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之諸葛天下》第265章 火燒宛城
趙弘站起身來,思慮再三之後,率先表了態,幾萬黃巾大軍的『性』命,趙弘不得不重視,繼續堅守宛城,已是凶多吉少。韓忠又是缺根筋的,勇猛則勇猛,卻沒有大局觀,而孫仲雖智計百出,但還是少了些魄力。

 此時,趙弘隻好挺身而出,替三人做出個決定。趙弘起了頭,韓忠和孫仲也就不再苦思瞎想,略一思索,卻是韓忠先附喝趙弘,說道:

 “老趙,我等三人素來同進退,共榮辱,如今追隨聖女也是理所當然,俺老韓聽你的,我們一起殺出宛城去,去投了聖女的夫婿,想來也不會被虧待。”

 韓忠主要是不想繼續蝸居在宛城,當縮頭烏龜,這種想人家圍起來揍打的感覺,實在是太不爽了,早些離開,不管去哪,都行。

 況且韓忠雖然腦子沒趙弘和孫仲的靈活,轉得不夠快,卻是認死理的,韓忠對諸葛亮尚且不熟,但對聖女卻並不陌生,韓忠也知道張寧一向都是宅心仁厚,寬人念德的,又是張角的獨女,投靠張寧,韓忠是一點壓力兒都沒。

 韓忠一表了態,則和趙弘齊齊地看向孫仲,想看看孫仲有沒有異議,畢竟三人自從張角死後,也是情投意合,志同道合才湊在一起的。

 趙弘和韓忠、孫仲三人都對黃巾大軍有深厚的感情,不然出了廣宗郡城,三人自可分道揚鑣,然而卻並沒有,反而想要去尋找張寶,想助張寶一臂之力。

 感覺到趙弘和韓忠的注視,孫仲內心一緊,生怕二人有所誤解,以為他孫仲已是和趙弘、韓忠貌合神離,心不在一根繩子上了,那就麻煩大了,於是趕緊回道:

 “老趙,老韓,我等三人多年為友,難道你們還不知道我孫仲的為人?你們想表忠心,全仁義,莫不是以為俺老孫會比你們差?“

 “再說,去投聖女,認主公,這有什麽好考慮的,我等本來就是黃巾出身,聖女又是太平道的聖女,我們黃巾大軍的大賢良師獨女,難道我等還能選擇投靠他人不成麽?況且,縱是我等願降,宛城城外,人家朱儁不才剛剛拒絕嗎?”

 “還好聖女心善,垂憐我等,我等更應該忠心不二,一心追隨,不該再三心二意,心存朝暮之念,別熱臉貼了那些官軍的冷屁股,卻不識好人心,枉費了聖女的一片好心。“

 孫仲趕緊表了態,更是幫趙弘和韓忠明確下現在黃巾大軍在宛城的處境,人家聖女張寧願意救,那是張寧心善,不代表真的看中趙弘、韓忠和孫仲三人什麽,也不是圖什麽好處,而是真心憐憫這些黃巾舊部,有心搭救。

 而且趙弘、韓忠和孫仲三人也確實再無他人可投,這不,剛剛從朱儁軍營那兒回來,使者正確認不久,請求投降的要求,已是被朱儁給拒絕了。

 聖女張寧和夫婿諸葛亮尚未得到三人的表態,歸順的忠誠度更是無從談何,但諸葛亮卻依然願意將明天官軍進攻宛城的計劃告訴三人,光這點恩情,認諸葛亮為主公一點都不虧,正是知恩圖報的好機會。

 嚴政見趙弘、韓忠和孫仲三人達成共識,意見統一,皆同意以追隨聖女張寧的名義,認諸葛亮為主公,跟他一樣,內心也是松了一口氣,至少命是保住了,暫時不用提心吊膽了。

 嚴政重新調整了一下心情之後,準備堅定趙弘、韓忠和孫仲三人的信心,免得等下又變卦,朝著三人道:

 “所謂為識事務者為俊傑,三位將軍真乃人中龍鳳,須倪之間,就能分析出時勢,做出決定,棄暗投明,不愧是天公將軍曾經倚靠的大才。政不如也。“

 “既然三位將軍願意投入主公門下,政與爾等也算是同僚,應互為信任,依政看來,三位將軍還請早做安排,待一切事務皆準備妥當,明日一早,官軍若攻城,則我等正好順勢而走,棄城而去,在主公的安排與帶領之下,逃離宛城這是非之地。“

 嚴政是真的心急,一朝沒能將趙弘、韓忠和孫仲從宛城帶走,投入諸葛亮的麾下,嚴政就不敢掉以輕心,畢竟這不但關系到嚴政的身家『性』命,還有嚴政的地位,因此嚴政看趙弘、韓忠和孫仲三人已是有心歸順,趕緊讓他們做好準備,隨時卷鋪蓋走人,一旦將宛城的黃巾大軍帶給諸葛亮,嚴政的使命也就完成了。

 “將軍勿急,我等三人已在宛城堅守多時,如今宛城也沒多少糧草與輜重可以收拾,隨時都能率領黃巾大軍撤離宛城,這事易耳。倒是在下有一計,或者明日我等大軍撤離之時,正好用上,也許能夠重創官軍,好讓未來主公知道我等黃巾大軍的厲害,示以價值,以免不受主公的重用。“

 “既是已知官軍明早將會來攻城,我等可令人將宛城一切可燃之物, 甚至是民居等等,都一並拆了,搬至城牆,尤其是火油、乾草、枯木等物,統統都聚集在各大城牆,待官軍一至,我等則縱火,然後揚長而去,此舉必定能重創官軍,以雪前恥,另外宛城的百姓和黃巾大軍皆隨著我等而走,宛城又是一把火燒盡,留給官軍的無非就是一座空城罷了。“

 孫仲一旦平靜下來,頭腦開始運轉,很快就恢復了謀士的身份,稍稍一想,就能結合出明早的各項安排,並做出相對應的計策,自從嚴政嘴裡得知,明日一早就能逃離宛城,已經不用再死守於宛城,等待受死。

 孫仲的心思就開始活躍起來了,所考慮的已經不是如何活下去,而是如何證明三人的才能,引起諸葛亮的重視,順便也為之前一直在被官軍窮追猛打,不得已躲進宛城出一口氣。

 對於孫仲提的火燒宛城,重創官軍,趙弘和韓忠都沒有什麽意見,畢竟嚴政的意思是讓他們去收拾一些糧草和細軟,待撤離宛城的時候帶走,可宛城早就沒多少財物與糧草,根本就無需再事前準備,況且長夜漫漫,明天就要離開,黃巾大軍今夜也不能無所事事,正好聽從了孫仲的建議,搬一些引火之物,置於城牆。三國之諸葛天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