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我主明疆》第46章 上佳藥材
  走入棋盤式的街市,瀏覽一幢幢變化極為細微的民居、店鋪,柳家兄妹、舒展鴻如劉姥姥進了大觀園一般,頓時失了方向感,無不迷惑的望向卓軒。

  卓軒別過頭去。別問我,哥們也是鄉下人!

  娘的,另一個時代哥們可是進過人口達千萬之眾的省城的,雖然那時差點迷了路,但好歹也是見過大世面的,還坐過價值數十億的超級豪車——動車,怎麽就被這個小小的古代城池給整迷糊了呢?

  對了,天上的日影不會騙人!

  卓軒扭過頭來,觀日定向,指指北方,“順著街道往那邊走。”

  嘿嘿,無需GPS,不靠北鬥,哥們就能精確定位,柳元、舒展鴻兩貨,你們是不是覺得哥們很像一個神奇的傳說呀?

  走出兩裡多遠,就見街面越來越冷清,眼前的民居殘破不堪,除了路邊一處木棚裡晃動著四個人影外,再也見不到別的人。

  “有人施粥嘍!”

  突然,無數衣衫襤褸的難民捧著碗,從破舊的房子裡湧將出來,朝木棚那邊奔去。

  卓軒四人被人潮一擠,居然排在了最前頭。

  “碗呢!”

  四個大得不像話的木桶一溜兒擺在那裡,裡面裝滿了粥食,顯然是被人從別處運來的。掌杓的中年漢子用鐵杓敲敲木桶,有些不耐煩的望向卓軒四人。

  “哦,稍等。”

  四人取了陶碗,打上粥食,就這麽稀裡糊塗的享用到了入城後的第一頓膳食。

  飯後到處問,到處找。

  這些難民全是緊鄰大同城的郊外鄉民,去年秋天趕在韃賊兵臨城下前,及時逃入城中,因家園被毀,且仍有小股韃賊不時在大同附近出沒,所以至今都未返鄉複業。

  沒有見到任何一個東山村村民,也不見季先生、秦夫人那撥人的蹤影。

  詢問幾次後他們確認,除大同近郊的鄉民外,去年入秋後至今,並無任何一個外地難民前來此處避難。

  與家人團聚的希望落空了,柳絮黯然垂淚,柳元、舒展鴻也紅了眼睛,搞得卓軒的鼻子跟著一陣陣泛酸。

  “東山村四周地形複雜,像迷宮一樣,鄉民們一旦隱匿下來,韃賊就很難找到他們,咱們的家人不會有事的!等天氣變暖和一些,我設法帶你們去一趟東山村。”

  舒展鴻、柳家兄妹的情緒相繼平複下來,齊齊望著卓軒點點頭,大家也只能如此了。

  聽難民們說,除樵采須自己想辦法外,食物有官府供給,生計不成問題,所以,舒展鴻覺得呆在難民營中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但卓軒不這麽想,若非覺得不遠處三名老者的談話聽起來有些意思,他早就領著同伴去了別處。

  那三人顯然是居鄉士紳或儒士,聚在一處飲酒發牢騷,自言去年秋天家產毀盡,一夜返貧。

  三人並不掩飾他們對“仁宣”、正統時代的失望。

  “自‘仁宣’以來,二十余年間,大明丟了大片河西之地,還丟了靠近燕山山脈的幾處城堡,原有衛所內遷,如今那些失地成了瓦剌優良的牧場和南犯大明的跳板。”三人中年紀最大的老者不滿的道。

  三人中最年輕的那位一甩衣袖,憤然道:“被人搶佔了的地盤想要重新拿回,談何容易!若非韃賊公然洞開京城門戶——大同、宣府防線,威脅到京城,朝廷多半還會坐視國土被別人一點一點擠佔!”

  那名中年人的語氣還算平和:“我曾不止一次在路上見過給瓦剌人送禮物的大明車隊,

那真是一輛接一輛,蜿蜒於途啊。唉,連續幾年,明廷送給瓦剌汗脫脫不花、太師也先的禮品多得驚人,卻仍不能換來和平,令人痛心!”  老者歎口氣,“也怪大明自己內政不修!正統十二、十三年,浙江處溫一帶礦民造反,福建大量佃農造反,兩省民變不久便波及到江西,加上廣東、廣西瑤民暴動,湖廣苗民暴動,在瓦剌大舉進犯大明前,整個長江以南已亂成了一鍋粥,大明自顧不暇啊!”

  中年人立馬附和道:“幸虧瓦剌人少,蛇吞不了大象,否則,若遇上一個比瓦剌強大的外敵,風雨飄搖的大明恐怕早就挺不過去了!”

  娘的,說好的“不和親,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呢?明面上的面子好像都保住了,可裡子呢?背地裡的利益輸送、退讓隱忍如此觸目驚心,到頭來還是免不了挨揍,真特麽窩囊!

  卓軒頓時對那個做了瓦剌人俘虜的正統皇帝徹底失了好感,想此人把個好好的大明搞得江南大亂,內憂驟起,外患並至,最後兵敗被擄,為天下人笑,也沒誰了。

  “據說朝廷調撥數萬大軍給大同總鎮署,但九成守軍分布在外圍東、中、西三路,依托幾處城堡防禦韃賊竄犯,而大同城內兵力不足,不得已,新任總兵官郭登連日來在校場招募民壯。看這架勢,莫非韃賊又要過來騷擾?”老者忽然拉高嗓門道。

  三人又陸續提到了大同幾個顯赫的軍政人物。

  卓軒在想,依托城池防禦只能算作退卻中的點防禦,絕對不是拒敵於國門之外的正面防禦,若果真如此,就有些奇怪了,難道京城保衛戰取勝之後,大同守軍仍不能有效控制大明自己的領土?而新任總兵官郭登招募民壯, 只是為了擴充用於大同自保的防禦力量?

  疑問在腦中一閃即逝,最後,他隻記下了大同幾位顯赫人物的名字,而招兵的軍事意圖則被他徹底過濾掉了。

  卓軒招呼大家把被子、衣物放在營內,托一對看上去非常本分的母女保管,然後背著藤筐離了難民營。

  上街後一路西行,很快找到一家掛名“康泰”的藥鋪,卓軒領頭,四人進了藥鋪,卸下藤筐。一名年齡與卓軒相仿的少年從藥櫃那邊抬起頭來,笑著打量四人一眼,隨即臉色一冷,又低頭翻帳冊去了。

  “收藥材······麽?”

  卓軒眼看此人欺自己四人衣衫不整,連好臉色都懶得多給一點,故而心中有氣,就把那個“麽”字故意拉得極長。

  哼,閉城半年之久,大同城內肯定早鬧起了藥材荒,你哪來的底氣擺譜?迷之自信啊!

  “藥材?”那人飛快的掃了藤筐一眼,尷尬得紅了臉,旋即躬身致意,笑道:“收,收,收!請稍等。”言畢朝裡間跑去。

  不一會,一名面色白皙、身材微胖的中年男子快步出了裡間,少年則跟在此人身後小跑,差點被門檻絆了一跤。

  “得罪得罪,二福,快給客人上茶!”

  “是!”

  中年男子面色和善,倒不像是裝出來的。此人也不心急,衝卓軒等四人逐一點頭致意,然後才查看藤筐裡的藥材。

  四個筐子裝滿了葛根、黃芪等十余種常用藥材,品相極佳,氣味純正。中年男子只看了一小會,臉上就笑出了花。

  “這是上佳藥材!”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