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傾危大秦》第129章 強勢通行
扶蘇緩緩打開這份商鞅曾經制定的《墾令》,說道:

 “此乃商君當年變法時的墾令,其中“壹山澤”之策,讓秦國統一管理山林、湖澤,如此一來討厭討厭農耕、怠慢懶惰、非常貪婪的人就沒有吃閑飯的地方,那麽一定會去從農耕,荒地便能得到開墾,此策讓秦國專山澤之利,管山林之饒,想必諸位皆知。”

 群臣皆點頭,對於商鞅變法的法令,秦國的各官員必然是十分熟悉的。

 “此策中禁止百姓樵采漁獵,商賈禁買賣山林漁澤之物,今日朕要松關梁,馳山澤之禁!”

 “什麽?”群臣皆驚,完全搞不懂皇帝要幹嘛了,這件事絲毫不亞於鹽鐵專賣之事,商鞅當初“壹山澤”之策便是抑製商賈形成豪商大賈,今天皇帝竟然要放松山澤的禁令!難道還要減少商人關稅麽?

 如此一來豈不是商賈盛行,那麽秦國還能有人耕種麽?

 其實這是扶蘇百般深思熟慮後決定的,商人能給國家帶來的財富實在是難以估量,扶蘇不是沒有想過如此一來會形成豪商巨賈,但是只要秦國控制住整個國家的經濟命脈,商賈根本難以撼動國家政權。

 商人為何能成為豪商巨賈,不是因為經受貨物,而是國家政策!

 廷尉士康又站出來了,這次是真的看不懂皇帝心中喜怒了,為何欲用法家,又欲放開商賈,這讓崇尚法家思想的人,皆陷入對新皇帝的深入思考,皇帝當政時間較短,如今抓住政權之後,就是大的動作,讓眾人皆始料未及,看皇帝一系列的政策,皇帝絕對是看重法家的,這讓法家之人皆認為皇帝可佐,但是有些政策卻又與法家行事風格相左。

 不光是法家之人,包括各位儒生皆認為皇帝從師與淳於越,將來必然是一位仁義的皇帝,儒家的治國理念必然能在新皇帝的治下得到巨大的發展,但是皇帝雖有仁愛之心,行事卻又頗似法家風格,這讓儒生又是期待又是無奈。

 “陛下放松關稅,馳張山澤之禁,必然會使得豪商大賈流動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呀!還請陛下三思,勿要放開此等洪水之獸!”

 “還請陛下三思,勿要放開此等洪水之獸!”不僅僅是法家之人,儒生也跟著反對扶蘇放松關稅,讓商人可以從事農林之物販賣之舉,若是人人皆重利,那麽儒家提倡的仁義可真的要受到打擊了。

 “鹽、鐵收歸國家買賣,不是不允許民眾自己煮鹽,自己冶煉鍛鐵,只是這些皆不準私人買賣,皆由官收官賣。至於酒水,國家會發放準許商人經營買賣酒水的‘酒榷’,凡是取不到‘酒榷’者,一律不準買賣酒水!馳山林之禁,”

 有了限制商人因放松山林之禁之後,獲的漁海鹽利,采煉鐵石等獲得的利潤,有了鹽鐵專營,商人沒有這兩項巨利,憑借其他之物縱然能富裕起來,但是絕對不能撼動秦國政治。

 “陛下!”士康還欲再諫。

 扶蘇直接說道:

 “此事朕意已決,再言不可者斬!”

 看到皇帝已經不容再辯駁,百官也不再真的當出頭鳥。

 這些人看不到未來的事情,扶蘇確實是有未來的打算,扶蘇還要開通絲綢之路,等到國內買賣市場飽和,將國內的商品輸出,絲綢,陶瓷,茶葉,農耕產品等等,沒有較為發達的商業,根本不利於完成賺取貿易差價的舉措,這才是富國之道。

 史官筆從未停歇,鄭國與治粟內史杜俊和儒生的怒辯到皇帝堅決敲定此策,全部記錄在簡。

 這次廷議也成為後世之人認真專研探究秦國政策轉變最重要的參考,多年研討不休!

 “已經日中時分,諸位隨我移步興樂宮,朕今日宴請諸位!”

 說完扶蘇便轉過身,向殿外走去,眾人皆結成小圈子,各自討論著皇帝此舉的影響,詢問他人準備應對接下來政策變化引起的各種反響。

 隨著一路的議論,眾人到達興樂宮時,已經不像剛開始廷議之時,皇帝說要宴請群臣的那種高興,每個人皆在席間嚴肅的談論此事,桌上的菜肴倒是沒有了它們的吸引力。

 扶蘇轉頭看向侍人,侍人立刻彎下身子問道:“陛下何事?”

 扶蘇跟其指了指丞相馮去疾,說道:“去將丞相請過來。”

 “諾!”侍人趨步向丞相馮去疾的座位走去,丞相此時正與鹹陽令討論此事,聽到皇帝召見,放下手中的酒爵,整理了一下衣衫,急步向扶蘇這邊走來,侍人微微落後丞相兩步。

 “陛下召我?”

 扶蘇看到馮去疾過來,立即拉起馮去疾坐在自己身邊一起就食,馮去疾自然不能跟皇帝並坐,立即推辭:“陛下不可,臣如此逾製!”

 扶蘇也意識過來,還有很多儒生在,此事自己做的確實不妥,便讓馮去疾坐在了距離自己比較近的一個桌案上,說道:

 “丞相今日在廷議時,朕談及土地之事,丞相急忙提醒朕,可是這件事已經相當嚴重?”

 扶蘇也沒有真的了解各地土地買賣,豪強兼並民眾土地的情況,雖然知道土地私有這種兼並無法避免,但是馮去疾的反應顯然是提醒自己這件事已經到了十分嚴重的地步。

 “陛下此事~”說著馮去疾扭頭看了看正在吃飯互相議論的群臣,欲言又止,扶蘇會意,知道馮去疾是不想在百官面前說出此事,生怕對扶蘇的政權造成影響。

 “這件事你我君臣改日再談,朕雖不動土地之策,但是還是有些小的想法,欲問於丞相,請丞相幫朕思慮一下,是否可行?”

 聽到扶蘇盯著土地之事不放, 馮去疾不知道接下來皇帝要說什麽,回答道:“還請陛下明示臣。”

 “商君變法,民眾皆能有田,等到民眾他日錢財缺少卻又缺錢之時,必然會考慮販賣土地,這樣其他人買賣土地之後,田畝不能相連,耕種灌溉起來皆十分繁瑣,朕欲讓各家各戶之田結而連之,必然可以提高耕種速度!”

 扶蘇提出此法還有更重要的兩個原因,一是扶蘇欲發明出更為便利高效的耕種器具,肥田之法等,這樣各家田地連在一起,耕種起來必然會高效。

 更深一層的原因就是扶蘇想要為日後使田地隻租不賣做鋪墊,民眾可以養殖牲畜家禽,便可以將不願種的田租出去,等到秦國政府管控的商業有了起色,府庫充實之後,便可以反哺民眾,凡是種田多者,到達什麽規模,國家可以給予其一定金額的補貼,如此一來,種田也便有了其內在動力,這些雖然還遠,但是扶蘇還是想早點籌謀起來!

 只有這樣才能迅速積累起征伐匈奴需要的後勤補給資源,不然只有軍隊,沒有補給,談北征匈奴,皆是空言!

 “丞相以為如何?”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