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關隴》第三十章 3策(補五/一十九)
  “沒什麽收獲,只是感覺比孩兒想象中的要窮,不過真要發展民生,潛力也很大。”張韜見到父親發問,當下便如實以告。

  “兗州四澤八水,近年來屢屢為患,大水所過之處,滿目瘡痍。你此番行程匆匆,能夠看到表面,已殊為不易。”張華站起身來,背負著雙手,從張韜身邊經過時,輕輕道:“到我房間裡來。”

  書房之中,父子相對而坐,二人你看著我我看著你,誰也沒有開口說話。管家張烈原本站在張華身後,感受到這氣氛的詭異,當下便悄悄地退了出去。

  “不知父親大人有何見教?”

  眼看著時間一點點過去,張韜終於忍受不住,率先打破眼前的沉默。

  “如果為父沒有記錯的話,你是鹹寧元年十一月初五的生辰吧。”

  “大人記憶無誤。”

  “數年來為父忙於國事,對你疏於教導,你怪為父嗎?”

  “大人食君之祿,自當為君分憂。孩兒年紀尚幼,有的是時間聆聽父親教誨。”

  “不知不覺間,你已經六歲了,而為父也到了知天命之年。有賴上天垂青,為父已是功成名就。惟願我大晉國祚永年,天下黎庶不再遭受刀兵之苦,如此則為父此生無憾。”

  張華回想往事,五十年時光匆匆而過,他終於在有生之年將亂世終結在自己手中。那是他內心深處最隱秘的渴望,也是隱藏的最深的秘密。

  眼前的幼子年僅六歲,已經表現出過人的才華。面對著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他突然間有一種恐慌。

  是的,恐慌。

  自從踏入洛陽以來,他做任何事情都是成竹在胸,從一介白衣升到如今中書令的位置,與賈充鬥、與荀勖鬥,他從來沒有怯過場。他原本以為自己早已經與恐慌絕緣。

  然而到如今他才明白,人生最擋不住的就是時間。無論是誰,都會在與時間的較量中敗下陣來。而未來,永遠在年輕人手裡。

  當諸子逐漸能夠獨當一面的時候,也就意味著自己老了。

  看著幼子沉靜幽深的眸子,他直直道:“士農工商,以商最賤。為父好歹也是中書令,你為何卻想開設酒樓?你可知道這洛陽城每天有多少眼睛在盯著為父?他們就等著為父犯錯好看為父的笑話。你若是開設酒樓,可知每日裡會有多少想巴結為父的人進入你的酒樓?”

  看到兒子沉默無言,張華繼續道:“事未成而謗譽加身,豈能有好的下場?為父這些年之所以能夠立足朝堂,就是不給政敵留下任何攻擊的把柄。阿韜,你還小,不會明白朝堂的爭鬥有多麽險惡。所謂伴君如伴虎,為父現在雖是陛下的心腹,不過是得勢罷了。若是哪一天失了勢,你這酒樓便是為父斂財的鐵證,誰會管你有多少美食?”

  “大人既然將孩兒叫到書房,想必已經有了對策。”

  張韜見到父親口中雖然嚴厲,臉上卻是神情不動。再結合當初前往兗州之前的談話,他已經想到這是父親在以退為進。

  張華嘴角露出一絲苦笑,沒想到自己的意圖這麽容易便被幼子看穿。難道自己是真的老了嗎,居然連一個孩子都無法掌控?有子如此,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該恐懼。

  他沒有直接回答幼子的問題,而是反問道:“跟為父說說你的計劃。”

  張韜暗自舒緩了一口氣,父親沒有直接反對,說明自己的計劃還是有戲的。以此看來,父親不但不迂腐,反而比自己想象中還要開明。

  也是,父親若不能因地製宜隨機應變,怎麽可能這麽多年來平步青雲?

  當下也便不再多想,而是恭敬道:“父親的擔憂孩兒也不是沒想過,只是在洛陽城中看到各家權貴紛紛壟斷各行業務,甚至一些朝廷專營的鹽、鐵以及生絲等行當,也有不少權貴插手。所以孩兒認為各家必然有其避險的手段。”

  “你說的沒錯,朝廷權貴想要經營各業,要麽尋找代理人,要麽是以分家名義暗中為家族經營產業。這洛陽城的各大糧行,基本都是尋找的代理人。明面上是大商人在經營,實際上背後都是各大世家在掌控。而醉花樓這等產業,明面上是石弘祖在經營,暗地裡還是石家的產業。只是由於石弘祖被廢棄在家,在朝廷沒有官職在身,所以也並沒人會說什麽。”

  張華想到當下現狀,也不由一陣無力。洛陽城奢靡成風,各大產業背後的利益鏈盤根錯節,若當今陛下是個魄力超群的雄主,完全可以憑借平滅東吳的威勢,將其中的蠅營狗苟連根拔起,從而滌蕩環宇,使天下風俗返璞歸真。

  無奈司馬家的天下本就來路不正,而當今陛下的寶座又是與齊王的競爭中而來。他從來都希望朝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今東吳五千宮女入宮,陛下只會更加頹廢。

  江左剛剛平滅,陛下便不顧眾臣反對,急匆匆地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又如何奢求他能夠挖肉補瘡、斷臂求生?

  張韜不知父親心事,而是忖度再三,說出了自己的計劃:“關於酒樓,孩兒有上中下三策。這上策便是,由孩子製作成一整套菜肴送入禦膳房,只要陛下點頭同意, 其他人也不會說什麽。中策便是與擺鍾一般,由孩兒提供製作之法,找一人合作,孩兒只要分紅。這下策嘛,尋找代理人出面經營,孩兒只在背後出謀劃策。這三策各有優劣,孩兒一時半刻也拿捏不定,還請大人指點。”

  “你的想法呢?”

  “上策風險最小,中策最為省事,下策利潤最大。以孩兒的想法當然是選擇下策,累是累了點,不過只要給孩兒幾年時間,不是孩兒誇口,陶朱公的三致千金又算得了什麽?”

  張韜從袖中掏出一本冊子遞給張華,恭敬道:“這是孩兒在酒樓中準備的所有計劃,包括菜式、人員、酒樓地點以及模式,還請父親大人過目。”

  這個冊子是他在筆墨店花重金買的,魏晉時代完全可以說幾乎在任何行業都處於承上啟下的時代,比如說書寫,亦開始由竹簡向紙張過渡。如果大晉能夠穩定地傳承下去,他就是去造紙,也會成為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造紙大王。

  張華結果小冊子慢慢地翻著,看著看著眉頭不由皺了起來。

  張韜知道此事成與不成,能不能畢其功於一役,盡在於今日。看到父親眉頭深皺,他隱隱感覺有些不妙。

  “大人,您……”

  良久之後,張華方才合上小冊子,他看書向來一目十行,看這麽久只能說明一件事。小冊子裡面的每一個條目他都是深思熟慮的了。

  “如何?”

  “韜兒,以後該多跟為父練練字了,你的字實在是太醜了。”看著兒子忐忑的眼神,張華眉毛一挑,一臉嫌棄地說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