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關隴》第三十二章 籌劃未來
  延嘉裡的巷子中車水馬龍,大家都想一睹神童真容。

  面對洶湧而來的人群,張韜即便做好了準備,仍然低估了粉絲的熱情。

  時至如今,他不會再將名聲當做是負擔。

  自從決定為自己增添名氣、更早在士林打下基礎,他便有意在學館中展露鋒芒。

  今日的情景不正是他想要的效果麽?

  不得不說,前世的遭遇與現世五年的反思,已經讓他吃透了這個世道的規則。即便相隔一千七百余年的時空,人的本質並沒有改變。

  想要在這個世道取得成功,也像後世一樣,家世、顏值與學識,多多益善。

  魏文帝曹丕時期在兩漢察舉製的基礎上,設立了九品官人法,後世又稱之為九品中正製。

  這一制度的特點是:每州設立一名大中正,掌管該州數郡人物的品評,每郡則設立一名小中正,對大中正進行輔助。

  只要籍貫在本州,無論人在何處,都在大中正的品評名單上。就相當於後世的高考,無論是小學中學在哪裡上,高考必須要回原籍。

  至於品評的內容,則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家世、二是行狀、三是定品。

  為什麽要考察家世?

  因為如果你祖上是漢奸,肯定不能讓你做大官。假如你祖上是老革命根正苗紅,進入官場也絕對比一般人便利,這不過是後世的政審罷了。

  行狀又是什麽呢?

  由於九品中正製是由察舉製演變而來,保留了察舉製的某些特點。你有什麽品行,在鄉裡名聲如何,孝不孝順,才能如何,分類標注,都給你記下來,作為授官的參考。

  這一點也類似後世的提拔前公示。

  唯一的區別是,後世領導要提拔某人,先進入公示期,沒人舉報問題,到時候就可以授官了。而此時做行狀,則是根據社會輿論對你評價,公示期是整個前半生。

  至於定品,則是整個考察流程的最後一關。

  在“上中下”三品中,依次細分,便成為九品。比如說“上品”,有“上上”、“上中”、“上下”三個品,這時候定的“品”,叫做“鄉品”。

  顧名思義,鄉品也就是鄉裡鄉親給你打的分,決定你以後做官的資格,所以又叫做“資品”。

  在九品之中的一品,也即是“上上”之品被稱為“聖人之品”,一般不輕授,成為虛品。二品便成為實際上的最高品,又稱之為“灼然”,意思即明曉天下事理,信譽卓著之人。

  定品之後,便獲得做官的資格,所做官的品級,又叫做“官品”,在資品與官品之間,隨著時代與形勢的不同,往往相差三到四級。

  也就是說,一旦你的鄉品被定位二品,那麽最高可以從五品官開始做起。假如你的鄉品被定位五品,可能只能從九品官開始做了。那麽你做一輩子官,能不能做到五品還不一定呢。

  隨著出任大中正的乃是各大世家的人選,家世在三者之中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甚至在某些州品評的時候,只看家世。出身寒門者行狀再高也只能屈居下品,而某些世族子弟即便品行不佳亦能位列上品。

  對於張韜來說,家世已經有了。雖然張家沒落已久,然而他父親張華已是廣武縣侯,只要他不是不忠不孝的叛逆之徒,按照慣例至少會給他定個四品。

  對於顏值,在這個時代,長的帥的人總是很容易博得眾人的好感。哪怕有聖人“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的教導,

也仍然克服不了這些學子以貌取人的陋習。  還好,他長得雖然不像潘嶽與夏侯湛那麽帥氣,至少也是唇紅齒白,只要不長殘了,以後說不定也是小帥一枚,慘不到左思那種程度。

  想象左思由於容貌醜陋,不但圍觀群眾會丟之臭雞蛋,連老爹對他都嫌棄。所謂才華,在這裡完全輸給了相貌,也是悲涼的體驗。

  如果說家世決定了一個人的下限,當你出生在權貴家庭,可能一輩子都不知道三餐不繼是什麽體驗。那麽學識就決定了一個人的上限,一個驚才絕豔的人,即便沒有家世的襯托,也仍然有能力一手建立出豪族。

  只不過這種天才少之又少,也只能如同“上上”之品一般虛無縹緲了。

  張家雖然不是潁川荀氏、琅琊王氏這樣的豪族,由於父親張華乃當朝高官,也足以庇蔭到下一代。

  顏值不差,擁有更廣闊的的視野與學識,那麽接下來所需要做的事情也就一目了然了。

  那就是,充分利用當前所擁有的資源為自己造勢,在更高的品級上起家。

  還好,當他在學館中背誦出蒙學五篇,名氣注定會到來。

  當然,目前的形勢不過是開始,一口吃不成胖子,步子邁的太大也容易扯著蛋。前世的學識始終是前世的。能否適應乃至改造當前的社會,歸根結底還是在於能夠掌握多少社會資源。

  而資源中,最直接也最有效的,首推金錢。

  無論商人的地位有多低,這些道貌岸然的世家大族都在拚命摟錢。如同和嶠那般,富比王侯卻仍然舍不得幾枚李子,已經不能用吝嗇來形容了。

  洛陽城天子腳下,有錢人如過江之鯽。可惜他只有五歲,行動又不得自由。而洛陽城裡的妓院、米糧店、綢緞莊、牛馬市、酒舍等等,哪個做大了背後沒有狠角色罩著?

  這些世家門閥在背後支持的產業,注定外來者難以競爭。他如果盲目去布局,亦只能被吞並的份兒。

  更何況他不僅年齡小、沒本錢、還缺幫手,目前能夠托付事情的,也只有張孟一人而已。無論如何,想要賺到錢,他都需要好好籌劃一下。

  因為社會奢靡成風,哪怕別人知道他在賺錢,除了清流的非議之聲,他不會遭受任何傷害。而開始若是去蓄養死士或者拉攏名士,那注定是死路一條了。

  一邊在幕後賺錢,隨時變現,一邊將自己的名聲打出去。這是他決心定下來的兩步走的策略。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