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之諸葛天下》第350章 此為何物
  諸葛亮弄得神秘兮兮,鬼鬼崇崇的,直教鮑信一頭霧水,腦海裡完全猜不到諸葛亮葫蘆裡在賣什麽藥,隻好靜待諸葛亮自行揭開謎底。

  沒多久,陳宮領著一個身著普通,年紀和諸葛亮一般大小的孩童前來,鮑信剛想反諷諸葛亮,話尚未說出口,就被前來的孩子搶白,只見那孩童說道:

  “鮑將軍,可還認得本王?”

  鮑信一聽,細細一看,竟然是那陳留王劉協,嚇得冷汗直流,平常跟隨著何進混口飯吃,哪有什麽機會能夠看到天子或皇子,也就偶爾的幾次大場面,能夠得見劉協幾面。

  鮑信自然是見之不敢忘,鮑信想不到出現在諸葛亮軍帳之中的人,居然會是陳留王劉協,趕緊跪倒在地,行禮大拜,說道:

  “下官濟北相鮑信,參見陳留王。”

  來人就是一直隱藏在諸葛亮的青州大軍的陳留王劉協,諸葛亮答應幫陳留王劉協逃走,諸葛亮為了遊說劉協出面,替諸葛亮招攬鮑信,可沒少在劉協身上下足功夫。

  先是將黃忠捉拿到的十常侍張讓以及在河道裡面順道撈起的大小宦官,都派來服侍劉協的起居飲食,只不過尚在洛陽附近,又身在軍中,諸葛亮只是要求劉協不能再以華服示人,至於其他都盡量滿足劉協。

  張讓並沒有說謊,魏延帶人前去野王縣,找張讓的弟弟張朔,果然得到大量錢財,諸葛亮也不吝嗇,甚至同意撥出一部分錢財返回給劉協和張讓,前提是諸葛亮有困難或需要劉協和張讓出力的時候,要幫忙搭把手。

  不過,諸葛亮也是醜話說在前頭,給陳留王劉協和張讓一個藏身之地,這個不難,尤其是想過得大富大貴也行,但要想重掌軍權、政務,那是想都別想。

  若是劉協和張讓同意,那青州願意替兩人提供棲身之處,不同意的話,則讓兩人另尋他地,青州這座小廟供不起。劉協是怕劉辯即位之後,久之久之,始終被軟監在皇宮裡面,還不如逃出皇宮,過逍遙自在的日子。

  張讓現在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更是沒得選擇,這才有了陳留王劉協出面,幫忙替諸葛亮勸說鮑信,一起合夥乾大事。

  陳留王劉協本就是少年心性,好不容易脫離了宮闈,不用再理皇族的破事,況且諸葛亮也很守信用,果然應有盡有,並且承諾回到了青州,不會限制劉協的人身自由,哪怕劉協想出了青州,也絕不會肆意阻攔。

  於是,劉協收起厭煩的心思,虛扶了一下鮑信,嘴角揚了揚,給了鮑信一個善意的鼓勵,說道:

  “鮑將軍的忠心,本王已是知道了。本王雖不理朝政,卻也能辯出忠奸,鮑將軍與諸葛將軍皆是國之棟梁,大漢的中流砥柱,依本王看來,就該強強聯手,合力誅賊,蕩平不臣,還大漢一個朗朗乾坤。”

  劉協也不想將話說得太明白清楚,反正劉協現在是無官一身輕了,出了京師洛陽,若是沒有人捅破,誰知劉協是陳留王,當今天子的弟弟。

  最主要的是劉協不知道鮑信和諸葛亮的彎彎曲曲,更不想知道,要不是諸葛亮三請四求,劉協巴不得離得遠遠的,董卓在洛陽大肆搗亂也好,鮑信和諸葛亮關系有沒有進一步,劉協根本就不想管。

  劉協可不比劉辯那樣木訥,任其擺布,被推上天子之位,卻手中無一兵一卒,這分明就是完全被架空了,劉協理不了太多,劉協還太不願沾染太多隱秘。

  不過,劉協的一番話,落在鮑信耳中,那可是如天雷平地起,震響在鮑信心中,久久未能平息。鮑信一開始,還以為諸葛亮只是天下英雄豪傑裡面,普普通通的一支兵馬,想不到諸葛亮的青州軍中竟然隱藏著陳留王劉協。

  陳留王劉協似乎還對諸葛亮言聽計從,不然何以會願意出面替諸葛亮說好話,初初聽來,劉協所說的是不偏不倚,讓鮑信和諸葛亮強強聯手,但鮑信和諸葛亮自然會明白劉協的弦外之音。

  諸葛亮坐擁青州,非同小可,又有劉協幫忙站台,這明裡暗裡的意思就是讓鮑信給諸葛亮手下嘛,鮑信開始思考諸葛亮值不值得效忠了,大漢亂象已現,青州未來的是否可期了。

  鮑信還沒想明白,諸葛亮卻是先開口了,畢竟有劉協在這裡,很多私密的話就沒法對鮑信說了,於是諸葛亮有意先把劉協送走,說道:

  “謹遵陳留王的教誨,必為大漢效力,力討不臣,還百姓萬民一個安居樂業的天下,鮑將軍是忠義之人,自然更是不會讓陳留王失望。軍旅艱辛,陳留王不辭勞苦,親臨一線,實乃我等軍人之楷模,學習的典范。 ”

  “還請陳留王先行下去歇息,務必多多注意身體,免得勞神過度,我等還望陳留王帶領,上陣殺敵,建功立業呢。”

  諸葛亮向劉協暗暗地使了個眼色,劉協會意,默契地眨了眨眼睛回應諸葛亮,而後劉協假裝推托說是路途辛苦,已是累了,就不打擾兩位將軍議事了,便隨著郭嘉徑直走出了軍帳。

  劉協想去歇息,鮑信自然不敢挽留,況且鮑信還沒回過神,尚在苦思劉協和諸葛亮的關系,其間種種到底有多複雜,一時之間鮑信想了很多,不過卻沒有頭
緒。

  劉協一走,鮑信不再緊張,松了口氣,理智雖是上線了,卻是不知該如何開口,劉協和諸葛亮的想法,鮑信也是官場老油條了,自然明白,沒可能不懂,主要的是鮑信想知道諸葛亮到底有何憑仗在以後的亂世之中脫穎而出,以及諸葛亮的人品是否值得效忠、認主。

  諸葛亮也知道鮑信沒那麽容易勸服,畢竟鮑信的烏鴉嘴不止是說啥都中,還側面地印證了鮑信對時局的判斷極為準確,這種人沒那麽好忽悠。

  諸葛亮似乎早有料到,又朝著陳宮點了點頭,陳宮便知時機已到,將早已準備的盒子取了出來,呈到諸葛亮的面前,諸葛亮淡淡地笑著,說道:

  “鮑將軍無須思慮太多,且看此為何物?”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