臣,當年朱棣以“靖難之役”得國,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胡濙奉朱棣的旨意,暗查朱允炆的下落,從此成了天子身邊的近臣,宣德年間升任禮部尚書,宣德皇帝駕崩前,欽定胡濙與“三楊”、英國公張輔這五人為輔佐大臣,共同扶持年幼的正統皇帝,後來,“三楊”相繼離世,英國公張輔年邁不能視朝,平時朱祁鎮身邊就只有胡濙一名顧命大臣。

令人費解的是,朱祁鎮對胡濙很不感冒,與之說話從無好態度,搞得胡濙在朱祁鎮面前總是唯唯諾諾的,而且,胡濙有些很奇葩的嗜好,比如,他喜歡與會“妖術”的人混在一起,還研究什麽“陰陽兵法”,不信韜略信鬼神,時人常以此譏諷胡濙。

比胡濙年輕三歲的王直於正統八年升任吏部尚書,上任三年就與戶部侍郎奈亨發生了一場震驚朝野的嚴重糾紛,有人說奈亨受王振指示,故意誣陷吏部一幫人,不管此類傳說是否屬實,以王直當時的臨場表現來看,他都有負“天官”、六部尚書之首的名頭,竟與奈亨當朝互相進行毫無事實依據的人身攻擊,你上奏本汙蔑我,我就上奏本誹謗你,搞得像潑婦罵街一樣,正統皇帝一怒之下,下令將王直下獄。

好不容易出了獄,官複原職了,又趕上福建發生大規模的佃農起義,從福建布政使、按察使到各府州縣主官,一大批官員犯貪贓罪,東窗事發,朝廷先後懲處、更換了三批官員,仍穩不住福建鼎沸的民意,整個福建的官場爛透了,於是,禮科給事中余忭彈劾吏部尚書王直任人唯親,舉薦的福建官員大多是王直的老鄉與僚屬,建議讓王直“連坐”。

正統皇帝思忖再三,允許王直自證清白。

當庭辯論正是王直的強項,王直在朱祁鎮面前洋洋灑灑說了一大通,簡直就是口若懸河,大意是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古來聖賢莫不如此,除了老鄉、僚屬之外,臣還能熟識誰?

說得太特麽有道理了!朱祁鎮被王直的雄辯帶偏了節奏,便按下此事,擱置不問。

朱祁鎮親征前,胡濙不敢伸頭,王直便領著百官跪請朱祁鎮不要親征,卻又給不出如何應對韃賊大舉入侵的良策,終因滿朝都是六神無主,故而朱祁鎮根本就沒把王直等人的跪勸當回事。

可見,過去在朱祁鎮面前,無論是六朝老臣胡濙,還是六部尚書之首王直,關鍵時刻都只能算個屁!

景泰帝朱祁鈺即位前後,重用於謙、陳循等一批新人,同時安撫朝中老臣,給胡濙加太子太傅,給王直加太子太保頭銜,讓他們與於謙一樣,成為從一品品秩的官員,可是,過去被朱祁鎮修理得一點脾氣都沒有的胡濙、王直,到了朱祁鈺這裡,卻是給點陽光就燦爛,屢次當眾與朱祁鈺激辨,搞得景泰帝下不了台。

朱祁鈺經常被王直的雄辯氣得差點吐血,事後卻從不給任何人穿小鞋,

氣過之後,會照開,架照吵。景泰帝明白,盡快與瓦剌恢復和平,這是朝中大多數人的心聲,動機不外乎三類:兵者凶事,與瓦剌長期處於交戰狀態,禍福難料;經和談後迎回上皇,可盡早結束大明的恥辱;與瓦剌恢復往來,能照顧到少數暗中從事境外商貿活動的顯要人物的利益。

能擺在桌面上攤開講的,只有前兩類,而恰恰是這兩大動機,令景泰帝不得不三思而行,掌國之神器,責任重於泰山,他並不能確保真理就在自己這邊,所以,多聽聽反對意見並非壞事。

還別說,王直、胡濙這兩個“老頑固”在與景泰帝日複一日的爭吵中,後來居然吵出了友誼的火花,他們的心漸漸與景泰帝貼得越來越近,而在數年後幾乎完全淡忘了上皇朱祁鎮的存在。

“朕還是那句話,也先無條件放回上皇,大明才準許瓦剌使臣入境和談!”景泰帝終於開了口,語氣非常堅定。

“可是,脫脫不花、阿剌派出的使臣已經悄悄到了宣府,也先的使臣也到了邊境,聲稱請大明派出使臣,迎上皇回國。”

什麽!不是禁止瓦剌人入境的麽,虜使怎麽就到了宣府?

景泰帝大吃一驚,無暇追究是否有人暗中不顧禁令,私放瓦剌使臣入境,事已至此,他必須迅速想清楚下一步的對策。

“也先挾持朕的皇兄,以此為誘餌,漫天要價,大明仍與之和談, 這本身便是奇恥大辱!”

王直緩緩起身,景泰帝瞧在眼裡,想到王直曾屢屢給自己氣受,巴不得將此人罰站一個時辰,可當他的目光落在那雙顫顫巍巍的老腿上時,心中卻是一軟。

“王卿坐下說話,上了年紀,別動不動就站!”

“多謝陛下!”入座後的王直並沒有讓自己的嘴巴變乖巧一些,而是繼續給景泰帝製造難題:“這次與以往不同,也先的使臣隻說讓大明遣使迎回上皇,沒提條件。”

沒提條件?那就意味著大明不再有拒絕遣使的理由了!

景泰帝猶豫再三,好不容易又開了口:“那便讓朝中百官議議此事,不過,對瓦剌人的所有要價一概免談,誰膽敢辱國,朕絕不輕饒!”

景泰帝表明了原則性意見,心中想著遣使可能帶來的兩種結果:要麽像過去一樣,上皇仍無法回國;要麽出了意外,上皇得以回國,而上皇一旦回國······景泰帝自己也說不清楚是出於何種原因,他非常不想看見上皇。

“皇兄致書朕,說他隻想在離京城極遠的地方做個藩王。”

聞言,王直、胡濙戚然動容,起身跪伏於地,王直泣聲道:“陛下,朝中百官看見此封書函,無不垂淚,當初上皇禦駕親征,身臨險地,一朝北狩,終歸是為了社稷,而非因享樂所致。再說,陛下為天子,上皇為上皇,天命早有定數,無人能改變天命······”

少特麽洗腦!一想到王直接下來會洋洋灑灑發表長篇大論,景泰帝頭都大了,趕緊叫停:“罷了,朕只是隨口說說而已,王卿無需多心。”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