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興師漢末》第79章
  此時袁紹經過界橋之戰已經確定了在翼州的絕對優勢。而公孫瓚此時也已經全面退回幽州。

  當袁紹接到王允書信,便立刻決定出兵。因為如果當今陛下真的對世家大族抱有偏見,那一定會第一個拿袁家開刀。畢竟袁家四世三公,為天下世家大族之首。所以一旦朝廷準備對付世家大族,那袁家絕對首當其衝。也許以前的袁紹並不將朝廷放在眼裡,但現在的朝廷卻一戰而定數十萬關東聯軍都奈何不得的西涼軍,這頗令袁紹忌憚。況且如今天子當政,等到朝廷穩定,勢必會收天下兵權以歸中央。如果等到那是,自己將會陷入完全被動。所以,不如趁此機會,接受王允號召,聯合天下諸侯,借清君側之名支持王允控制朝廷。所以袁紹決定立刻出兵。

  但袁紹手下謀士田豐與沮受二人急忙前來勸諫。

  “明公,某與元皓二人聽聞,明公欲出兵朝廷,不知是否為真?(元皓,田豐之字。)”沮受性急,見面便直接開口問到。

  “不錯,孤剛剛接到王司徒之書信。書信上說如今陛下年幼,受奸臣蒙蔽,親小人,遠賢臣,百官之忠言充耳不聞,卻對西涼余孽偏聽偏信。所以孤準備接受司徒之號召,行以兵諫之事。”

  “明公不可啊,袁氏四世三公,為世家大族之首。如明公一動,則天下定然雲集響應,到時必會天下大亂。”

  “沮兄說的不錯,而且聽聞如今是天子當政。明公此舉雖然是接受司徒之號召實行兵諫,但卻無異於以臣伐君,有矢臣子本分。更甚者,恐會累及袁氏四世三公之名,望明君明鑒!”

  田豐剛直,屢次犯上。雖然袁紹重用與他,卻對他極為不喜。此刻聽聞田豐如此說更是大為惱怒。但袁紹畢竟是一代梟雄,雖然內心憤怒表面卻是不動聲色。

  “元皓所言,孤豈不知?但如今陛下年紀尚幼卻已是不聽忠言。長此以往,孤恐陛下會步桓靈二帝之後塵。故孤才決定接受司徒之號召起兵兵諫。一旦成功,則以司徒監國,定能使政清令明,漢室中興指日可待。為此,我袁家區區名聲又算得了什麽?”

  “如此,明公大可以以書上諫。不可輕動刀兵。”田豐雖然還在反對,但底氣已然不足。畢竟大漢可是連出兩代昏君,如果王允所言為真,那陛下可頗具昏君之象啊。

  “元皓啊,陛下對滿朝公卿之忠言充耳不聞,又怎會聽孤一外將之書信乎?如果你二人顧忌君臣之別,那此次你二人不必隨軍出征,以全你二人之名。”

  “是我等愚鈍,不知明公之志,還請明公責罰。但明公為朝廷,為漢室不惜賭上袁家四世三公之名聲,我與元皓又豈會在乎自己之名節而不顧大義?願為明公鞍前馬後,以全明公之志。”

  “沮兄說的對,願為明公效死力!”說罷二人對袁紹一躬到底。

  袁紹急忙扶起二人:“孤平定翼州,擊敗公孫瓚,皆你二人之功。孤怎會因此區區小事責罰你等,況且此事是孤事前沒有將事說明白,怨不得二位。但願以後你我君臣戮心同力,不管朝廷如何,也要保的一方安寧。”

  “願為明公效死力!”

  但田豐與沮受二人卻依舊沒有隨軍出征。因為翼州剛定,內有韓馥死忠蠢蠢欲動,外有公孫瓚陳兵翼幽交界之處虎視眈眈。袁紹知二人之才,所以留二人留守翼州,以保翼州不失。袁紹則親帥五萬大軍朝函谷方向進發。

  一日之後,劉虞與公孫瓚幾乎同時接到消息,但兩人表現卻是截然不同。

  先說劉虞。

  劉虞乃是幽州牧,名義上公孫瓚還是其手下。為東漢宗室,比之劉表,劉焉等人在血緣上與劉協的關系更近。但盡管如此,劉虞卻是從底層做起,憑借政績一步一步做到了幽州牧。而正是因為從底層做起,所以甚至百姓疾苦。在任命幽州牧之時倡導仁政,深受百姓愛戴。

  此刻聽聞王允之謀,大怒道:“禍國殃民者,王允也!”

  此時朝廷剛剛平定西涼軍,正是安養生息之時。而王允卻在此刻號召天下諸侯起兵兵諫,刀兵一起,損失的都是大漢國力,受苦的都是天下蒼生,這讓愛民如子的劉虞如何不怒!

  而公孫瓚接到消息,卻是直接召集軍隊,準備兵發函谷,劉備三兄弟赫然在列!

  公孫瓚的想法很簡單,戰場上剛剛失利,政治上絕不能再落人之後。

  劉虞聽聞卻是無可奈何,公孫瓚名義上是自己手下,可卻不服自己管教。而幽州兵馬十之八九都在公孫瓚掌握之下,他決議起兵,劉虞也是無能為力。一時悲憤成疾,竟然臥床不起。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