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之諸葛天下》第67章 劉備豪言
  諸葛亮搞定了蘇雙和張世平的事情之後,大賺了一筆,心情美得難以言語,也就不願悶悶地繼續待在客棧之中。

  吩咐好唐周在客棧看守包袱行李,諸葛亮帶上十來個隨從軍兵,出了門逛一逛這涿縣,領略這北地風光。

  不曾想,左走右轉,這涿縣的路卻是四通八達,走著走著,竟又走回了城門邊。

  原想,就此折回客棧,結束一天的遊歷。

  諸葛亮眼尖,卻是突然被吸引了目光,只見在榜文下面,有一個人,生得那是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這必然是劉備劉玄德了。

  諸葛亮還知道劉玄德不止兩耳垂肩,雙手過膝,還奇在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若塗脂。所以,無論是誰,初次遇到劉玄德,必驚為天人,認為此人是翩翩君子,俊俏如玉。

  看到劉備就站在前面,諸葛亮心喜不已,正欲上前結交,急走向前,怎麽說也曾經是主仆一場,而今物是人非,再相遇豈能不結識一番,反而不告自走。

  諸葛亮尚未走到,便聽劉玄德慨然長歎,歎聲無奈。

  諸葛亮完全可以理解劉備此時的心情。

  以前,諸葛亮自從當了蜀漢的軍師之後,和劉備好得就像忘年交,對劉備的過往了熟於心,知道劉備不怎麽喜歡讀書,但是性子卻很是寬和,平時也不愛說話,喜怒不形於色。

  諸葛亮也曾聽關羽和張飛說起劉備的往事。

  說是劉備一直以來都心存大志,專好結交天下豪傑;乃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後,算是漢景帝一脈的玄孫。曾經,劉勝之子劉貞,在漢武帝時被封為涿鹿亭侯,後來因為上交官府的金子成色不足,犯了罪導致失去侯爵,因此在涿縣有遺留下劉氏一脈。

  劉備的祖先是劉雄,父親是劉弘。劉弘曾經被舉薦過孝廉,也當過官吏,不過很早就死了。劉備很小就成了孤兒,但侍候母親至孝,奈何家貧,以賣草鞋涼席為謀生。

  諸葛亮還知道劉備一件趣事,說是劉備家住在涿縣樓桑村。在家的東南邊,有一顆大桑樹,高五丈余,遠遠望去,茂盛得就像車蓋。有懂得看相的人曾說,這一家將來必定出貴人。劉玄德小的時候,和家鄉附近的孩子一起在樹下玩小兒戲,就曾說過,將來要是當了皇帝,就要乘坐這樣氣派車蓋的龍輦。他的叔父劉元起聽了感覺驚奇,覺得這孩子很有志向,預見他長大後將會是個不尋常的人物。

  因此,劉元起眼見劉玄德家裡貧窮,便常常資助劉備,給錢給物。直到劉備十五歲了,他的母親才勒令劉備出門遊學,劉備也曾經在鄭玄和盧植授課之時,在門下旁聽過,與遼西人公孫瓚等人結交好友。

  諸葛亮邊走邊思,卻突然被如奔雷的聲音給打亂了思路,隻好看了看聲音來源之處。

  好家夥,又一個熟悉的身影。

  只見,這人長得豹頭環眼,身長八尺,燕頷虎須,聲若巨雷,勢如奔馬。

  一身結實的肌肉,無不顯示著爆炸的天生神力。

  這是涿縣張飛張翼德呀。

  怎麽也在這裡,剛才大意只看到劉備,沒有注意到旁邊的人。是了,曾聽人說起,張飛桃園結義雖排最小,卻是先於關羽認識劉備。

  “大丈夫不想著為國家出力,反而在這長籲短歎,像個娘們似的,這是為何呀?”

  張飛大聲的發問,聲音震耳欲聾。一股豪氣衝天直起,周圍的人不由覺得張飛是個忠君報國,義氣雲天的漢子。

  諸葛亮不等劉備應答,大聲高呼,準備強行插一腿。

  “正是。壯士所言極其有理,我大漢兒郎豈能讓區區黃巾反賊逞強稱雄。理應為國效力,從軍討逆。”

  諸葛亮雖人小卻聲尖,一下子就引起了劉備和張飛的注意。諸葛亮也終於快步趕到二人的面前,施了一士子見面禮。

  劉備見諸葛亮硬生生搶了他的風頭,雖有不喜,但素來表面功夫做得極佳,卻並出言反駁。而是仍然保持臉上日晴雲輕,只能說養氣修性,練得實在不錯。

  但劉備卻不能不出來說話了,再不說話,估計周圍眾目睽睽,就要當他是那種無情無義,無國無家之輩的自私小人了。

  況且張飛外貌十分彪悍異常,正欲結交,故對張飛和諸葛亮先後施了一禮,然後問二人姓名。

  “好漢一心為國,忠義兩全,不知怎麽稱呼?公子小時了了,浩氣自存,敢問師出何人?”

  劉備先長後幼,顯得十分溫文有禮,語言之間,體現出一個讀書人士子的氣慨。畢竟,劉備在結交英雄豪傑之時,都是用這一個套路,先問出身,再論見識、英勇,因此憑著這個,才能令公孫瓚等人折服,引為好友。

  “在下姓張,單名飛,字翼德。世代居住在涿郡,家裡有些莊園和田地,平日裡賣酒為生,殺豬過活。從小就喜歡結交天下英雄豪傑,剛好正好見到兄長邊看榜文邊歎氣, 心中疑惑,才有此相問。”

  張飛見劉備和諸葛亮的衣著,知此二人必是求過學,讀過書之人,也就直來直往,將自己的家世說了出來。

  坦誠至極,真心交結。

  這樣的一個人,無論是誰,只要心中坦蕩,都會願意與張飛做朋友,因此張飛實在是沒什麽壞心眼兒。

  “在下乃前議郎蔡邕蔡伯喈公門下學生,複姓諸葛,名亮,家父現任泰山郡郡丞,奉天子宣詔,郡縣募榜,率兵前來助涿縣破賊,無意中路過此地,聽到壯士所言,心中有感而發,不禁出言附和。還請二位兄長勿怪。”

  諸葛亮將自己的恩師大儒蔡邕這塊招牌扯了出來,又表明自己是官家子弟,且率兵前來涿郡,一時間說得劉備和張飛一臉驚訝,要不是看諸葛亮舉止大方,知書達理,劉備和張飛絕對不敢相信諸葛亮說的這些都是真的。

  前議郎,大儒,蔡邕蔡伯喈公門生,泰山郡丞之子,且已能率兵統領將士。眼前這個看起來才四五歲的小娃娃,劉備和張飛一開始沒覺得有什麽,現在卻發現諸葛亮十分不簡單。

  二人不由拘謹了些,變得恭敬。

  “在下原本是漢室宗親,姓劉,名備,字玄德,曾求學於中郎將盧植和大儒鄭玄門下。”

  劉備講到這裡,突然停下了。

  劉備臉色開始變得憂傷,像是在醞釀情緒,又像是悲從心來,令人欲肝腸斷絕。

  諸葛亮聽到劉備的介紹,心中大定。此人果然不出所料。正是曾經的主公,認識多年的年輕版劉備。

  劉備,劉玄德。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