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關隴》第四十八章 爾汝歌(補五/二十五)
  太極殿偏殿內,司馬炎與王濟在木榻上相對而坐,司馬炎執白先行,二人在棋盤上殺的昏天黑地。而在一旁觀戰的,正是昔日吳國末代國主、如今被封為歸命侯的孫皓。

  司馬炎眉頭緊皺,看著棋盤遲遲難以落子。王濟是則滿面微笑,他將黑子放入棋簍之中,忍不住伸了伸懶腰。

  經過將近一個時辰的鏖戰,終於將一塊大龍圍住,如今勝券在握,他有理由松懈。轉眼看到孫皓目不轉睛地看著,似乎也在思索破解之法,當下便與之攀談起來:“君在南方,何以好剝人面皮?”

  孫皓微微一愣,似乎沒想到王濟有此一問。作為亡國之君,雖然司馬炎對他的待遇很高。然而畢竟是寄人籬下,日常之間遭受屈辱所在皆有。他在江左之時,由於行事暴虐,而這一點經常成為洛中權貴嘲笑他的理由。

  他聞言面色不動,雙眼卻看向棋枰之下,而後冷冷道:“見無禮於君者則剝之。”

  王濟原本盤膝而坐,一時不慎竟將右腳伸入棋枰之下,這在國君面前乃是大失禮。聽到孫皓駁難,不由訕訕地抽回右腳,對著司馬炎告起罪來。

  司馬炎從沉思中醒悟過來,當下放下手中白子,擺了擺手道:“為政之要,在於寬簡。朕即位以來,時時以生民為念,未嘗有所懈怠。汝輩當識朕心,勠力同心才對。”

  “陛下仁慈,實乃萬民之福!”王濟聽畢,急忙走下木榻,對著司馬炎躬身施禮道。

  “罷了,這局是朕輸了。”司馬炎站起身來,笑著看向孫皓道:“聞南人好作《爾汝歌》,卿能作否?”

  孫皓皺了皺眉,自古與人相交,出於尊重,往往稱對方為“君”,次一些稱之為“卿”,若是用“爾”、“汝”稱之,則有居高臨下之意,帶有羞辱的意味。司馬炎如此這般,很明顯是和王濟站在一起,對他有意無意進行暗諷,當下心中冷笑,施了一禮道:“陛下有命,臣豈敢不遵?”

  他倒下一杯酒,輕輕捧到司馬炎面前,哄聲道:“昔與汝為鄰,今與汝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壽萬春!”

  司馬炎雖然喜歡才華出眾之人,卻多出於附庸風雅的需要。他實在沒想到孫皓張口便給,其文思竟如此敏捷,又聽《爾汝歌》中隱隱有不屈之意,當下又羞又愧,一時之間啞口無言。

  他不由有些感歎。

  當初平滅西蜀,安樂公劉禪舉家遷來洛陽,父親司馬昭設宴款待蜀漢一乾君臣,卻鬧出了“樂不思蜀”的笑話。那次宴會中,父親算得上志得意滿,因為平蜀之功得以加封晉王。邁向了開創司馬家基業的最重要一步。

  而如今江左終結在自己手中,面對東吳舊主,自己卻始終難以讓孫皓心服。

  謁者令梁深見狀,急忙前趨而上,走到司馬炎面前恭敬道:“衛公到了!”

  “快快有請!”

  孫皓見到司馬炎的樣子,知道自己是該離開了。自從“泥頭入洛”,他就是政治上的吉祥物,用來安慰東吳舊臣。畢竟他若不投降,那些世家們理論上就要為他死節。可江東四州四十三郡,又有幾人能為自己死節?

  這些年來,那些吳郡那些世家們應該恨死自己了吧?

  所以他現在從不參與大晉朝廷上的事物,能夠安穩度過余生,對於他來說已是莫大的幸運。此時此刻,他輕聲道:“陛下既然與大臣有要事相商,且容臣告退。”

  司馬炎並沒有多作挽留,對於孫皓此人,他其實從內心上是敬佩的。

雖然如今已是自己的階下囚,可孫皓在江左的時候,對各大世家是予取予求。  而他呢?只能在與各大世家的無限妥協中保持微妙的平衡。

  只有皇帝才能了解皇帝,所以他明白孫皓為何會如此殘暴。

  設身處地地想一想,讓他處於孫皓的位置,也未必能比孫皓做得更好。

  要麽在與臣下的博弈中逐漸失勢,如當初劉漢與曹魏一般,被臣下取代;要麽就是在不停的殺戮中共同走向毀滅。

  抬頭看到尚書令衛瓘已走入殿中,當下便放下心思,認真思考起太子的事情來。他如今已是騎虎難下,對於當前的局面,想要善了已是千難萬難。

  可是若無底氣,他如何能夠冒天下之大不韙與群臣對抗?

  他喃喃道:“皇弟呀皇弟,事已至此,你又何必執著?為兄既然能夠擊敗你一次,就能夠擊敗你兩次。我司馬氏既然已經坐擁天下,又何必再兄弟鬩牆?”

  衛瓘卻不知眼前這位皇帝陛下的胸中早已翻江倒海,當下洪聲道:“臣尚書令衛瓘,見過皇帝陛下!”

  話音剛落,他才發現又有數人陸陸續續走入大殿,其中不但有中書省荀勖、張華,尚書省山濤、魏舒,還有禦史台馮紞,加上已經在座的侍中王濟,朝廷三省一台長官已悉數到齊。考慮到上次朝會上的爭執,他隱隱感覺到,這次只怕只怕要在齊王的問題上攤牌了。

  君臣落座已畢,司馬炎看了看眾人,不由歎了口氣,滿懷悲痛道:“朕欲齊王乃一母同胞,這些年來齊王亦是朕之股肱。 如今齊王復出,諸位愛卿以為當如何安置?”

  “大晉基業肇自景帝,先帝在時,亦每每有言,此景帝之天下也。然則天命有歸,陛下繼承父祖遺願,平涼滅吳一統天下,有大功於社稷,雖景帝複生亦無私授之理,而況於齊王乎?”

  尚書左仆射山濤拖著病體,對著司馬炎施了一禮,首先說道。

  “山公所言極是,臣附議!”

  禦史大夫馮紞見狀,當下便道:“齊王雖貴,亦份屬臣子。如今京師諸王盡已就藩,陛下當下詔督促齊王早日返回封地。如此則君臣相安,大晉亦無內爭之患。”

  “陛下,萬萬不可!”

  作為門下省侍中的王濟卻在此時跳了出來,激動道:“齊王這些年來克己複禮,盡收朝野之望。若陛下就此讓齊王返回封地,不但會讓天下人知道陛下容人,更會由此撕裂朝政,讓諸多朝臣對陛下離心離德。以臣觀之,當效仿伊尹、周公,授予齊王執政之位,外示天下以寬,內成兄弟之美。若如此,則我大晉再無後顧之憂!”

  司馬炎瞥向王濟,眼中閃過一絲嚴厲,卻將眼睛看向了張華,柔聲道:“茂先,你以為呢?”

  眾人齊刷刷地看向張華,因為他們知道,這些年張華在陛下的心目中地位太重。當初伐吳之役,正是張華一言以決,才讓陛下下定最後的決心。張華的意見,無疑會在天平的一端加上極大的砝碼,讓天平得到極大的傾斜。

  張華卻面無波瀾,洪聲道:“臣以為,齊王是走是留均不重要。重要的是,太子有無治國之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