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之諸葛天下》第307章 點將
上一章提要:...侵掠州郡。根本原因就在於十常侍賣官害民,欺君罔上。眼下朝廷正人能才皆去,而泰山、長沙皆已造反,大漢禍在目前了。”泰山和長沙造反的事情,被劉陶給捅了出來,十常侍也是大吃一驚,好在十常侍也是機智之人,趕緊反咬一口,跪在漢帝的身前,將官帽都脫了下來,表示要辭官歸田,哭訴道:“朝中大臣不能相容我等宦官服侍於漢帝之下,臣等人已無活路,不能再服侍於陛下了,還請陛下能夠同意我等請求,準許我等靠老歸田,保留性命,我等願將全部家產捐獻給陛下,以做軍資平叛。”十常侍也是無奈,賣官是有,但賣......

上二章提要:...來的是誰。畢竟之前諸葛亮對於諸葛玄是比較熟,但其他堂表兄弟基本一無所解,像諸葛誕、諸葛緒也是這一世早早地改變運程,才算有了更多的交集。因此,對於諸葛珪夫人的生產,諸葛亮是胸有成竹,知道來的人肯定是自家的弟弟諸葛均,倒沒太多的困惑,只求一切順利,至於諸葛玄夫人的生產,諸葛亮卻是滿懷期待,想知道又會多了哪位堂弟。好在沒令院子門口外的各人久等,沒一個多時辰,就有穩婆先後出來賀喜。先是替諸葛珪夫人接生的穩婆,出來道喜,並將諸葛珪迎了進去,嘴裡笑個不停地恭喜賀喜,說道:“恭喜大人......

上三章提要:...到了手中,仔細一看,依然是上輩子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奇門遁甲》之術,以前得到此術,高興萬分,欣喜若狂,也就顧不上多問,如今再次得到此術,諸葛亮卻是內心毫無波動,更加想知道的是另外七件靈寶是什麽,皆是什麽人所得。諸葛亮明白司馬徽肯定是知道的,就是不知願不願意告訴諸葛亮,不管如何,諸葛亮覺得還是得試一試,畢竟了解得越多,也就知道這大漢的哪些人與自己一樣,需要特別關注。於是諸葛亮又向司馬徽行了個答謝禮,問道:“多謝老師,學生鬥膽一問,不知老師可否將八件靈寶和所得之人告之學生,......

上四章提要:......

上五章提要:......

上六章提要:......

上七章提要:......

上八章提要:......

上九章提要:......

上十章提要:......
展開+

“主公,所慮的無非就是領兵前去,怕戰事有個萬一,拖累青州,影響青州發展,以致青州複興緩慢罷了。宮雖不才,然而卻也覺得漁陽張舉和張純皆竹籃打水、碌碌無為之輩,無非眾多兵馬,只要主公給宮三千精兵,三五宿將,宮必定能一舉破除漁陽之亂,為主公分憂,為主公傳名。”

陳宮內心是真的有把握,也不是陳宮狂妄,只是陳宮覺得張舉和張純的確是屬於那種有野心卻無大腦之輩,能力平平,就連造反的時機都拿捏不好,自然很難成氣候。

在陳宮看來,若想造反,理應在黃巾造反之後,緊隨其後,才是智者所為,現在黃巾之亂已平,民心思安,再興兵造反,可謂不智。

以陳宮之能,不是自誇,自領三千精兵前往相助劉虞,可不是誇海口,畢竟陳宮去漁陽又不是只有孤軍一支,還有劉虞以及其他各地的義軍,稍微借勢,陳宮就能將張舉和張純玩得團團轉了。

“公台看來已是決勝於千裡之外了,公台主張起兵前往漁陽,不知奉孝如何看?”

諸葛亮也有些被陳宮說得意動,不過現在諸葛亮有二個強人軍師了,

除了陳宮還有一個是郭嘉,其實諸葛亮知道陳宮說的,正合各人心意。但諸葛亮還是故意問一問郭嘉,一來是想替郭嘉在各人面前,刷刷存在感,圖個臉熟;二來郭嘉也是軍師,總不能冷落了郭嘉,別讓郭嘉感覺不受重用,到時又重演先投袁紹後投曹操的橋段可就不好了。

冷不丁地被主公諸葛亮一問,郭嘉先是一愣,畢竟陳宮比郭嘉資歷老得多,按照先來後到的規則,況且陳宮又比郭嘉年長那麽多,郭嘉又是初來怎到,偏偏陳宮所說的又顯得十分全面,毫無破綻。

算是契合了郭嘉內心所想,郭嘉原想靜坐沉默,卻便蒙混過關,不想卻被諸葛亮給擺上了台面,這時眾人皆將眼神投向郭嘉,想知道這個年輕得不像話的郭嘉會發表什麽高見。

郭嘉倒也沒覺得不自在,朝著各人反饋了一個和善的眼神之後,又向諸葛亮朝了一禮,說道:

“嘉覺得公台兄所說極為有理,是去是否,全憑主公定奪。”

郭嘉自然也不會替諸葛亮拍板子,說這事一定要這麽乾之類的話,郭嘉投了陳宮一票之後,向各人表明一下立場,證明自己沒有站錯隊,又將皮球踢回給了諸葛亮。

諸葛亮是主公,去不去幽州漁陽,討伐與否,自然是該讓主公來做決定。郭嘉此舉算是兩邊討好,打了個太極,倒也讓各人感覺還行,畢竟郭嘉那麽年輕,找不出陳宮的不足之處,也是可以理解的。

諸葛亮見手下皆已達成共識,也就一錘定音,下了決心,準備青州也派兵前往漁陽鎮壓張舉造反。雖說張舉怎麽說也是原泰山郡守,算是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的頂頭上司,但大漢亂象已起,誰還念這些舊情。

看在戰功的份上,說什麽諸葛亮都得跑這一趟,青州也需要用一場戰火,來將各路前來投奔的將領和人才快速地融合在一起,戰爭是一切的加速溶劑。

既可帶來財富,也能解決各種不信任、不默契的隔駭,諸葛亮沒理由不參加平定張舉造反的這種小副本,對於張舉,諸葛亮自然也比別人多了解一些,算是有先天優勢,更該參加這一場平亂,做了決定之後,朝著各人巡視了一圈,說道:

“青州初定,各行各業都尚未步入正軌,如今又要興師起兵,前往幽州漁陽平叛,然而大漢有難,王師相喚,我等有志之士不能置若罔聞,理應援軍相助,我意已決,興兵討不臣,誅反賊,殺敵揚威,壯我青州。待我領兵而去,青州則就交給各位留守的大人和將軍了,還望青州之事,各位多多盡心出力。”

“眾將聽令,令陳宮為隨軍軍師,張飛為主將,黃忠為副將,魏延為前鋒,統率三千猛虎軍,隨我出兵漁陽,劍指幽州。”

“青州各郡縣皆出三百精兵,以湊成三千之數。至於青州,則全由郭嘉決斷,以徐盛統領泰平軍,負責保衛青州,其余各人皆各司其職,各就其位,使我等無後顧之憂。”

諸葛亮當即下令,讓陳宮和張飛領頭,點齊三千兵馬,準備響應劉虞,出兵討伐張舉和張純,事實上三千精兵也是諸葛亮深思竭慮後的決定。

以目前的青州,供應三千精兵,拉出隊伍還行,再多的話就得不償失了。本來諸葛亮隻想著帶陳宮和張飛應該就足夠了,後來覺得不如將黃忠和魏延乾脆也帶上,給二人增加一些積累。

諸葛亮軍令一下,得到軍令的人一臉高興,歡喜不已,沒得到軍令的人,則一臉可惜。不過,眾人也早有預料,青州作為諸葛亮的發展根基之地,不可能盡起青州之兵前去,替他人作嫁衣裳。

青州肯定是要留下足夠的兵力來鎮守各郡縣的,況且那些已轉職成為郡守之類的人,也自覺諸葛亮出征,肯定是沒郡守那一份的,像徐奕、高堂隆、孫仲等人,只能在心裡勸誡做好後方保障即可。

其實對於那些黃巾降將,如鄧茂,高升,程遠志,趙弘,韓忠之類的,能得到各郡縣都尉、校尉之職,已是感激,若不是走投無路,也不會做賊。

現在諸葛亮將留守後方的任務交給這些人,也是有目的的,想讓各人熟悉一下如何為官為將。畢竟除了打打殺殺,還有很多東西需要韓忠等人去學。

因此,諸葛亮把泰平軍交給徐盛,就是信任徐盛能夠融合各將,將各人在保持能力的同時懂得更多些,做好防務,至於內政治理方面,諸葛亮倒也覺得沒什麽可擔憂的。

薛悌、龔景和高堂隆皆是為官多年,博學之士,而徐奕、孫仲又是心思敏捷,聰慧機警之輩,況且還有郭嘉和趙琰,一嚴一緩互相配合,各郡縣的秩序和民風,諸葛亮自是放心的。

小說【《三國之諸葛天下》】之第三零七章點將是不是有一種激昂的感覺在澎湃作者【伊帶天嬌】沒日沒夜精心構思的經典優秀作品【魁星閣小說網】的這一本【《三國之諸葛天下》】之第三零七章點將是給力網友自發轉載作品《三國之諸葛天下》之第三零七章點將書看到這兒了佩服不佩服咱們的作者伊帶天嬌當然了最優秀的應該是您才對其實我就是想問問這本小說還有資格入您的法眼嗎《三國之諸葛天下》之第三零七章點將要是還不錯的話可一定不要吝嗇您的正版支持啊!

下一章預覽:...陣,一起合力將張舉和張純給端了。平素劉虞也是這樣安排的,皆得到劉備和公孫瓚的附和,這一次卻是靜若聞針。其實也好理解,劉備和公孫瓚是同窗,自是一個鼻孔出氣。劉備和公孫瓚不怕彼此背後捅刀子,畢竟雙方都沒動機和理由這樣搞,對於利益分配,劉備和公孫瓚也能私底下跳過劉虞,商議好後自肥。現在多了個諸葛亮,多個人多張嘴,可就不好辦了。劉備是對諸葛亮的為人和運氣感到無奈,每次都是諸葛亮喝湯吃肉,劉備卻是經常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公孫瓚雖是庶子,不受重視,卻不代表公孫瓚傻,公孫......

下二章預覽:...家人皆是舉家盡哀,全府上下身穿白素,縞衣示人。何進帶兵趕到董府,一打聽方知董重已是自刎,一時之間也沒了興趣,也就帶著禁軍返回皇宮,各自散去。何太后和何進又下一城,自然滿懷信心,每日皆笑容滿面,不過十常侍張讓等人就不好受了。一來心虛,害怕被何太后和何進發現,替董太后獻計出謀,來個秋後算帳,二來膽怯,何太后還好,比較依賴張讓等人,畢竟十常侍論起侍候人,那是盡心盡力,用得十分順手。不過何進就不一樣了,何進素來有心向文人士子靠攏,就經常聽到那些讀書人詬病宦官,也就對了張讓等人有了偏見。......

下三章預覽:...現在的一舉一動十分重要,絕對不能讓何進以為諸葛亮是為了幫忙十常侍張讓等人而來。雖然諸葛亮是曾跟張讓買過官職,可那是迫於求官無門,不得已才走了宦官的門路,現在的諸葛亮當然是希望能夠洗白自身了,畢竟諸葛亮師承蔡邕,無非就是想得個清流之名。諸葛亮同意了郭嘉的建議,雖說勞師動眾,卻不能急躁,以免好處沒撈到,要是弄得裡外不是人,那這一次洛陽之行可就虧大了,於是說道:“就依奉孝所言,由奉孝起草,上表朝廷,稟明天子,以示天下英雄豪傑,明其青州之志。”“不過,奉孝除了上表天子,......

下四章預覽:...沒可能幸免的,不被五馬分屍,已是不幸之中的大幸。袁紹和曹操罵完,便讓軍兵們將十常侍等人就勢砍殺,剁為肉泥。至此,依附於漢靈帝為非作歹的十常侍之亂,也算是拉下了簾幕。十常侍,誅!...

下五章預覽:......

下六章預覽:...,難保不會直接擄走少帝劉辯和陳留王劉協,然後打道回府,回了青州再說。郭嘉製止了張飛想要小題大作的興頭,朝著崔毅答謝一番,也就讓張飛領著猛虎軍暫時入駐山莊,使各人恢復體能,養足馬力。崔毅終於將張飛等人侍候完,諸葛亮這又登門了。一時之間,崔毅恨不得直接逃遁,這山莊之主不當也罷。不過,崔毅現在卻是騎虎難下,隻好硬著頭皮,繼續打開莊門,大行方便。張飛本身就是一個閑不住的主兒,郭嘉體弱,自是不可能守夜,張飛負責保衛郭嘉的安全,又聽到山莊之外有兵馬前來,早就起身準備了。故而才有了一出自家人不識自家人,大打出手的烏龍。郭嘉向諸葛亮解釋了一下從崔毅那兒得到的情況,本來郭嘉也有點拿捏不準,在左右考慮,若是直接抄走少帝劉辯和陳留王劉協,有多大的機率能夠逃回青州。逃回了青州,又能否擋住天下諸候的攻打,郭嘉還沒演算出來,就聽到張飛在山莊大院和人大打出手,一看居然是主公諸葛亮來了。郭嘉也是松了一口氣,青州這一次肯定是得利的,就不知能夠從這一場大變之中撈到多少罷了。現在有了主公諸葛亮親自坐鎮,自會有諸葛亮決斷,得多得少,無愧於心即好。諸葛亮對於遇到郭嘉沒有太大的驚......

下七章預覽:...不多,可丁原的荊州軍皆是步軍,不比董卓的西涼鐵騎腳力快,直到丁原趕到京師洛陽的時候,一切皆塵埃落地了。因此,丁原在洛陽並沒有受到多少禮待,反觀董卓的待遇,那是一個天上如天仙被吹捧,一個地上如蛤蟆被嫌棄,同為刺史的丁原被洛陽各官員僅僅當成是普通得再不能普通的一路天下兵馬罷了。京師洛陽,可能別的不多,但拿起一塊石頭砸過去,說不定就能砸到一個大漢官員,這也使丁原嫉妒董卓,現在董卓設宴,大放厥詞,丁原就感覺機會來了,渾然都熱血沸騰,想吸引各人的注意力最好的方法就是通過打臉董卓,從而替代......

下八章預覽:...有志,不一定個個都能夠明白罷了。”諸葛亮這話一說出口,董卓眼前一亮,想不到整個溫明園,眾多文武百官,到最後支持董卓的居然是同為各地前來洛陽的青州大軍統領諸葛亮。好在還有諸葛亮一人支持,這讓董卓深感老懷欣慰,一時之間鬱悶的心情有些好轉,不再那麽陰沉如水,有點多雲轉睛的跡象。“想不到諸葛賢倒年紀輕輕,竟然比滿朝文武更有遠見,不愧是蔡伯喈公的高徒。不錯,可惜剛才那些人都以為我董卓是狼心狗肺,不安好意,居然聯手反對,導致不歡而散。”“既然諸葛賢侄與老夫英雄所見略同,何不如另尋一處安靜之所,重設酒會,到時再仔細詳談,免得在這裡溫明園被影響了興致,破壞了心情。”諸葛亮是第一個支持董卓的官員代表,這讓董卓多少也重視諸葛亮了一些,青州兵馬是一般,但蚊子再小也是肉,能夠拉攏一個是一個,積少成多,董卓還是有這種先見的。況且剛剛被集體聯合給反對了,落了面子,還得為了避開呂布,另走後門,這讓董卓頓感無光,也急需面子,以及找個人傾訴,諸葛亮出言撫慰,使董卓好像發現了知音一樣,立時就將諸葛亮引為忘年交,準備邀請諸葛亮把酒言歡,蒂結聯盟。諸葛亮只是想給董卓留下一絲善......

下九章預覽:...少了一大敵,況且哪怕李肅真的勸降了呂布,至於所承諾的官職,還不是董卓一句話的事,意念之間,給還是不給,很容易被左右,李儒再在旁邊吹吹風,必將讓李肅竹籃打水一場空。要是呂布識相,並沒有中了李肅的拙計,那李儒更是大行方便,直接向董卓言明李肅辦事不力,且害董卓損失赤兔寶馬,錢財無數,到時董卓還不得憤怒的將李肅給撕了。自從當了董卓的女婿兼幕僚之後,李儒的大腦就從沒停歇過,很多人都以為李儒是憑著董卓的女婿身份,才有如今的地位和權威,其實不然,董卓又不是只有一個女婿,參照牛輔,無非就是一個......

下十章預覽:...窮哪。不過呂布除外,呂布此人自當交給董刺史處置。”諸葛亮並不覺得擊敗荊州軍有多難,只要解決了幾個重要將領,像呂布等人,另有西涼大軍掠陣,整個荊州大軍肯定是乾不過清一色騎兵的董卓軍的,關鍵還是在呂布此人。董卓一開始還以為諸葛亮是想要謀劃董卓的兵權,極可能會大開血口向董卓要一些西涼兵馬,據為己有。結果居然不是,董卓感覺又一次地小瞧了諸葛亮,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諸葛亮不愧是出自書香世家,詩經傳家,小小年紀的確已是不凡。董卓哪裡還有拒絕的道理,況且諸葛亮還將呂布專門給除外......

本章提要“主公,所慮的無非就是領兵前去,怕戰事有個萬一,拖累青州,影響青州發展,以致青州複興緩慢罷了。宮雖不才,然而卻也覺得漁陽張舉和張純皆竹籃打水、碌碌無為之輩,無非眾多兵馬,只要主公給宮三千精兵,三五宿將,宮必定能一舉破除漁陽之亂,為主公分憂,為主公傳名。”

陳宮內心是真的有把握,也不是陳宮狂妄,只是陳宮覺得張舉和張純的確是屬於那種有野心卻無大腦之輩,能力平平,就連造反的時機都拿捏不好,自然很難成氣候。

在陳宮看來,若想造反,理應在黃巾造反之後,緊隨其後,才是智者所為,現在黃巾之亂已平,民心思安,再興兵造反,可謂不智。

以陳宮之能,不是自誇,自領三千精兵前往相助劉虞,可不是誇海口,畢竟陳宮去漁陽又不是只有孤軍一支,還有劉虞以及其他各地的義軍,稍微借勢,陳宮就能將張舉和張純玩得團團轉了。

“公台看來已是決勝於千裡之外了,公台主張起兵前往漁陽,不知奉孝如何看?”

諸葛亮也有些被陳宮說得意動,不過現在諸葛亮有二個強人軍師了,除了陳宮還有一個是郭嘉,其實諸葛亮知道陳宮說的,正合各人心意。

但諸葛亮還是故意問一問郭嘉,一來是想替郭嘉在各人面前,刷刷存在感,圖個臉熟;二來郭嘉也是軍師,總不能冷落了郭嘉,別讓郭嘉感覺不受重用,到時又重演先投袁紹後投曹操的橋段可就不好了。

冷不丁地被主公諸葛亮一問,郭嘉先是一愣,畢竟陳宮比郭嘉資歷老得多,按照先來後到的規則,況且陳宮又比郭嘉年長那麽多,郭嘉又是初來怎到,偏偏陳宮所說的又顯得十分全面,毫無破綻。

算是契合了郭嘉內心所想,郭嘉原想靜坐沉默,卻便蒙混過關,不想卻被諸葛亮給擺上了台面,這時眾人皆將眼神投向郭嘉,想知道這個年輕得不像話的郭嘉會發表什麽高見。

郭嘉倒也沒覺得不自在,朝著各人反饋了一個和善的眼神之後,又向諸葛亮朝了一禮,說道:

“嘉覺得公台兄所說極為有理,是去是否,全憑主公定奪。”

郭嘉自然也不會替諸葛亮拍板子,說這事一定要這麽乾之類的話,郭嘉投了陳宮一票之後,向各人表明一下立場,證明自己沒有站錯隊,又將皮球踢回給了諸葛亮。

諸葛亮是主公,去不去幽州漁陽,討伐與否,自然是該讓主公來做決定。郭嘉此舉算是兩邊討好,打了
展開+

操作提示:按回車[Enter]鍵返回三國之諸葛天下小說目錄,按←鍵返回上一頁,按→鍵進入下一頁,按Ctrl+D收藏第三零七章點將章節頁面至收藏夾。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