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之諸葛天下》第138章 命歸軍師了
“但願這個選擇沒有錯。”陳宮暗暗想。

 也罷,一分錢難倒英雄漢。難道還真的被活活餓死麽?那樣還談什麽一展抱負。如今認了主,就靜待來日吧。陳宮給自己一個祈禱與祝福: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諸葛亮收下了陳宮之後,就準備將泰平軍交給了陳宮去統領,同時做好高堂隆的思想工作,讓高堂隆留在青州,輔助趙琰管理青州,以待他日入駐青州。

 於是,諸葛亮和陳宮、趙琰三人擇日不如撞日,結伴而行,前往臨淄軍營,會見了高堂隆和鄧茂之後,就要求高堂隆去召集了泰平軍的高級和中層將領前來商議軍中大事,高堂隆領命而去,諸葛亮等人則在鄧茂的帶領下,前往軍中主將大帳等候。

 軍中之人,集合十分迅速,高堂隆很快就去而複返,領著十來個泰平軍中的各級將領魚貫而入。待眾人進帳之後,依主次而坐定,在各人一臉疑『惑』之中,小聲議論的話語不絕,諸葛亮率先開口了。只見諸葛亮一錘定音地道:

 “諸位,這位是陳宮陳公台,乃是軍略過人,足智多謀的大才,乃是我親自上門去請求而來,現任我泰平軍軍師一職,見他如見我,爾等要遵從公台兄的軍令,聽從公台兄的安排和布置,若有違令,莫怪我未事前言明,不講情面,必定重重軍法侍候。今天都給我聽好了,以後打仗,你們的命就歸軍師了。”

 諸葛亮舉手指了指陳宮,向在座的各位介紹陳宮的職位,以及為陳宮站台,以免他日軍中將領不服陳宮,難以調配。聽到諸葛亮的任命通知之後,下座的各人臉『色』各異。

 高堂隆是一臉的暗淡。

 “這是要放棄我了麽?”明明去幽州之前,就讓高堂隆暫代薛悌之位,給了高堂隆心生希望,高堂隆還以為自己賣力表現,待資歷足夠,就能升都尉一職,卻不想又從哪裡跳出來個陳宮,一下子就任命為軍師,且是權勢第一,無可撼動的軍師。

 高堂隆一時心灰意冷,察覺不到重用,可眼前人多嘴雜,高堂隆是進過太學的,深懂禮儀,也不會在此時發問,以免讓作為主公的諸葛亮難堪。不過,高堂隆的內心是挺不好受的。

 有人歡喜有人愁。坐在下面的鄧茂則是又一次為諸葛亮的大手筆感到吃驚。對於鄧茂這一個降將,諸葛亮是毫無懷疑地任用為泰平軍的副將,眼下居然又將泰平軍的最高統領都給換了。

 且看陳宮這個樣子,極可能是剛剛認了諸葛亮不久,不然一行人知根知底,卻從來未見過陳宮這個人。一時之間,鄧茂想了很多,越想越感到了盼頭。斷定諸葛亮是一個做大事,有氣魄之人,準備更加賣命地為諸葛亮做事,爭取有朝一日,像今天這樣,將陳宮也給擼了下來,換鄧茂上去當當泰平軍一軍之統領,不也快哉。

 當然,大多數人只是順著諸葛亮的話語看向陳宮,不認識陳宮此人,於是議論聲更加多了起來。不過,軍中之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加上高堂隆都不反對,又不是影響其他將領的軍職,自然也不會有人替高堂隆當出頭鳥。大多數人談論得更多的是陳宮的來歷,有何能力等等。

 作為主公的諸葛亮已經拋磚引玉為陳宮正了名,如何真正掌握泰平軍這支悍軍,緊緊掌控在手中,最終還是得看陳宮的手段。於是陳宮也坐不住了,總不能諸葛亮都替他唱好出場,再不珍惜,從而收買一番人心,那麽還如何吹捧陳宮是一個好軍師呢。

 “諸位將軍,皆沙場勇將,驍勇善戰,宮初來乍到,以後還希望各位將軍能夠多多指教一二,同心協心,並肩作戰,為主公共建大業,多立功勞。”

 陳宮的姿態放得很低,知道軍中之人,學武之輩大多比文人更愛虛名,就順勢地表揚了在座的各位將領,看下面的人反應,大多很受用。

 陳宮也很聰明,雖然諸葛亮坐實了陳宮為軍中第一人,泰平軍之首,可陳宮卻不會傻到說以後大家就得輔助我,怎麽賣命,怎麽建功,而是將話鋒一轉,提出泰平軍始終還是為諸葛亮效力,哪怕以前的統領換了現在的軍師,『性』質始終不變。

 這樣的說法,能利用在座將領的忠誠度,從而引起各人的共鳴,也等於側面地向諸葛亮表忠,拍拍諸葛亮的馬屁,不得不說是個好手段。

 畢竟,軍師的作用,那可是只有在作戰的時候,才能最大限度地體現出來,現在空口無憑,陳宮就算有三寸金蓮,也說不出花來,還是得等上了戰場,各人才能見分曉。

 各軍中將領見陳宮已是軍師的事實不可改變,也紛紛恭維起陳宮來了,這些人雖不是文人,也沒學富五車,卻在軍中能混個一官半職的,都是有眼力見的。

 知道此時要是沒有熱情地歡迎陳宮就位,恐怕他日打起仗來,就有可能被陳宮用堂堂正正的軍令,派去當了炮灰。 沒有人會傻到掌握自己『性』命的人過不去。

 於是,軍帳之中的氣氛,除了高堂隆,一下子就又變得熱烈起來了。這一切,諸葛亮都看到眼裡,也早已心中有了打算。

 待陳宮與泰平軍的各位將領初步認識之後,諸葛亮也感覺到今天差不多就到這了,就讓各位將領先行離開,不過諸葛亮卻留下了高堂隆和鄧茂。

 諸葛亮準備給高堂隆做做思想工作,同時把近期將要離開青州,前往冀州廣宗的計劃和眾人說了,也好提前商議一下,順便做好新的人事調整安排。

 於是,諸葛亮、陳宮、趙琰、高堂隆和鄧茂這五人,又開了一個小會議。諸葛亮知道高堂隆此時恐怕是在場五人之中最不服氣的一個,畢竟,軍師上位,那高堂隆可能就離都尉更加遙遠了,前面還有一個薛悌呢。

 諸葛亮打算先解決了高堂隆內心的困憂之後再說,以免高堂隆心不在焉,心情低落,智商久久未能在線。諸葛亮故意不提陳宮的事,而是另開新篇。三國之諸葛天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