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之大爆兵》第三百九十九章 議遷都群臣勸進
“捷報!”有傳令兵輕騎來到襄陽,“薛仁貴將軍遠征南匈奴,李正將軍陣斬南匈奴單於呼廚泉,左賢王劉豹投降,匈奴平定,匈奴平定!”

 最近這段時間,襄陽可以說不斷傳來捷報,不是今天打下了漢中郡,就是大軍已經佔領雍州,再不然就是木華黎已經在高句麗取得第一場勝利。

 當然,類似不太好的戰報也有。烏桓人趁著大戰,在入冬前南下劫掠,岑溪已經率軍前去迎戰。張燕部駐守邊疆,薛仁貴在搞定南匈奴後會過去與之匯合,提防鮮卑南下。

 第二天,眼看天下已經九成九落入自己的手中,士徽也不得不開始和群臣們討論下一階段的問題。第一個問題,自然是遷都的問題。

 襄陽四通八達,連接南北,是個不錯的都城地點。同樣這裡無險可守,若是敵人來攻,那麽只能依靠襄陽的城牆來進行防禦,這樣非常危險。

 事到如今的確不必擔心會有誰突然來攻打襄陽,不過一個國家的國都,考慮的是幾百年的事情,自然也會把未來的變故計算進去。當然這只是遷都考量的一部分,真正的原因,卻是群臣認為,只有定都洛陽或者長安,才能算是正統。

 畢竟,長安西漢的都城,而洛陽更是周代的都城。後者群山環繞,有險可守,是不錯的都城地點,而且溝通東西南北,傳令也更方便一些。

 至於北平,也就是後世的北京自然是不會有人選,畢竟這年頭還沒有‘天子守國門’的概念。再說當年朱棣遷都北京還是另有考量,說不得人家根本沒打算來那麽一下子。結果民間那麽瘋傳,搞得後世子孫也得在邊境之地擔驚受怕的,根本是被儒家給坑了。

 “換個思路怎麽樣?”看著群臣吵吵嚷嚷,士徽直接拍了板子,“襄陽無險可守,那就創造出一些條件!”

 “主公所言,莫非是打算在襄陽外圍,構築一道如同長城一般的城牆?”有臣子詢問,畢竟很多人第一時間會那麽認為。

 當初長城構築起來的目的,就是為了抵禦北方的胡人,誰能保證士徽為了防守襄陽,是否也會構築那麽一道‘內長城’出來?

 “我且問大家!”士徽搖了搖頭,“可知道火藥的威力?”

 “臣等明白!”眾人聞言自然點頭,士徽已經親自帶他們見識了這種武器的可怕。

 “以後的戰爭,會逐漸朝著這方面靠攏,用火藥把彈丸衝鐵管裡面噴射出來殺人,裝在長筒打出來攻城,甚至彈丸在撞擊後發生爆炸等等。換言之,未來的戰爭裡,城牆的作用會進一步削弱,就算是現在,重型投石機已經能讓所謂的堅城或險關無效化。”士徽鄭重的說道。

 群臣們交頭接耳,顯然對這種戰爭模式感到陌生,同時不由得懷疑:這樣一來,武藝什麽的,豈非就要荒廢了?

 “鑒於戰爭模式的改變,那麽防守的概念也要轉變!”士徽根本不給他們考慮的時間,“構築堅固的城牆已經沒什麽意義,不過我們卻可以構築幾個衛星城!”

 簡單來說,就是在襄陽的基礎上,周圍構築十多個衛星城,把襄陽保衛起來。每個城池都駐扎一千到五千人,甚至可以布置第二道衛星城,第三道衛星城。

 如此除非是窩裡反,否則敵人要攻打襄陽,首先繞不開的便是衛星城的防禦,若是無視,那麽襄陽本部和衛星城就會內外夾擊,作死大概也就是這樣。

 若是單獨攻打某個衛星城,周圍兩個也可以立刻派兵前去支援,甚至後面一道衛星城出兵救援,其結果反而比構築內長城要安全得多,當然相對來說可能士兵開支會多一些。

 能來參加議會的,自然不是普通人,很快就明白士徽的打算。相對於多出來的軍事開銷,衛星城的設定的確能夠更好的拱衛襄陽,前提是士徽所言,未來戰爭模式的改變真的會出現。到底是在冷兵器時代太久,對於熱武器的戰爭模式,實在是缺乏想象力。

 “冷兵器到熱武器的轉變,是一個必然的結果,一則熱武器比較好上手,一個百姓入伍三個月,使用十次這樣的武器,就能學會操作,一年喂下來甚至可以成為百發百中的火銃手。關鍵是熱武器若是沒有了火藥,就如同廢掉一般,換言之只要保管好火藥和彈丸,關鍵時刻炸掉火藥庫,那麽地方就算出現變故,也沒辦法迅速糜爛。”士徽緩緩道來。

 冷兵器時代,若是出了問題,那些造反者會奪取地方的武庫,然後迅速武裝起來。箭矢姑且不說,大刀長槍總能武裝起來。可若隻給他們沒有火藥的燒火棍,那麽要彈壓起來就容易許多。

 “主公,那武藝豈非要荒廢了?”回來述職的南霽雲頓時出列詢問。

 “若是抵禦外敵的時候,火藥用完了怎麽辦?難道還拿著一條燒火棍去和別人打?對內會讓士卒配備棍棒作為武器,對外會準備刀具,同時火銃上會設置刺刀,比長槍短,不過以後會成為白刃戰的主要武器,每個士卒配備一把匕首,作為近戰輔助武器……當然,這些以後摸索出來再說,畢竟落後的熱武器,還不如冷兵器實用一些,這些考量,估計我們這一代人還不需要去考慮……”士徽回答道。

 “主公既然有如此遠見,那臣自然沒有異議!”南霽雲聞言,稍微松了口氣。的確, 熱武器剛剛出來一個炸藥桶,很多東西還不完善,根本不需要擔心什麽。

 “那麽,衛星城的構想,大家還有什麽異議嗎?”士徽最後看向大家。

 “主公英明,臣等沒有異議!”眾人自然不會有異議,至於軍費開銷,比起士徽的安全來說,的確是無關緊要,尤其楚國的財政都以穩定的速度在提升。

 “那麽,進行第二個議題!”士徽看向眾人,命人把一對文件給拿了過來,“這段時間,有不少人上書,讓我直接稱帝,又或者立劉璋為帝的,怎麽,涼州還沒有打下來,就等不及了?”

 “臣等不敢!”有上書的人紛紛出面,讓人意外的是劉伯溫和房玄齡都在裡面,“如今大漢已經遷出華夏,前往異域。而華夏不可一日無君,這片大地也需要一個統治者,而當此世上,唯一有資格的,唯有主公!至少,也應該先稱王,擁立劉璋為帝!”

 “你們啊……”士徽沒好氣的看向眾人,他們的小心思他還不清楚,無非他當了皇帝,他們的身份自然也會有所提升,只是裡面的利益糾紛太大,士徽也不得不把稱帝列入議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