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傾危大秦》第130章章 開議國製
馮去疾聽到扶蘇的方法,皺著眉頭開始思索這件事的可行性已經潛在的影響。

 這也是扶蘇要請教丞相的原因,扶蘇作為秦國皇帝,要管的事情實在是太多,官員任免,國家軍備,國家政務,但是幫皇帝分擔最多的自然還是丞相,此時的丞相權利雖然很大,但是威脅皇權還是不可能的。

 因為沒有形成派系,更重要的是軍權緊握在皇帝手中,扶蘇如今無論是在軍中還是在民眾之間皆極有聲望,正因為地位穩固所以扶蘇才想著先逐步實施自己更遠瞻的政策。

 扶蘇正是知道這些官員會從自己嘴裡說出的話,要做的事情揣測自己的真實意圖,但是作為前世便是沉浮宦海的政客來說,若是想要挖掘出政客的潛在意圖,就要充分考慮他們所在的立場,從其立場出發探尋其代表的利益關系,說出的話做出的事皆是其公開的導向,只有站在其立場考慮其言語這樣才能揣摩出政客的真實意圖。

 但是扶蘇現在身份確實秦國皇帝,他的意圖此時卻不能讓任何人揣摩到,不然會遭到十分激烈的阻撓,到時候扶蘇免不得要殺戮開道,但是如此內耗,只會將秦國削弱,苦心孤詣之下,扶蘇才讓法家和儒家提倡者皆不知自己真正意圖是為何。

 “陛下此舉雖然有利於農耕但是實效並非很高呀?關中水利發達,乾旱之時便可以集中引灌,播種之時,民眾也是耕種一地也要一日之久,各家田畝連在一起只是方便了民眾看管自家莊稼,無論耕種還是收割皆無太大提升。”

 馮去疾想來想去也沒有想到這樣做的意義在哪,只會使得下面的官吏繁忙起來,丈量土地,按照土地貧瘠還是肥沃折算怎樣的比例,皆需要很大的精力,馮去疾認為此舉得不償失。

 “丞相有沒有想過何物能促進效率的提升?”扶蘇笑著問了馮去疾一句。

 馮去疾有點跟不上扶蘇跳躍式的思維了,本來說著土地的事,怎麽突然又說到提升效率了。

 馮去疾也不知道扶蘇問的是提高什麽的效率,想了一下說道:“可是官員勤墾奮勉?”

 “丞相說的是處理政事,而且勤於政務是官員必須要做的,這個不同位置的官員能力不同,所以官職也便不同,這也是為何馮相能為丞相,治秦之世,王老將軍為秦柱石,定國安邦。讓丞相去打仗,讓王老將軍來治國那顯然是不同的,處理政事能提高效率的除了勤勉,還要合理重用人才。”

 馮去疾點了點頭,“陛下此言甚好,既然不是說處理政事,那麽陛下所說的提高效率是為何事?請陛下為臣明示。”

 扶蘇沒有先回答馮去疾,而是說道:“三皇五帝時期耕種皆以木於石為主,費力不說,收獲甚少;到了後來人們學會了鍛造銅具,勞作之事不僅省時而且省力,又因銅之鋒銳,耕土頗深,粟米收獲頗多。那麽丞相再看看如今秦國耕種皆用何物?”

 這個馮去疾常年身居高位,但是也絕對是不不諳農事之人,不假思索的便回答道:“自然是鐴土(bì)?鐵鏵(huá)呀!”

 “可是比用石頭耕地更為省力更為快速?”

 “這是自然!”

 “所以朕想說的便是器物的更迭,更適宜使用的器物便能帶來更高效的農耕收獲。朕不欲限制民眾從事工匠之事,不僅如此,若是民眾製造出有利於秦國之器物,還要獎賞鼓勵!隻知耕田,不知如何提高耕田收成,確是不妥。”

 這件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扶蘇覺得跟馮去疾溝通之後,由丞相安排人負責此事,倒是不必拿到此次廷議上來講。

 馮去疾想著皇帝整日琢磨的一些什麽呢,這等工匠之事皇帝怎麽也會考慮,“這件事並不難辦,臣倒是希望陛下多考慮秦國外患,此等小事勿要耗費陛下精力,交由其他官員便可。”

 扶蘇也知道自己若是整日從事發明創造也是不務正業了,但是自己知道很多可以提升效率的東西,不造出來實在是太浪費了。

 扶蘇想到的便是後世唐朝才出現的“曲轅犁”和西漢發明的農具“耬車”,要知道這可是一直用到扶蘇前世那個時候,很多落後的農村都還用著這種方式耕種田地。

 “丞相之言,朕自然納諫,這件事便由丞相在此次廷議之後,令人著手施行,朕還是對此事頗為上心,望丞相也能重視。”

 “謹記陛下之言。”

 “來,你我君臣共飲此爵!”

 扶蘇不願鋪張浪費,所以興樂宮中建造的酒池等皆未用為此次宴請百官,這場午宴因為上午廷議的緣故,眾人也沒能真正開心的美餐一頓。

 但是眾人所憂的不是皇帝對商人的放松管制,因為自呂不韋那時秦國就又“農”,“商”並重的政策,真正讓百官憂慮的是,皇帝到底要以何理念治理秦國。

 下午還有廷議,自然不能拖延太久,眾人用餐之後,便迅速趕往鹹陽宮前殿,扶蘇作為皇帝也未乘坐輦車,叫上蒙恬、馮去疾、蒙毅、趙基等人,聊著政事前往鹹陽宮。

 百官不知道皇帝還有何事要廷議,畢竟上午幾件事已經頗為重大,下午的廷議還是未能將上午那種氣氛消弭。

 看到百官皆來到殿中,自然還是扶蘇先行開口。

 “今日這場廷議不似上午,朕想跟大家商議一下秦國如今先帝的‘三公九卿’之製!”

 除了大將軍蒙恬,禦史大夫馮劫和丞相馮去疾皆心裡一突,心中知道皇帝絕不是簡答的議論此製,看來皇帝又有其想法,曾經的那位被大家認為頗不懂廟堂之事的長公子扶蘇是大家看走眼了。

 “不知陛下所議為何?”禦史大夫馮劫向扶蘇問道。

 聽到馮劫的發問,扶蘇自然是不能說我想集中自己的權力。

 “如今先帝設三公九卿為秦之重臣,如今又皆為朕股肱之臣,但是朕感到先帝此製固然甚好,卻有時一些政務不該交由何人,只能找到丞相,由丞相來處理,如此真正實施起來,各職分工未能真正明確,一些事情是該勞煩丞相呢,還是該找廷尉呢?”

 聽到皇帝所言,馮去疾不知道皇帝是否在暗示自己權力過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