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興師漢末》第24章
  且說賈詡到達西涼,李催等人看到賈詡這麽快就回來都很驚訝。

  “先生怎麽這麽快就回來了?”

  “各位將軍有所不知,我和李張二位將軍剛剛到達長安,見到皇上,就有斥候前來稟報,說是那牛輔起兵作亂,已到弘農。”

  “什麽!!??”張濟大吃一驚,弘農是他的防區,如今他不在,該如何是好?

  “張將軍,我從長安出發之時,就有消息說是弘農守軍已盡數被牛輔收編。”

  “惡賊安敢如此!各位將軍請借某三萬兵馬,我要手刃牛輔這惡賊。”聽到防區被破,部曲被吞,張濟再也忍不住自己的怒火。要知道現在的自己還是待罪之身,而弘農的三萬兵馬就是自己最大的依仗。如今卻被他人吞並,自己如何不怒。

  可是看到張濟暴跳如雷,李郭二人卻是不動聲色,卻見樊稠憤然而起。

  “張濟老弟莫要動怒,某這就去點齊本部兵馬與你報仇。”

  各人的反應賈詡全都盡收眼底,心中已有計較。

  “二位將軍莫急,待賈某把話說完,當時朝廷聽說牛輔作亂,就要派呂布前去鎮壓,但卻被我製止了,我想此次牛輔叛亂,卻正是我等建功立業的大好時機。”

  “哦?不知這是何意?”李催等人大惑不解。

  “諸位,想必我不說,大家也明白自己現在的處境。雖然現在朝廷赦免了我們,到朝堂之中還有不乏想要報復我們西涼軍的人,畢竟之前我們損害了他們太多的利益。而這次牛輔叛亂,正給了我們一次機會,所以我就再三請求陛下由我們西涼軍出兵平叛。諸位想象一下,我們現在坐擁二十萬兵力,牛輔只有八萬,此戰穩贏,這簡直就是白來的戰功啊。此戰只要我們能打出彩來,那就是救駕之功,功高莫過於救主。所以此戰也可以說是我們西涼軍的翻身之戰。而陛下也最終答應了,望各位將軍決斷。”

  “那還說什麽?我們這就盡起西涼軍前去平叛。”郭汜聽賈詡說完,早就按耐不住,其他將領也是躍躍欲試,這可是救駕之功啊。

  “不可。”

  “這又是為何?”眾將有點懵逼,讓出兵的是你,現在又反對,你到底要怎樣?

  “諸位將軍,我們位於邊陲,如果大軍盡數開拔,那外族必會聞風而動。西涼是我們的根基,不容有失,所以必須要留下一名將軍鎮守。我看郭將軍文武雙全,不如就郭將軍留守吧。”

  “賈先生怎可如此厚此薄彼?這留守有甚功勞?”郭汜一聽要把自己留下,極為不滿,如果留下了,那救駕之功不就與自己無緣了嗎?

  “郭將軍既然不願意那就李將軍留守吧。”賈詡也不堅持。

  “先生,為什麽不讓樊稠將軍留守呢?”李催顯然也是不想做這留守。

  “樊稠將軍答應了要為張濟將軍報仇自然要帶軍前去。”

  “我等亦可為張將軍報仇。”

  “這……”

  “唉,既然沒人願意留守,那就我留下來吧。”樊稠見賈詡犯了難,忍不住道。畢竟自己本就出身西涼,要是萬一真如賈先生所說,外族入侵,那家鄉的父老鄉親不就遭殃了嗎?

  “唉,張濟老弟,這次沒辦法幫你報仇了。”

  “樊稠將軍不必如此,”看到樊稠如此表態,賈詡也對這樊稠有了定位,樊稠可用。於是不等張濟說話就說出自己的打算。“既然樊稠將軍有此心,那我看不如這樣吧,樊稠將軍就將本部軍馬借三萬給張濟將軍做先鋒。

”  “可是先生,如此一來某就隻余兩萬人馬,卻要防守整個西涼,要是真的有外族趁勢入侵,恐力有未逮啊。”西涼軍除牛輔之外總共兵力二十三萬,張濟實力最弱,有三萬人,如今已經被牛輔收編。樊稠五萬,李郭二人兵力相當每人有差不多八萬人。用兩萬人馬卻要守整個西涼防線確實有點難為人。

  “那就只有請李郭二位將軍每人暫借樊稠將軍一萬五千人了。”

  “先生不必如此麻煩,我直接借給張將軍三萬人馬不就好了?”軍隊還是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才好,李催顯然不傻。

  “這也沒有辦法啊,是樊稠將軍先答應幫張濟將軍報仇的,可二位將軍不願意留守西涼,總不能辜負樊稠將軍的一番好心吧,要不你們兩人就選一人留守吧。”

  一聽賈詡這麽說,倆人思考一番,感覺反正這一萬五兵力也只是暫借的,而去長安那救駕之功就是手到擒來啊。 這樣一衡量,感覺還是先借出去吧,反正以後還拿的回來,可如果去不了長安,那救駕之功可就沒了啊,於是便也同意了。

  見意見已經達成一致,賈詡也不再廢話,“那就煩請各位將軍立刻交接兵馬,趕快起兵吧。我想那牛輔現在應該已經兵臨長安城下了。時不我待,晚了,這勤王之功可就沒了。”

  “對對對,我等這就去辦。”一個時辰之後西涼軍已準備妥當,只等一聲令下就可開拔。西涼軍不愧精銳,從通知到大軍開拔隻用了一個時辰,要知道這可是十五萬大軍的出征啊。

  “各位將軍,我想開拔前對士兵訓一下話。”賈詡很是突然的來了一句。

  “賈先生請便。”雖然不明白賈詡為什麽多此一舉,但卻並沒有人反對。

  “將士們,我們剛剛得到陛下的赦免,而現在卻有人妖言惑眾起兵反叛,陛下困守長安,我們應該怎麽做?”賈詡幾乎是吼出來的。

  “願為陛下赴湯蹈火,剿滅叛賊。”回應他的是二十萬將士的異口同聲。

  這些底層的士兵都很簡單,你與我有仇,我必血濺五步,錙銖必較;你與我有恩,我必赴湯蹈火,萬死不辭。董卓一死,這些人都以為自己必死無疑,但沒想到陛下卻力排眾議,赦免了他們。所以在這些士兵眼裡,我就是難得的明君,對他們更是恩同再造。如今聽說有人起兵叛亂,人人都是義憤填膺,恨不得立刻開赴戰場,於叛軍決一死戰。

  看到下面激昂的士兵,賈詡不由得感慨,軍心可用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