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之諸葛天下》第492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
諸葛亮豈願一直在這裡駐扎不前,當郭嘉提出主動前去調停,從而向雙方索取一份好處的時候,諸葛亮當然動心了,況且手下這幫將領若是不給他們搞出些事來,估計在軍營裡面會把人給悶死了。

 想做就做,趙雲一走,負責保護諸葛亮的位置也就讓黃忠給佔據了,諸葛亮帶著典韋和黃忠大大咧咧地朝著袁紹和公孫瓚兩方對恃的地方而去,倒也沒領太多兵馬,無非就是幾十個親隨精兵罷了。

 尚隔得挺遠,袁紹和公孫瓚就發現了諸葛亮等來人,一下子就緊張不已,畢竟無論是袁紹還是公孫瓚都知道自身沒有援軍,既然沒有援軍,此時再有軍隊前來,自然是別人的援軍,因此都特別關注來人是敵是友。

 當袁紹和公孫瓚發現來人是青兗兩州之主的諸葛亮皆倒吸一口涼氣,兩人都心中發虛,畢竟都曾有愧於諸葛亮,袁紹當初在諸葛亮為反董大軍的盟主之時,直接斧底抽薪,盜走諸葛亮統領大軍的糧草。

 公孫瓚更是與諸葛亮大打出手,只不過是沒打得贏諸葛亮罷了,事實上憑著之前的過節,諸葛亮完全有理由聯手對方,從而消滅袁紹或是公孫瓚,這也是讓兩人最為擔心的。

 不過諸葛亮來到袁紹和公孫瓚對恃的地方,隔著挺遠,卻不偏不倚地停下了。諸葛亮生怕再繼續往前走,會引起兩方的猜疑,從而做出錯誤的判斷,不利於諸葛亮借著調停的理由漫天開口,坐地還錢。

 諸葛亮停下之後,就讓典韋和黃忠兵分兩路,前去袁紹軍和公孫瓚軍中傳話,說是諸葛亮前來調停,邀請袁紹和公孫瓚前來一見。典韋和黃忠領令而出,典韋前去公孫瓚軍,而黃忠則去袁紹軍。

 典韋懶得與公孫瓚軍廢話,縱馬來到公孫瓚和劉備的營地,大聲喝道:

 “我家主公特意前來調停,要是有心停戰說和,還請爾等主事之人前來一見,若是不來,後果自負。”

 典韋簡單地說了幾句,就頭也不回地轉身離去,留下公孫瓚和劉備面面相覷,想多問幾句都不得其門。公孫瓚隻好與劉備兩人進行討論,卻最終沒得出什麽好的結果與方案。

 倒是劉備的氣慨大些,明白福禍無門,唯人自招,既然諸葛亮來了這裡,若是不去的話,就無法得知諸葛亮和袁紹達成什麽交易,到時公孫瓚軍就會變成一支孤軍。

 諸葛亮主動前來邀請,說明還沒鐵了心要跟公孫瓚的白馬義從過不去,說不定公孫瓚前去會談,到時袁紹開出的條件太低,而公孫瓚同樣能給諸葛亮,甚至更好,那麽就能拉攏諸葛亮成為援軍。

 公孫瓚雖然和諸葛亮交過手,可公孫瓚也知道袁紹曾經擺過諸葛亮一道,差點讓諸葛亮陰溝裡翻船,所以說兩方的優勢都是差不多的。

 典韋傳話來得快,去得快,相反黃忠就顯得知禮周全了,這也是諸葛亮派黃忠負責去袁紹傳話的原因,不然三兩句就將愛好面子的袁紹給堵話,那調停也就沒法談了。

 黃忠去了袁紹軍中,倒也沒表現出什麽,沒有交淺言深,只是簡單地說明了來意,向袁紹交個底說道:

 “袁將軍,我家主公聞知將軍與公孫將軍在磐河這裡對恃,我家主公常常稱讚兩位將軍,言及爾等都是當今豪傑,不宜廝殺,傷了和氣,故而我家主公匆匆而來,乃是專門前來調停勸和的,還望將軍念在三軍將士及百姓清苦的面上,前往與我家主公一聚。”

 黃忠不卑不亢卻有一股氣勢蓄而不發,令人一看就知黃忠乃是不可多得的儒將。一相對比之下,袁紹深覺真是貨比貨得扔,人比人氣死。這小兒諸葛亮真是不知有多大的福緣,竟然能收服這麽多猛將,好在謀士這一塊,袁紹遠甩諸葛亮好幾條街。

 “回去告訴你家主公,就說我定當前往。”

 袁紹雖說之前偷了點諸葛亮的糧草,但憑著袁氏四世三公的名頭,袁紹還真沒到怕見諸葛亮的地步,至於調停說和之類的鬼話,袁紹也是聽聽就過,畢竟袁紹可沒覺得諸葛亮會這麽好心,千裡迢迢趕來摻和袁紹和公孫瓚的這些破事。

 不過袁紹還是得去的,弄明白諸葛亮的來意和用心也好,就算諸葛亮站在公孫瓚那一邊,想聯手搞定袁紹,搶了袁紹好不容易從韓馥那兒騙來的冀州,袁紹也是沒那麽好欺負的,最不濟就是逃回幽州渤海,再不堪逃去投奔袁術就是了。

 當初偷盜糧草,倒也讓袁紹和袁術的關系緩和了不少,畢竟一起乾壞事是增進感情,關系升溫最好的方法。得到袁紹的答覆,黃忠自然不願再多作停留,有禮貌地告辭回去複命。

 不日,公孫瓚和袁紹各自迎出了百裡左右, 來見諸葛亮。諸葛亮一看到袁紹和公孫瓚,絕口不提當初發現的那些不愉快小事,而是笑意盈盈,仿佛是真心前來調停,甚至臉上還洋溢著些許恭喜袁紹和公孫瓚的意味,真弄得袁紹和公孫瓚兩人『摸』不著頭腦。

 待三人客套了一番之後,諸葛亮見氣氛漸佳,袁紹出身袁氏,四世三公這頂高帽子令袁紹無論什麽場合,都保持了足夠的優雅,而公孫瓚雖是武將出身,卻也跟著盧植學了挺長時間,倒也不至於出言粗鄙。因此,諸葛亮打算將主題引入,不再說那些沒營養的客氣話了。

 只見諸葛亮從懷裡掏出了二份黃『色』的絹布,一臉真誠地說道:

 “陛下得知兩位將軍在冀州這裡有了些誤會,刀兵相見,將士相向,兩位都是大漢的國之棟梁,且皆是世間少見的英雄豪傑,陛下憐惜,心生不忍,故而令我奉詔前來調停勸和,並宣讀陛下給兩位將軍的詔書和旨意。”

 諸葛亮慢慢地假的詔書給宣讀出來,內容沒什麽新奇,無非就是學董卓一樣,給袁紹和公孫瓚兩人升官,達到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效果。三國之諸葛天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