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興師漢末》第53章
  “這樣一來,東面之事就可以定下來了。不知道其他方向目前該如何處之?還望先生教我。”

  “那我們先說東南,東南方向緊鄰楚地,漢室宗族劉表更是虎踞荊襄。雖然劉表是漢室宗親但也不可不防,微臣並沒有離間漢室宗親之意,還望陛下明鑒。”說起劉表,賈詡一個沒注意就說出了犯忌諱的話,於是趕緊請罪。

  “無妨,事實本就如此,賈先生盡管直說。”

  “謝陛下。這劉表確實乃人中之龍,被人稱之為荊襄八駿之一,想當年,更是帶領十八名護衛平定了荊州。雖然近幾年有些進取不足,但仍不可小覷。微臣認為,應派一名大將把守武關。武關地處關中與荊楚之地的咽喉,只要把守住武關,那劉表就不足為慮。”

  說起劉表,大家不要被三國演義上那個碌碌無為的老頭形象給騙了。當初劉表去荊州任職之時,身邊就只有十八名護衛,在荊州可謂是毫無根基。而當時荊州的情況是豪強並起,世家林立。但即使是這樣,劉表依舊隻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穩坐荊州之主。這樣的人又怎會碌碌為為!

  “武關?就是秦騙楚王入武關,至使楚王客死異鄉的那個武關?”

  “陛下果然博聞強識,正是這個武關。只不過由於秦漢統一以後,武關不再是戰爭前線,再加上近幾年朝廷軍政混亂,以至使武關現在有些荒廢。微臣建議派出一員大將鎮守武關,盡快構建出武關的防禦體系,以備不時之需。”

  “先生說的不錯,不知先生可有合適人選?”

  “微臣正要向陛下保舉一人,足矣鎮守武關。”

  “哦?既然先生已有人選,還望先生速速道來。”

  “此人不是旁人,正是徐榮徐將軍。昔日董卓倉皇西逃,各路諸侯皆是駐足不前,唯有曹操率領麾下追擊董卓。雖然曹操兵馬只有兩萬余人,但卻是兵精將勇,這是是曹操敢孤軍追擊董卓的原因。”

  “不錯,曹操確實是位英雄,如若將來曹操與朝廷是敵非友,那這個對手會是非常可怕。”聽賈詡說道曹操,呂布也是深以為然。

  “朕聽聞,有人評價曹操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兩位愛卿對曹操評價如此之高,看來傳言非虛啊。”曹操大名,我又怎會不知?

  “哈哈,扯遠了,還請先生繼續說。”

  “喏,當時董卓聽說曹操帶兵來追,而溫侯在在前開路,郭李等人劫掠未歸,董卓身邊只有徐榮。於是就倉促令徐榮將軍斷後。徐榮將軍臨危受命,卻並不慌張。他並沒有選擇埋伏,而是選擇滎陽依城而守。當時的滎陽殘破不堪,西涼軍更是兵無鬥志,將無戰心。可即便如此,徐榮依舊是大破兵精將勇的曹操。由此可見徐榮將軍防守能力之強,這也是微臣為何力薦由徐榮將軍駐守武關的原因。”

  “滎陽之戰,末將也有所耳聞,打的確實出彩。而末將也對徐榮將軍略知一二。徐將軍雖然不是以勇武見長,但卻熟讀兵書,頗有韜略,確實有能力鎮守武關。不過末將還是建議,需給徐榮將軍配一名副將,以備不時之需。”

  “陛下,溫侯所言大善,微臣也正有此意,但不知溫侯可有合適人選?”

  “我手下有七員健將,高順將軍善於統兵練兵,郝萌將軍文武均衡,張遼被派去做屯田校尉,曹性將軍箭法超群,其余宋憲,魏續,成廉都以勇武見長。但以我觀之,最合適的人選卻是成廉。在並州軍中,若隻論勇武,那除末將之外,成廉當屬第一。而且成廉將軍沉穩大度,必不會與主將徐榮爭權。所以末將推薦成廉為武關副將,不知陛下和先生意下如何?”

  (此時的臧霸還在泰山為寇,並沒有歸順呂布。)

  “溫侯所舉之人定然錯不了。微臣讚同。”

  “說起成將軍,昨夜大戰,成將軍就在朕身邊,朕也親眼見識過成將軍的勇武,確實是一員難得的驍將。好,既然溫侯與先生都同意那就由徐榮將軍為揚威將軍,領武關太守。成廉將軍為建威將軍,協助徐榮將軍共守武關。”

  成廉,歷史上只是對他寥寥幾筆就代過了。只是說曹操破徐州,擒拿呂布,同時擒獲驍將成廉。因不肯投降曹操,而被曹操同呂布等人一同處死。而在三國演義電視劇裡邊更是連出鏡的機會都沒有。但沒想到正是這樣的一個人,在現在這個階段,武力值竟能力壓大名鼎鼎的張遼!可見,只要是能在青史留名的,都不是等閑之輩。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