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之諸葛天下》第264章 你們怎麽看
說罷,韓忠站了起來,想要向嚴政動手,而趙弘和孫仲也是冷眼旁觀,不加以阻攔,畢竟嚴政若只是前來軍營,嘲弄一下他們三人,提不出什麽解決方案,以其被嚴政恥笑,還不如讓韓忠出一口氣,將嚴政給殺了,正如韓忠所言,重振一下軍心,黃巾大軍近期以來,打的各場戰鬥都太憋屈了。

 “韓將軍且慢動手,政今日前來,就沒打算走出黃巾大軍軍營,將軍想要殺我,待政說完,若將軍仍要殺我,無須將軍動手,政必自刎而死,以一死答謝人公將軍的知遇之恩。”

 嚴政可不是半夜三更來黃巾大營專門找韓忠切磋的,而是來搭趙弘、韓忠、孫仲三人,順便給自己撈一筆大功勞的,眼見韓忠起身,就要動手,連忙止住韓忠,穩住韓忠,

 嚴政體現得一幅大義凜然,視死而歸的樣子,說是根本就沒打算生還走出黃巾大軍軍營,倒是唬住了三人,韓忠雖未坐下,但也沒徑直衝過來,而是盯著嚴政,讓嚴政接著說,似乎有一言不合就大步打開的樣子。

 韓忠並沒有動手,嚴政定了定心情,穩定了下情緒,又接著開口,這回倒是不敢再賣乖了,而是直接將來意告之三人,說道:

 “政今日已是在宛城城牆之上,提前通風報信,相信三位將軍應該都知道聖女已來到宛城,正在城外,朱儁大軍之中。政深夜前來,正是受聖女之托,前來相救爾等。聖女念三位將軍曾追隨天公將軍,忠心耿耿,可表天地,不忍爾等枉死於宛城。”

 “政之所以能夠潛入宛城,全賴於主公相助,主公讓政來,仍是為了告訴三位將軍,只要三位將軍願意繼續追隨聖女,投靠於主公,主公不但會救爾等於水深火熱之中,還會給大夥一個出身,隨主公去建功立業,共圖大事。”

 “若是三位將軍不願相投,那就請好自為之。主公還讓政帶句話,說是明日官軍則兵分三路,進攻宛城,另留一路於城外設立伏兵,宛城已是幾乎斷糧,官軍則用疲兵之法,拖住黃巾大軍,令大軍要麽活活餓死,要麽守城累死。”

 “政的話說完了,三位將軍要殺要剮,悉聽尊便。三位將軍想要活,則政尚有一絲機會,帶爾等前去投靠主公,三位想要死,那念在昔日曾為袍澤,哪怕是陰曹地府,政也陪三位將軍走一遭就是了。”

 嚴政講完,內心雖一直打鼓,等待趙弘、韓忠、孫仲三人的反應,是生是死,全是三人一念之間。說實在,嚴政是有心立功,但還不想英勇就義。不過,顯然三人被嚴政說動了,能活著,誰人願意去死。

 “誠如你說,若是我等願意繼續追隨聖女,投降主公,主公又該如何救我等?如今宛城無糧,四面楚歌,滿目皆兵,可曾有何良策救我等脫離宛城這個險地?”

 韓忠見嚴政也是坦『蕩』『蕩』,竟然不怕生死,一時也不知該拿嚴政如何是好,倒是懵在原地,趙弘則是在沉思,也不知想些什麽,而孫仲卻是就著嚴政的話頭,向嚴政提問,想旁敲側擊一下要是認諸葛亮為主公,諸葛亮的態度是怎麽樣的。

 要是認了諸葛亮為主公,仍是不管他們三人的生死,那還不如繼續守著宛城,說不定尚有一絲生機,因此孫仲想知道諸葛亮到底有沒有辦法解決宛城內的黃巾大軍糧草問題,以及帶他們逃腦官軍的包圍圈。

 嚴政暗暗感歎諸葛亮真是料敵先機,不止將各種情況想得周全,就連所有的安排都緊扣人心,部署得當,孫仲的提問,正中嚴政下懷,嚴政內心大喜,表面卻是不動聲『色』,說道:

 “主公曾言,若是三位將軍有意歸順,則讓政帶三位將軍在明日官軍攻城之際,暫避官軍三路兵馬,從宛城之內撤退,將城池送與官軍,官軍必不會再窮追猛打。我等可從有伏兵的一路逃離,宛城城外的伏兵,正是主公麾下兵馬。”

 “待出了宛城,主公自有安排,令人帶三位將軍前去見聖女,以佐政所言非假,到時是歸降還是離去,三位將軍可自行決擇。若是爾等留下,在主公身邊效力,糧草之類的問題,主公必然為爾等解決,自會迎刃而解。”

 嚴政將諸葛亮之前告訴他的計劃,原封不動地又向趙弘、韓忠、孫仲三人陳述,不過嚴政並不傻,倒是隱去了三人若是不投降,那諸葛亮就會翻臉不認人,直接將三人斬殺,以獲取一些戰功,作為晉身之資。

 反正嚴政隻撿好聽的說,畢竟歸順,那在嚴政的帶領之下,不但能見到聖女張寧,而且糧草問題也會有諸葛亮幫忙解決。

 嚴政的意思很明顯,趙弘、韓忠、孫仲三人不是一直打著為張角復仇的旗號行事嘛,這回就讓你們見見張角的遺孀,若是不歸順,則謠言不攻自破,三人皆是擁兵造反,以圖壯大自身,實現野心罷了。

 那樣, 諸葛亮誅殺趙弘、韓忠、孫仲三人也不為過。聽到嚴政的計劃之後,孫仲覺得可行,而韓忠卻壓根就不在乎,沒怎麽過腦,隻待趙弘和孫仲發號施令。於是,韓忠和孫仲皆齊齊望向趙弘,希望他能拿個主意。

 良久,趙弘深吸了一口氣,大聲說道:

 “老孫,老韓,我等出身草莽,全賴天公將軍賞識,提為將軍,無以為圖。如今,黃巾大軍跟隨我等,又是身陷宛城,處於水深火勢之中,更有全軍覆滅的可能。說起來,我等已是對不起天公將軍的栽培,給天公將軍抹黑了。”

 “現在聖女心善,有心搭救我等黃巾舊部,我等豈能不知好歹,不明進退,若是能脫離險地,此時正是我等知恩圖報,效忠聖女,以報天公將軍的恩情,以盡黃巾大軍的忠義。”

 “主公年紀,需要人才扶持,不止搭救我等脫離苦海,解決斷糧之危,還給了我等一個良好的出身,我雖不才,但眾人撿薪柴火高,投靠主公多少也能略盡一絲綿力。故此,我有意重新追隨聖女,投入主公麾下。老韓,老孫,你們怎麽看?”三國之諸葛天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