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之諸葛天下》第523章 天下1統
“老夫年事已高,且為官多年,也是看千山紅遍,已是心累了,若能安享天年,就算是福大莫焉了。能與蔡伯喈共事,研究經史典學,修撰我大漢史書,老夫是求之不得,既能免於宦途浮沉,又可老有所養。”

王允知道諸葛亮能夠不驅逐王允,已是很大度了。的確,王允願意選擇退讓,不逼諸葛亮用出手段,那就是彼此最好的結局了。

王允漸漸地淡出了朝堂,而真正的漢獻帝劉協也回到了洛陽城內,按理諸葛亮應該將漢獻帝迎回皇宮,然而漢獻帝劉協卻是不願意了。

這一段時日,漢獻帝劉協在青州生活了那麽久,雖然過得很平淡,但卻沒有各種紛爭的打擾,漢獻帝反而有些向往這種平淡而普通的日子。

事實上,一開始皇位也輪不到劉協,只是劉辯時運不濟,被董卓強行廢掉,大漢的皇位才落到劉協身上,讓劉協成為了漢獻帝。

不過由於年齡太小,從一開始就是傀儡,劉協根本就沒體會到權力帶來的快樂,反而頗受煩惱。在諸葛亮救下了漢獻帝劉協之後,隱居在青州,劉協算是過了一段平靜的日子。

就在諸葛亮派人去請漢獻帝劉協回去洛陽城的時候,劉協根本就不想回去洛陽,卻又不能拒絕,隻得硬著頭皮跟著郭嘉回來洛陽。

漢獻帝劉協經過了這麽久,總算是回到了皇宮,看著高聳的皇宮,劉協頓時沒有了邁步進去的欲望,劉協一直猶豫不前,諸葛亮等人驚訝不已,隻好問道:

“陛下遊龍歸海,天命歸位,為何卻停駐不前?”

諸葛亮其實一直已擔心漢獻帝劉協回了洛陽之後,不甘於寂寞,那諸葛亮還真得費很多手腳,忠於大漢的人很多,忠於劉協的人很少,可劉協若是憑著天子的帝位,不斷地招攏身邊的人才,那對於諸葛亮來說,還真的是件防不勝防的事情。

漢獻帝劉協看著諸葛亮,突然歎了一口氣,然後幽幽地說道:

“孔明,你我年紀相近,而我卻只是一支溫室的花朵,而你像是室外的雄鷹,已是建下了偌大的基業。這點,我遠遠不如你也。”

聽到漢獻帝劉協竟然用了我字,而並非朕字。有的人惶恐,有的人竊喜,更多的人是驚訝和茫然。諸葛亮首當其衝,尤其是漢獻帝劉協在眾目睽睽之下,將諸葛亮拿與自己作類比。

不過,諸葛亮對於劉氏坐擁大漢江山,卻無能人,就算劉備也只能算是奸雄,稱不上什麽能人,並不懼怕劉協突然的詰問。

大漢積弱這麽多年,也並不是劉協的罪過,故而諸葛亮並不想讓劉協太過難堪,於是隻好客套地說道:

“陛下過謙了。”

諸葛亮向劉協施了一禮,可劉協卻是主動地避開了,諸葛亮有些不解,然而劉協眼神堅定地說道:

“莫要再喊我陛下了,大漢搖搖欲墜,根基已斷,縱是我也無力回天,唯有你諸葛亮才是真正能讓大漢複興之人,何不讓我效仿古之聖賢,學學堯舜之美德,就此將皇位傳給你吧。”

劉協竟然不願再繼續當漢帝,當漢帝雖說權力可能一輩子都無法奪回,但至少一生富貴是少不了的,可劉協居然有這麽大的魄力,願意直接將漢帝的皇位傳給諸葛亮。

諸葛亮一聽,也是大吃一驚,莫說大漢現在還是四分五裂,就算劉協想傳位,還是有很多選擇的,就近來說,劉氏諸候也有荊州劉表,益州劉焉還有幽州劉虞。

哪怕劉氏撐不起大漢的大旗,那從外氏之中尋找,也大有人才在。比如袁紹、袁術、曹操等人,當然諸葛亮還是在外氏之中排名實力最強的。

諸葛亮生怕這是漢獻帝劉協的陰謀,不得不認真地勸道:“陛下莫說氣話了,陛下身為天子,理應坐鎮皇宮,總攬朝政,還望陛下能從天道,不要與臣等開這種毫無天際的玩笑。”

諸葛亮其實也很看淡漢帝這個位子,畢竟高坐龍椅,卻毫無治國之能的人就算是天子,留下的更多是罵名罷了,比如漢靈帝、漢惠帝等人。

諸葛亮好意相請,然而漢獻帝劉協卻鐵了心,不願意進入皇宮了,斬釘截鐵地說道“

“我意已決,從此大漢傳位於諸葛亮。望陛下能夠好好地將大漢複興起來,我在此替天下百姓謝謝你了。”

劉協不顧各人驚訝的眼神,竟然朝著諸葛亮行了一禮,然後便頭也不回地轉身離開了,僅僅留下了一堆大漢朝臣站在那兒不知所措。

諸葛亮這下就騎虎難下了,本來是迎回漢獻帝劉協,回歸皇宮,結果漢獻帝劉協卻鬧出這種事情,不僅不回皇宮,還直接將皇位傳給諸葛亮。

各位大臣直接化身成為了吃瓜群眾。

其實,最為難做的是諸葛亮,畢竟劉協傳位於諸葛亮,說好聽點就是傳位,不知內情的還以為諸葛亮是篡位,不過諸葛亮卻在猶豫是該拒絕劉協的好意,然後與各位大臣一起一哄而散,還是借勢順著劉協的意思,入住皇宮,順理成章地接過大漢的權柄。

諸葛亮知道曾經多年以後,劉協也是依然傳位給曹丕,只是現在局勢不同了,反而傳給了諸葛亮。諸葛亮是擔心那些文人士子的攻訐,但諸葛亮又不願意辜負那些武將的期盼,畢竟那些武將之所以追隨諸葛亮,不就盼著諸葛亮能夠不斷發展,最後將劉氏的天下取而代之嘛。

既然早晚都要邁出那一步,諸葛亮決定了,就此入住皇宮,憑著傳國玉璽,登基為新帝,接過當初漢獻帝劉協沒能做好的大棒,肩挑起複興大漢的重擔。

不過,諸葛亮已是有了決斷,然而那些大臣能夠擁護自身,還是兩知。於是諸葛亮朝著各人巡視了一圈,說道:

“文武百官,請隨朕同進皇宮,共商國是。”

諸葛亮豪氣千丈的說完了這一句,就率先一步進入了皇宮,渾然不顧走遠的劉協,諸葛亮一牽頭,郭嘉、陳宮、李儒等文臣皆尾隨其後,就連王允也跟在最後頭,文官帶頭,武將自是不落人後,典韋、趙雲和張飛等人,爭先恐後地進了皇宮。

就此,諸葛亮登基為新帝,帝號為漢明帝,國號定為合。

詔書一出,大漢各州郡皆紛紛臣服,不敢與諸葛氏爭鋒,從此天下一統,大漢迎來了重生,威震四海。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