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主明疆》第240章 殿試趣聞
言談間,景泰帝經常走神,顯得心事重重,卓軒意識到自己該走了,就作禮告退。

 此刻,奉天殿東西兩廡內,二百零一位考生正在審題,殿試時間只有一天,日落前必須交卷,眾人不敢懈怠,對照詔敕所提出的策問,抓緊時間構思他們的錦繡文章。

 歷史上,景泰二年的這場殿試留下了許多趣聞,其中最有趣的是,一位來自大名府、名叫王越的考生完成策論後,試卷竟被一陣大風給吹走了,王越當場就急了,找考官江淵重新索要試卷,好在江淵非常通情達理,給王越重發試卷,最後王越如願獲得進士功名。

 更加離奇的是,數月後朝鮮使臣來到京城,求見景泰帝,當場交出一份試卷,說大風將此試卷吹到朝鮮,朝鮮國王親眼瞧見空中落下一團奇怪的東西,命人撿來,看清上面的文字後,發現它竟是大明殿試試卷,就命使臣帶了過來。

 許是因為這個離奇故事讓王越名聲大噪的緣故吧,此後王越官運亨通,官至兵部尚書,後以軍功被封為威寧伯,是明代因軍功封爵的三位文官之一。

 與王越一樣留下趣聞的還有吳匯,只是吳同學有些悲催,都是名氣大惹的禍,好端端寫著策論,不料吏部尚書王直突然進了考場,站在王越旁邊看了一會。

 “誒,好像有點跑題。”

 堂堂吏部尚書發了話,誰敢置若罔聞?沒辦法,吳同學又取來一份空白試卷重寫。

 “嘿嘿,還好,答卷時間尚有富余!”眼看策論就要收尾了,吳同學看看窗外的日影,欣慰的長舒一口氣。

 這時,禮部尚書胡濙進了考場,站在吳匯身邊看了片刻,輕輕的搖頭歎氣。

 “唉,好是好,可惜文章太短,一旦拿去讀給皇上聽,好像不過癮。”

 尼瑪,這都快到交卷時間了,怎辦?

 吳匯急眼了,趕緊搜腸刮肚構思,生生在文章的結尾部分加了數百字,總算趕在日落前寫完策論。

 交卷後,吳同學躊躇滿志之余,想到整篇文章有頭輕腳重的嫌疑,心中難免忐忑。

 柯潛也在這場殿試中留下了趣聞,只是趣聞的發生時間有些滯後。

 與此前會試結束後表情凝重的樣子不同,殿試結束後,柯潛神色坦然,顯得非常平靜,回到客棧用過晚膳,就主動把卓軒叫來,給卓軒講學。

 柯霜偶爾來她哥哥的房間現現身,對卓軒雖不像以往那樣冰冷,卻也談不上熱情,即便卓軒意外的讓她的咳疾得以痊愈,她除了幾天前扔下那句“有勞了”之外,也並未流露出更多的感激之情。

 對卓軒而言,她宛如門外的浮光,窗外的掠影,只有在某些不經意的瞬間,才會意識到她的存在,時間久了,他漸漸淡忘了她那副待人冷若冰霜的樣子,只在腦中留下一個模糊的記憶,知道她是柯潛的妹妹,僅此而已。

 至於她的閨名究竟是“霜”還是“雙”,以及被紗巾覆蓋的容顏是否對得起觀眾,這些雖有懸疑,但已不能吸引卓軒的注意力。

 吳匯常來柯潛這裡串門,有時會代替柯潛給卓軒講學,講學方法與柯潛相比,差別極大。

 吳匯是個才思敏捷的人,講學時要求卓軒舉一反三,跳躍式的領會整部《論語》的要義,而柯潛則是一個厚積薄發之人,要求卓軒逐字逐句消化語意,先夯實基礎再做融會貫通的嘗試。

 卓軒自然是兼收並蓄,不會拒絕兩大才子的慷慨“饋贈”。

 與他們相處久了,卓軒漸漸沾染了一些書卷氣,潛意識裡已把自己歸為讀書人之流,當然,他並不會為景泰帝那番中式後可名正言順做官的言辭所動,心想讀幾年書,了卻夙願,日後做個儒商挺不錯的,不必涉足官場。

 士子中式後做官,這是定製,景泰帝的那番言辭不算許諾,不值得卓軒當真,再說,天下很大,天子沒理由長久厚待一名庶人而忽略世上芸芸眾生,故而卓軒不願抱誰的大腿。

 更何況,他是景泰帝大棋盤上的一枚棋子,這裡面的變數極大,能全身而退便是智者,心存貪念無異於火中取栗。

 吳匯前來串門,自然不是為了閑聊而虛耗時光,殿試時受到王直、胡濙兩名顯赫人物的青睞,本屬幸事,但一篇策論折騰幾次,質量好像打了折扣,這讓他心中半是期待半是憂鬱,來柯潛這裡探探口風,很明顯,吳匯把柯潛當成了客棧內唯一有資格與他競逐狀元頭銜的對手。

 柯潛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每每談及殿試的策問,總是很巧妙的以其它話題支開,這更加讓吳匯覺得今年的春闈形勢撲朔迷離。

 過了兩日,有些考生開始赴長安門外打探發榜時間。

 卓軒正想外出找人打聽殿試結果,卻在客棧門口遇見李安,便將他拉到林間,詢問策論閱卷情況。

 “李典簿,閱卷官是誰?”

 “一大幫子人,有朝中九卿,還有內閣幾名學士。”

 “何時張榜?”

 “明天。”

 “狀元是誰,可有結果?”卓軒比參考士子都要心急。

 李安賣了個關子:“說起來有些離奇, 閱卷官評定二百零一份策論等級後,挑出最好的六份策論,交給內閣首輔陳循,陳閣老從中選出最優的三份,作為排定狀元、榜眼、探花的依據,送皇上親覽,陳閣老本來選出了三份,可去了趟茅房,回來後就發覺不得不更換自己的選擇了。”

 “那三份試卷一不小心掉茅坑裡啦?”

 “嘿嘿嘿······卓將軍真會開玩笑!陳閣老出恭時,把另外三份策論擱在案上,不料翰林學士商輅恰巧進了東閣,見案上擺著三份試卷,信手取來一份閱覽,看罷拍案叫道:‘此乃舉世難見的好文!’商學士以為案上的三份試卷就是作為排定狀元、榜眼、探花依據的策論,想都沒想就揮筆在三份試卷上依次寫下‘一甲’批語,並把那份令他拍案叫絕的策論放在最上面,嘴上還抱怨閱卷官疏忽,忘了給試卷批示等級。”

 “令商學士拍案叫絕的那份策論出自何人之手?”卓軒急切的問道。

 “嘿嘿,閣下問得好奇怪!試卷要彌封、糊名、謄錄,當時商學士看到的只是一份用紅筆謄錄的策論,上面無名無姓,誰知道它出自何人之手?”我主明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