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之諸葛天下》第308章 舊地重遊
  青州的發展,是百舸齊進,百花齊放的新現象,充分體現了百竿枝頭,更進一步的局面。

  先是諸葛亮履行對甄宓的承諾,設立了商院,以甄家族人為商院博士,並將蘇雙和張世平等人劃歸門下,負責互通有無,帶動青州繁華經濟。

  後是諸葛亮禁不住張寧的軟磨硬泡,將軍中醫隊再次擴展,成立了醫院,以張機張仲景為醫院博士,在各郡守設立醫治點,招收醫道學徒,將醫術普及,並給每次出征的軍隊配置隨軍醫隊,負責傷兵治療和失去戰鬥能力的軍兵轉移。

  最終諸葛亮攘外先安內,自然是不敢冷落了蔡琰,借著蔡邕的名頭,也成立了文院,以蔡邕為文院博士,主要是類似書院和私塾的結合,將知識傳承下去,現在的學子皆以各人的子弟和族人為多,待以後設立分院,這些人又能充當老師。

  諸葛亮的想法很多,青州也是一個較好的平台,但奈何目前諸葛亮的手下人才還遠遠不夠。以前諸葛亮打仗,以為拚的就是軍隊勇猛,將帥足計多謀。

  然而真相並不是這樣的,現在的諸葛亮轉變視野後,也想明白了,當初曹操為什麽能一直興兵四處征戰,尤其是吃了不少敗仗之後,也能一直保持攻勢不靡。

  諸葛亮一開始還想不懂,現在單乾,不打算為別人效勞,才算摸到門道了。那就是地盤易得,良才難找啊。

  只要有了人才,稍微一謀劃,地盤就到手了,反之沒有人才,那有了地盤也守不住。當初曹操就是仗著手下謀士和武將如雲,根本就不在乎別的,就是乾,不慫。

  每當打下一個郡縣,曹操都能找到適合的文官武將負責治理和鎮守,因此良性循環,才益發坐大。

  諸葛亮現在手下人才遠遠不夠,一個青州就讓諸葛亮捉肘見襟了,哪怕現在有個機會侵佔更多的地盤,諸葛亮也得考慮再三,怕貪多嚼不爛,反受其害。

  諸葛亮是知道上一世的曹操是如何發跡的,最主要的就是官渡之戰,打敗了袁紹,吞下了袁紹手下大量的良才猛將,一舉成為最顯赫的諸候。

  這給了諸葛亮最大的啟發,就是不擇手段地大肆招攬人才,事實上諸葛亮也涶誕袁紹手下那一幫文官武將,雖說那些人都不是頂尖一流的謀士和戰將,不過也都是有才有勇之人,況且量多從優。

  諸葛亮深知一口吃不成胖子,路還是得一步一步走,眼下還是先做好兵發漁陽一事,待青州這顆種子發芽,長成參天大樹再說,免得好高鶩遠,反遭重挫。

  又準備了三五日,諸葛亮帶著陳宮,坐鎮中軍,總算是浩浩蕩蕩出發了。青州雖說戰馬尚有,但諸葛亮現在並非家大業大了,而是要供養一州之地。

  自是不能再像以前一樣奢侈,一人雙馬了,不過三千猛虎軍精兵還是裝備精良,皆兵器衣甲在身,坐跨良馬,緩緩而行。張飛和黃忠一人在前,一人在後,擁護著諸葛亮和陳宮前行。

  早在前二天,魏延作為前鋒,就領五百猛虎精兵先行一步,一路負責打聽軍情,為大軍開路去了。軍隊一路前行,並不停歇,大概走了快半個月左右,總算是來到幽州大本營,涿郡,算是舊地重遊。

  諸葛亮也不由感慨,初次出征,年小身輕,雖說有以前的經驗,一腹經緯,但難免還有些忐忑,出兵的首站就是涿郡,想不到第二次出兵,仍然是來到涿郡,由此可見與幽州的淵源之深。

  來到幽州,諸葛亮自然得去拜會劉虞,好有出師之名,況且諸葛亮是來刷軍功名望的,沒有劉虞這漢室宗親為作證,豈不是白跑一趟。

  諸葛亮先是派人向劉虞通傳了一下來意,並稟明了身份,劉虞也是大喜,派諸葛亮軍先暫時駐扎在涿郡縣城外,以待隨時拔營一同前去圍攻漁陽張舉和張純。

  待猛虎軍入營駐扎完畢之後,諸葛亮領著陳宮,左右各有典韋和張飛作為護衛,挑選些許精兵隨行,也就進入了涿郡城內,想前去拜訪劉虞,至於猛虎軍則全面暫時交給黃忠和魏延負責。

  之前的涿郡太守府已是更換成了州牧府,在劉虞的下人帶領之下,諸葛亮總算是見到了這次頒布任務的金主,不止是見到了劉虞,還發現入坐之人尚有幾個,皆孔武英俊之人,甚至諸葛亮眼尖,一下子就發現了老熟人,劉備劉玄德也在其中。

  諸葛亮上前朝劉虞見禮,說道:

  “前議郎蔡伯喈公門下,青州州牧之子,末學後進諸葛亮拜見劉州牧,青州聞州牧有喚,恐有差使,故星夜前來,命亮率猛虎軍前來劉州牧帳前聽用,一同誅殺作亂犯上的亂臣賊子,揚我大漢國威。”

  “還望劉州牧不嫌棄亮年小無知,不精兵事,勉強收下亮這寡軍薄將,好教亮等人隨州牧學習一二,增添一些經驗和見識。”

  諸葛亮自知在劉虞面前,根本就沒有什麽值得拿出來吹噓的東西,乾脆也就將姿態放到最低,以一個學子的身份率兵前來幫助劉虞殺敵平亂。

  對於劉虞,諸葛亮的了解也不多,隻知此人曾經當過幽州刺史、甘陵國相、宗正等職,尤其被人所傳頌的是鎮守一方,政績卓著,頗有名望。黃巾
之亂後,被漁陽張舉和張純造反所累,劉虞不得已出任幽州州牧,最終也算是平定了造反,官職累加至大司馬,封襄賁侯。

  素聞劉虞鎮守幽州之時,為政寬仁,為官親和,安撫百姓,深得人心,主張以懷柔政策對待當地的遊牧民族,哪怕是塞外的烏桓和張舉勾結,入侵大漢,劉虞也比較大度,給烏桓承諾過往不咎,一舉拆了張舉和張純想借助烏桓人來攪亂大漢,從中謀利的陰謀。

  劉虞的聲望與威信十分厚重,雖說年紀已大,可哪怕是袁紹等人也不敢輕視劉虞,可惜的是劉虞與公孫瓚意見不合而產生矛盾,劉虞甚至進兵攻擊公孫瓚,反被兵敗,為其所執,最終慘遭殺害。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