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之諸葛天下》第37章 終回泰山
  自從蔡邕同意和諸葛亮一同回去泰山之後,兩隊人馬便合二為一,轉道兗州,直奔泰山郡而去。

  馬車的車輪一圈圈緩慢而穩定地向前滾去,如同時間的年輪,隨著馬車搖晃的聲音,吱呀吱呀地經過,卻從不回頭。

  上次從泰山郡出發去琅琊郡之時,諸葛亮才一歲多,如今時光一恍,已是過去了半年之多。雖然諸葛亮以前也沒得到過多少父愛母愛,但說實在話,不想父母那是騙人的。

  有父母在的地方,才是家。

  蔡邕的一家人,是早已習慣風餐露宿,逃亡的日子,諸葛亮也曾戎馬半生,對於長期在外生活,也能容忍。但如果有了回泰山的盼頭,眾人不由便有了希望,有了期待。

  生活也不再迷茫,漫無目標了。

  朝著泰山郡,前進,前進。回家,回家。

  車隊又陸陸續續走了半個來月,總算是到達了泰山郡城。

  諸葛亮帶蔡邕一行人來到泰山郡丞府後,便解散下人先自行安置,並吩咐家裡的下人帶領蔡邕的家眷進府內的內院、客房等,優先安排下榻住宿各事。

  諸葛亮親自帶蔡邕到府裡最好的客人廂房,待下人一切安排妥當之後,並且看過的確並無不妥。

  “老師,如今總算是回到泰山了,府裡太小,還請老師暫且將就些許時日,不要見外,權且自己家裡便是了,只是寒舍簡陋,讓老師受委屈了。待休息歇好了,學生再領家父前來拜見,共商重行拜師禮一事。”

  諸葛亮知道一路以來,蔡邕的身體雖說還行,但大家風范早已在風塵仆仆的趕路中,消失遺盡。當前之事,便是先讓蔡邕等人歇息一陣子,休養幾天,恢復些許氣色,再談其他。

  “若不是阿亮,為師尚且不知流浪至何處,如今叨擾在此,有一處安身,為師已是心滿意足了,不敢再多奢求,待過幾天,為師歇息調整好了,再親自去向令尊道謝。至於拜師,為師如今乃是待罪之身,不宜太過於招搖過市,拜師一事從簡從易即可。”

  寄人籬下的蔡邕深懂其中滋味,雖暫居之人是自己學生的家,也是心存感恩,不敢過分奢求。況且郡丞府說大可能沒有世家豪族大,但說小也不算小,一家人在這裡生活,不說生活滋潤,至少不用再提心吊膽地奔波逃命了。

  “老師言重了,學生早已將老師當成一家人,當成家中的長輩,一家人不說兩家人,還請老師寬心住下,若是有什麽需要,可差人知會學生一下,學生必當盡力。”蔡邕客套,言語姿態放得極低,但諸葛亮可不敢真的認為理所當然。再次表達是發自內心邀請蔡邕來家中住宿,並表示會照顧到無微不至,盡心盡力。

  “為師省得,阿亮你如今剛回泰山之家,理應早些去拜見父母,以全團圓之情,無須太過於在意為師,來日方長,既在你家長期留宿,你我師生共秉夜燭,通宵達旦,交談的日子多著哩。去吧,為師也要先行歇息一會兒了,不用待在為師身邊,去拜見你的父母,給你的父母請安吧。”

  年已半百,人情世故如精的蔡邕此時自是不敢留下諸葛亮在自己這邊待太久,以免惹來泰山郡丞府真正主人的不快。

  “既如此,老師還請歇息,若有事喚學生便是了。離家近半年多,說實在話,學生還真的挺想父母親,便不打擾老師了,學生告退。”諸葛亮向蔡邕行了個告退禮,言簡意賅地退下,直到轉身出了房門,便往父母親的院子去了。

  “孩兒拜見父親母親,向父親母親請安,願父親母親龍馬精神,笑口常開。”

  諸葛亮風風火火地走進院子內,看到諸葛珪和章氏正在喝茶,彼此說著些貼心體己的話,隻好一進屋門,便大聲地向父母親二人問好請安,行了個拜見禮。

  “阿亮,你終於回來了,想死娘親了。”最先反應過來的是章氏,一個勁步地跑過來,抱住了諸葛亮。

  “阿亮,你怎麽回來了?琅琊的事辦妥了?你大兄呢?”為官多年,相對比較淡定的諸葛珪倒是一頭霧水,不明白為什麽兩兄弟一同出發,卻只有諸葛亮回來,可千萬別出了什麽事才好。

  “回稟父親,大兄一切皆好,只是尚在琅琊,與大伯以及幾個堂兄一起謀劃籌備家族外遷一事,現琅琊各事皆安排得當,進展有序,還請父親不要掛心。”諸葛亮一板一眼地回答諸葛珪的疑問,懂得必須先讓父親諸葛珪放心,以免著急上火。

  “哦,那諸葛氏外遷一事,辦得如何?你大伯竟也會同意你的提議,快講來給為父聽聽。 ”聽到諸葛亮這麽一說,明顯是家族外遷已是成達共識,板上釘釘,諸葛珪不由好奇自己的小兒子諸葛亮到底是怎麽做到的。

  對兩個兒子去琅琊,原本並不抱什麽希望,以為在大兄諸葛玄那裡碰了一鼻子灰,就會乖乖回來泰山,誰能想到居然讓這個一歲多的孩童給辦成了。

  “父親,孩子和瑾兄先是勸服了大伯和堂兄他們,大家眾志成城,合家一心,然後又安撫了諸葛氏家眾,變賣了部分家業,最後去了下坯糜氏談成了合作,後來孩子又去洛陽買了官,然後便順道回來泰山了。”諸葛亮事無巨細,一一詳細地講給諸葛珪聽,聽得兩人倒吸一口涼氣,驚歎連連。

  “買官,你是說你買官成功?你大兄阿瑾也要出仕了?真是太好了。”想到諸葛瑾也將出仕,就任荊州南郡襄陽縣令,諸葛珪就覺得老懷寬慰,後繼有人。

  “是的,大兄在琅琊安排妥當之後,便會直接去荊州南郡襄陽就任,這也是孩子為什麽獨自一人先行回家的原因。”諸葛亮害怕諸葛珪怪罪他自己一個人回來,丟下諸葛瑾就跑。

  “阿亮果然不愧是先祖選中的人,真是天選之命,諸葛當興。阿亮好樣的。”諸葛珪歡笑開顏,毫不吝嗇地誇獎諸葛亮。

  “父親過獎了,阿亮也是盡力而為。”諸葛亮謙虛至極,不敢居功。

  “好了好了,回家了便好。先別說太多了,一路風塵仆仆,先去洗個澡,好好歇息,今晚娘親大擺宴席,為你接風。”章氏心裡早已笑開了花,但看父子倆一見面便談公事,不由出聲打斷。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