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之諸葛天下》第493章 1笑泯恩仇
諸葛亮這也是臨時起意,想起以前曹『操』最喜歡拿漢獻帝來說事,裝得好像天下第一大忠臣非曹『操』莫屬。

 於是諸葛亮有樣學樣,依樣畫葫蘆了一把,偽裝了二份詔書,名義上是賣袁紹和公孫瓚一個人情,順便調停雙方戰火,事實上是想讓袁紹和公孫瓚承認擁有漢獻帝這把尚方寶劍的諸葛亮乃是帶頭大哥,說話頂事。

 諸葛亮的詔書裡將袁紹名正言順地從渤海太守提升為冀州州牧,反正韓馥已讓袁紹趕跑了,不用擔心韓馥找事,就算韓馥有本事從袁紹手中拿回冀州,那也不怕,就是再假造一份任命詔書而已。

 至於公孫瓚則被諸葛亮從涿郡太守提升為並州州牧,沒辦法之前的並州州牧乃是董卓,現在跟董卓不對付,將並州給公孫瓚也是好事,公孫瓚是否能順利收復並州,那諸葛亮可不關心。

 之所以這樣安排,無非是想把袁紹和公孫瓚都調離幽州,好方便行事罷了。況且兩人調往其他地方,幽州就與袁紹和公孫瓚沒關系了,而幽州州牧乃劉虞,拿下幽州讓劉虞看在漢獻帝的份上,投靠諸葛亮不是什麽難事。

 袁紹聽到諸葛亮鄭重其事地拿出詔書,還封袁紹為冀州州牧,當下心中大喜,這可是官方承認冀州乃是袁紹的,冀州再差那也比渤海區區一郡之地好得多。

 袁紹瞬間跪拜謝恩,朝著南方遙遙行了個答謝禮,待接過諸葛亮手中的詔書還特意挑釁地看了看公孫瓚,大概是覺得公孫瓚若是還覦逾冀州,那就是不識好歹了,想染指冀州,根本沒門。

 諸葛亮宣讀完袁紹的假詔書後,趕緊拿出公孫瓚的詔書,生怕公孫瓚『性』急,當場動手就壞事了。好在公孫瓚看到袁紹已得了冀州,心知這算是側面表明了諸葛亮軍的立場,再想多事的確討不到好。

 “諸葛將軍,之前是紹的不對,不顧反董大局,不念盟主信任,委托紹照看大軍糧草,誰料紹一時耳軟,竟聽信了公路的蠱『惑』,貪欲大起,做下了偷盜糧草的荒唐事。”

 “事後,紹也是悔恨不已,恨不得親自跑去青州向諸葛將軍當面致歉,只是軍務繁忙,一直未能成行,如今最好,想不到在冀州能與將軍相遇,真是三生有幸,擇日不如撞日哪。”

 “今諸葛將軍攜天下聖詔前來,雖為公務,可也讓紹略盡盡地主之誼,好好款待一下將軍。待酒宴過後,還望將軍能夠不計前嫌,把當初紹為了暫時保管而拿走的糧草替紹運回去獻給天子。紹就在此多謝將軍了。”

 袁紹得到了冀州,如今的冀州在韓馥的精心治理之下,已是富足一方,錢糧無數,袁紹當然看不起當初在酸棗『毛』手『毛』腳偷拿的那點錢糧了,畢竟有了冀州,可不比偏鄉僻壤的渤海。

 借著人敬一尺,我還三丈,諸葛亮既然能不念舊仇,前來封官調停,袁紹自是不會小氣,即時就做出決定,以歸還糧草的名頭送點好處給諸葛亮。

 袁紹這麽主動和豪爽,諸葛亮肯定笑納了。諸葛亮又和袁紹客套了幾句,卻是主動轉向公孫瓚,也不說話,似乎在無聲地傳達:瞧!袁紹這麽上道,你公孫瓚是不是也得表示表示?

 這也是諸葛亮的老成狠辣之處,之所以不與袁紹太過熱乎,正是為了避嫌,不讓公孫瓚誤以為諸葛亮已和袁紹握手言和,重歸舊好了。況且,諸葛亮要收好處不假,可也得公平公正的收取雙方好處,不偏不倚。

 公孫瓚會意,之前見袁紹輕描淡寫就送出大量的錢糧,公孫瓚怎麽說也在盧植門下學過那麽多年,自是知禮,人情往來還是懂的,只是公孫瓚沒有袁紹那麽壕,得了冀州後身家爆漲。

 公孫瓚也從涿郡太守提升為並州州牧,這不假。但公孫瓚的白馬義從自從出征,就沒撈到多少好處,這也是事實。一時之間,公孫瓚有些急了,開始顯得驕躁。

 好在一直靜靜站在公孫瓚身後的劉備突然上前,在公孫瓚耳邊說了幾句,公孫瓚這才眼前一亮,也學袁紹一樣變得豪氣衝天,咧嘴一笑,對著諸葛亮說道:

 “諸葛將軍,之前是瓚有眼不識泰山,竟然鬥膽冒犯了將軍,卻想不到將軍以德報怨,正氣凜然,瓚真是拍馬不及也。”

 “將軍如此大度,瓚無以為報,只是還望將軍念在當初瓚乃無心之失,大意冒犯,不與瓚一般見識,過多計較。將軍遠道而來,為天子奔波,忠心耿耿,更是我等為臣之楷模。”

 “瓚久居邊境,粗魯不堪,風土邊塞,別無長物,唯有幾匹烈馬贈與天子和將軍,為將軍驅使,加些腳力,還請將軍勤勉收下,並替瓚把這些戰馬帶回獻給天子,若是將軍有心,但請將軍多多美言一句。”

 公孫瓚的姿態倒比袁紹要低得多,畢竟公孫瓚看來,並沒有什麽好拿得出手的東西作為禮物, 送給諸葛亮,以結通好。

 若不是劉備提醒公孫瓚,說是與袁紹幾番對戰,白馬義從有些折損,但老馬識途,軍兵已死,倒是戰馬主動跑回了軍營。正好拿幽州良馬作為見面禮給諸葛亮,投李報桃。

 諸葛亮大喜,相對於錢糧來說,諸葛亮更看重戰馬,錢糧是缺,但日子緊著過也不是不行,可有了戰馬就等於瞬間提升戰鬥力,那就大有可為了。

 況且諸葛亮是來混水『摸』魚的,只要有好處就行了,無論貴重,總不能要求公孫瓚像袁紹一樣,出手都是大把大把撒錢。

 收受了好處的諸葛亮心情大好,一下子就大改態度,與袁紹和公孫瓚自然熟絡了許多,諸葛亮一邊派黃忠去通知張飛,囑咐張飛帶著兵馬去袁紹和公孫瓚軍中拿錢拿糧拿馬,另一邊則對兩大財主拉了拉衣袖,要求主動與兩人坐下來,好好結交一番。

 袁紹和公孫瓚自然是卻之不恭,於是三人就地開席,暢懷飲酒,各有所得,倒是一笑泯恩仇了。三國之諸葛天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