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興師漢末》第4章 早朝 下
  “是何人如此大膽?”

  “回司徒大人的話,是蔡中郎蔡邕。”

  “蔡伯喈!此人曾在董卓手下三日之內連升五級,必是董卓黨羽,朝廷正在商議討伐西涼余孽,他必通風報信。你速帶人將其捉拿,投入天牢。”

  “喏。”應完竟要轉身領命而去。全程竟然沒有征詢過我這個皇帝的意見,我終於明白了為什麽劉協本人會對王允反感了,王允這個態度完全就是把我當傀儡擺設了。看來我之前想錯了,什麽漢室忠臣?在這朝堂之上真正忠於我忠於漢室的又有幾個?呵呵,既然如此,西涼軍我保定了!蔡伯喈我也保定了!

  “慢!”呵呵,真當我不存在嗎?但侍衛的反應卻讓我為之憤怒。

  “司徒大人,這......?”看來是真的不把我放在眼裡啊。我都開口了,竟然還在詢問王允的意見。

  “該殺的東西,沒聽到皇上說的話嗎?”竟然是呂布開口了,呂布為我說話真是出乎我的意料。是因為之前與王允政見不合嗎?不管了,先救蔡邕為上。

  “溫侯不必動怒,蔡中郎朕還是聽說過的,以前朕只知道此人文學書法造詣頗深,今日朕才發現其品行更是令人欽佩。董卓雖然罪大惡極,人人得而誅之。現如今更是爭先恐後與其劃清界限,但不管怎麽說,董卓對蔡中郎卻是有知遇之恩。為報恩,敢於冒天下之大不韙。朕認為此人無罪。其品可讚,其勇可嘉。王司徒意下如何?”

  “老臣以為陛下說的.....”

  “王司徒也認為朕說的對吧?蔡中郎不但學識過人,品行更是端正。剛好,朕自我感覺學識淺薄正缺一位老師教朕讀書,這蔡中郎正和朕意。就他吧。”

  “陛下三思啊,.......”

  “不用三思,朕意已決。擬旨:招蔡邕即日入宮教朕讀書。就由你(之前來報信的侍衛)去宣旨吧。”

  “這?......”侍衛看看我又看看王允彷徨無措。

  “皇上說的話你沒聽到嗎?還是你感覺某家的刀不能殺人乎?”話音剛落,我隻覺得寒光一閃,一把刀就架到了那侍衛的脖子上。呂布和王允在誅殺董卓之後都享有帶劍上朝的待遇。但,對呂布來說他要想殺在場的誰,帶劍不帶劍都是一樣的。

  “奉先,休得放肆。你還不快去宣旨?”

  “呂卿,收起佩劍吧,朕的旨意還要讓他去宣呢。”

  “喏,還不快滾。”嗯?這呂布怎麽會聽我的話?這樣的呂布與我想象的可是大不相同啊。

  蔡邕是暫時保下了,是個好的開端,可西涼軍我又能以什麽借口呢?通過蔡邕的事不難看出,我雖身為皇帝但說的話一點分量都沒有。要不是呂布幫忙,蔡邕能不能救下來都不好說。

  “陛下,現在正在商議討伐西涼余孽,萬一這蔡邕感董卓昔日之恩,向西涼群賊通風報信怎麽辦?望陛下給群臣一個答覆。”看來王允還不死心,老狐狸就是老狐狸。用我的話向我發難,這招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玩的真是得心應手啊。

  “朕有說過要發兵西涼嗎?”此言一出滿殿嘩然。

  “陛下的意思是現在朝廷兵力薄弱,要等到關東聯軍入關再從長計議嗎?”

  “陛下不必憂慮,現在董卓已死,西涼軍群龍無首,人心惶惶。臣呂布不敢誇口一戰定西涼,但即使不用關東那些烏合之眾末將絕對有十足的把握隻勝不敗。 ”

  確實,

現在的西涼人心惶惶,沒有意外的話確實能手到擒來。但現在偏偏就有個意外,賈詡,賈文和。歷史上就是他的一個自保之計,斷送了大漢最後的生機。現在就是要避免這個意外。而唯一的辦法就隻有招降。而且招降了我就能擁有二十萬西涼精銳,在這亂世也有了一定的自保之力。  “溫侯驍勇,宇內無二。溫侯出馬定能戰無不勝。”投桃報李,既然呂布剛剛為我說話,誇讚他也理所應當。“但朕以為,自黃巾之亂以來天下蒼生備受戰亂之苦。如今真的不宜再起兵戈。而且西涼之禍皆因董卓一人而起,今董卓已經伏誅,既然首惡已除,其他人就從輕發落吧。”

  “陛下如此愛民,實乃蒼生之幸社稷之福,但西涼余孽所犯之罪罄竹難書,討伐他們上應天意下順民心。況且他們各個窮凶惡極,今日不除必將養虎為患。陛下不可因一時之仁而違天下之意。”王允,我就知道你不會讓我輕易如意的。

  “王愛卿此言也不無道理。那這樣吧,現在由朝廷發布文書,大概意思就是董卓舊部,如願重新歸順朝廷的話就從輕發落,如還想繼續負隅頑抗的話就發兵討之嚴懲不貸,如何?”

  “陛下,萬萬不可啊,西涼軍(以後為了方便董卓余部統稱為西涼軍)哪個人不是血債累累,如陛下輕易放過他們,怕是民憤難平啊。而且他們犯得可是欺君罔上的大罪,罪不可恕,都應殺無赦。”王允可是出了名的大儒,但此話的殺機卻令人不寒而栗。原來文人也可以這麽狠。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