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之諸葛天下》第354章 妄言廢立
  第二天,董卓原想早早地去溫明園等候滿朝文武百官,不過卻讓李儒給勸阻住了,說是不能早早出現,免得受人輕視,不止要讓文武百官先耐心靜等,而且還得威武行事,這樣敢與董卓對話的人自然就少了很多。

  到時廢帝一事提出來,聒躁的人就不多了。董卓對於李儒那是言聽計從,絕無異議。於是,董卓久久未到,有意怠慢各人。其實,文武百官並不是害怕董卓這個二愣子亂來,還真不想賣董卓這個面子。

  如今倒好,答應前來赴宴,到了約定時間,這董卓卻根本就不露面,行事怪誕,果然沒一點誠信可講。因此,文武百官對董卓更是心懷怨念,恨之入骨,卻是敢怒不敢言。

  等到快日上三竿,文武百官的耐性快被磨完了,若不是溫明園的西涼健卒把守在外,朝堂百官根本就不會繼續在這裡奉陪董卓,直到各人就差暴走離去了,董卓才算是姍姍來遲,來到了溫明園門口。

  董卓龍行虎步,緩緩而行,舉止之間徐徐如春風,臉上洋溢著歡樂的微笑,輕輕一躍,從西涼特有的戰馬身上跳了下來,身上帶著的佩劍也不除下,直接信步來到溫明園中,款款而入席。

  設宴的主人公董卓一來到,總算是賓主盡至,酒菜皆齊,董卓是心情愉悅,連連勸酒,不過各人看到董卓居然帶劍入席,更是憤怒,只能強顏歡笑,面對著滿桌的好酒好菜,味如嚼蠟。

  董卓舉起酒杯,巡視了眾人,賞臉赴會的有司徒王允,太尉楊彪、剛被引薦的尚書盧植、議郎彭伯、袁紹袁術兩兄弟、曹操、以及奉詔領兵前來京師洛陽的丁原、諸葛亮等人。熙熙攘攘,坐於一席,董卓豪氣萬丈,簡直是氣吞萬裡如虎,談笑間頗有俠風。

  董卓先是和各人客套地吹噓了一番,說是京師洛陽人傑地靈,繁華如錦,又說朝堂百官個個都是人才,文能安邦,武可定國,各人的威名與才學,實在是令董卓如雷貫耳,神交已久。

  各人都知道董卓是什麽性子,尤其是盧植等人還十分看不起董卓,也就懶得和董卓附和,而是草草地應付過去即可,盼望董卓早點結束這場無聊的宴席,各回各家。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董卓總算是直奔主題,打算撕開宴席的遮羞布了,不與各人繼續尬聊,而是直接開門見山,打開天窗說亮話了。於是,董卓舉起雙手,輕輕地拍了拍,宴席的歌姬皆應聲而停,施禮後便緩緩而退下了。

  宴席的氣氛,瞬間就冷了許多,各人也知道董卓要將此次宴席的目的扯出來了,皆默不作聲,想看看董卓能翻出什麽浪花,要賣什麽狗皮膏藥。

  董卓實在是享受這種眾人仰視關注的感覺,完全與在西涼的時候不同,那時各人雖也聽從董卓的,表現得十分溫順,卻大多是用武力所逼,被脅迫而來的敬意。

  不同於京師洛陽的文武百官,這些人也許懼怕董卓,但長年為官,早已不將喜怒哀樂表現於臉上,絕不會有一絲畏畏諾諾,至於那些往日並不欽佩,或者是有些鄙視董卓的人,現在卻也同樣坐於下首,傾聽董卓的發言,這如何不令董卓成就感爆棚。

  於是,董卓嚴厲地高聲說道:

  “諸位皆是大漢天下的英才豪傑,滿腹詩書,才華逼人,武藝蓋世,名揚海內,卓雖不才,卻有一言,煩請眾官平心靜氣,聽我慢慢道來,今日諸位賞臉,不管卓所說的對否,權當酒後之言,笑談之語。”

  董卓原想會有人相問,幫董卓鋪好台階,誰料話音一落,居然沒人出聲替董卓作起承轉合,各人要麽沉默如金,眼觀鼻,鼻觀心要麽一心喝酒,不理外事。

  董卓一番鏗鏘發言,卻是冷了場,不過董卓素來厚臉皮,也不在意,全當朝堂百官皆是側耳靜聽,渾然沒有任何不適,自接自話地說道:

  “天子為天下之本,萬民之主,若是毫無威儀,則難以服眾,扛起大漢列宗列祖打下的江山社稷,替天下百姓謀福創利,如今漢帝年幼,政事不通,才學未顯,兼之懦弱無主,實非明主,非大漢之福,非我等臣子之幸也。”

  “陳留王皇子協,自小聰明好學,知書達禮,待人溫文,舉止有方,比之少帝有過之無非不及。治國之君,理應擇賢而定,自古堯舜已有先例,既然陳留王皇子協可承大位,我等賢臣良將何不順應天意?”

  “令少帝退位讓賢,另立陳留王皇子協為新帝,即天子位,方能重振我大漢之天威,使四方來朝,八海納拜。不知各位朝中大臣意下如何?是否與卓一樣,英雄所見略同?”

  董卓說完,各人這回更是不敢出聲附和了,這董卓是想裸地推倒漢帝劉辯哪,和造反無異了。一時之間,坐於宴席之中的文武百官如同火中灼燒,皆坐立不安起來,但依然未有一人敢貿然出聲,怕被眾人認為是董卓的同黨。

  此時哪怕那些原本已是一心投靠董卓的人,或者是有意準備投靠董卓的人,皆噤如寒蟬,不置與否。開玩笑,廢帝要是一個不慎,弄不好是要滿家抄斬,誅殺九族的,沒人敢為了前程跟董卓押這種重注。

  晌久,卻突然有人從座位上站起,那人一起身,就直接將宴席的酒案
給推翻倒地,酒水和菜肴皆灑落一地,而後大步向前,走到宴席中間,嘴裡大喊,說道:

  “不行,不行,你是何人,居然大言不慚,忤逆不道,敢隨意妄言廢立之事?當今天子乃先帝嫡子,根正苗紅,即位以來並無過失,有什麽理由由得你胡言亂語,輕議廢立,莫非你是想造反,行篡逆之事,竊漢帝代代相傳的百年基業不成?”

  “況且縱是少帝有失,陳留王聰慧,然而長幼有分,擁立有序,上有三公,下有劉氏宗族,也由不得你區區一個西涼刺史來指手畫腳,如今逼君退位,實為不忠不義之臣。”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