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傾危大秦》第43章 路遇張良
  項梁在跟秦嘉戰鬥時,沛公劉季還不知道,現在的劉季可謂是怒火衝天。

  幾日前秦朝泗川郡監——平,前來攻打豐邑(江蘇豐縣),被劉邦率樊噲、雍齒等人擊敗,平退守薛地(山東騰縣)。劉邦留雍齒守衛豐邑,自己引兵追擊平,在薛地再次敗平,平逃跑不及,被劉邦部眾殺死。

  而周市攻齊失利,要退往魏地守衛,此時來豐邑勸降雍齒,雍齒經不住勸,投降周市,致使劉邦大怒。

  “我勢必親手刮了這賊子!”劉邦在大帳中拿劍狠狠劈砍面前的木桌。

  “他奶奶的,我早就看雍齒不是什麽好鳥,竟然乾出投降這事,沛公讓我領兵前去滅了這家夥。”樊噲火氣大,聽說雍齒反叛,就坐不住了,站起來就要帶兵去滅雍齒。盧綰、周勃平日也不喜雍齒,也站起身來請戰。

  劉邦把劍收回,說道:“是我識人不明,我當自率大軍前去攻下豐邑,弟兄們跟我一起去。”

  “諾!”屋內眾人齊聲答道。

  劉邦引兵至豐邑,雍齒堅守不出,盧綰上前叫陣,大聲罵道:“雍齒你這無恥小人,沛公委以重任,竟然背信棄義,背叛一眾兄弟,有何面目苟活於世。”

  樊噲等人也加入陣型,破口大罵,但是無論如何喊罵,雍齒還是緊閉豐邑城門,堅守不出。

  劉邦嘗試幾次攻擊,並未奏效,劉邦此時染病,身體不適,不宜再僵持作戰,無奈之下,憤怒離去,退回沛地商議下一步動作。

  “沛公,如今秦嘉立景駒為楚王,不如我們去投奔他們吧,這樣我們也可以得到大義名分,再回來攻略豐邑。”蕭何說道。

  “好,如今章邯正在陳縣附近,我們去彭城!”劉季說完,便著令其軍一起向彭城投靠景駒。

  ————————

  矢志抗秦的張良也扯起了反秦的大旗,但是無奈人少勢孤,無法形成有效力量,張良便把目光瞄準了目前勢力強大的秦嘉軍,張良在去往彭城的途中,正好遇上劉邦率領義軍在下邳一帶發展勢力。

  “在下沛公劉季,如今正欲向南投靠楚王景駒,不知義士將欲何處?”劉季見城外一百多人也是起義軍,便上前問道。

  “在下韓國人張良,也欲去投奔楚王,倒是巧了。”張良作揖,跟劉季說道。

  “哈哈哈,那可真是緣分,不如義士待我這邊征兵結束,你我一起去投奔楚王,怎麽樣?”劉季本就是熱衷俠義,如今途中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立刻便想一起趕赴彭城。

  “那,子房便打擾了。”張良見劉季豪爽有俠道之心,不覺得也想結識一下,於是二人便在此處留下來,等劉季這邊事情告一段落,相約去彭城。

  張良跟隨劉季在其軍中暫住,兩人兩人相見如故,張良多次以《太公兵法》進說劉邦,教其領兵訓練,劉邦多能領悟,而且對於張良所說兵法,十分佩服,常常采納張良的謀略。

  張良經過多日觀察,心中愈發覺得劉邦是明主,與其投靠不了解品性的景駒、秦嘉,不如跟著劉季一起反秦。

  自己深韜謀略不假,但是能發揮自己才能的前提是有一個善於納諫的主公,這次不期而遇,張良那種明析透勢的銳利眼光,讓張良直接看到了劉季的雄主之姿,成為如今紛亂形勢之下,重要的一步棋。

  張良又思考了一日,第二天早晨,去往兵營,看到正在觀看樊噲操練士卒,便上前走去,“沛公,麾下當真是人才濟濟啊,

樊將軍威猛剛壯;蕭大人、曹兄精於政略,當真是精兵強將。”  “哈哈,子房你過譽了啊,這都是跟我一起廝混的一群沒什麽見識的兄弟,當不起你如此稱讚他們。”劉季聽到張良稱讚他的部下,心中十分暢快。

  “沛公,子房有個不情之請,還請沛公考慮。”張良看著大笑的劉季,等他回復平靜,嚴肅的跟劉季說道。

  劉邦跟張良雖然認識不久,但是驚於其貴族出身,見多識廣,謀略深遠,兩人相見恨晚,於是劉季也嚴肅的說道:“子房有何事,隻管說出來,能幫上手,我絕不推擋阻攔。”

  “並非有什麽事,子房跟沛公認識也有幾日,深深佩服沛公的用人之能,沛公深明大義,豪爽而不拘小節,子房欲跟帶來的兄弟們並入沛公部下,還請沛公不要嫌棄。”張良看著劉季說完這句話,只見劉季愣住了。

  劉季反應過來,雙手拍在張良肩膀之上,“子房!你話可當真,真的願意投入我麾下嘛?”,這時的劉季一驚樂開懷了,他的軍隊中,不缺乏勇壯之人,也有蕭何、曹參處理軍政之事,唯獨這些大老粗沒有懂得兵法,沒有可以為他出謀劃策之人,這是他們這個隊伍的短板。

  劉季深深知道自己隊伍的短板,本來想著找個機會跟張良說一下,看看可否一起共事,只是張良出身貴族,怕自己開口,張良礙於情面不好拒絕,便一直未曾說出口,沒想到今日張良自己願意投奔自己。

  “自然不敢欺騙沛公,既然沛公與我都欲投奔楚王,不如我並入沛公部下,隨沛公一起前往彭城。”張良笑著說道。

  “好好好,子房,得你相助,何愁大事不成,我這就召集盧綰他們來議事,這可是大事。”看著去召集部眾的劉季,張良心中微微點頭,覺得如今自己的決定至少是正確的。

  得到張良的劉季,也如黑暗中摸索前進之人,看到了一盞明亮的指路明燈。

  ————————

  屢戰屢勝的章邯,一路高歌猛進破鄧說、敗伍徐、斬蔡賜、降宋留,平定陳勝起義軍之後,率司馬欣、司馬仁、董醫準備殲滅項梁軍。

  ————————

  劉季聽聞項梁已經打敗秦嘉軍,便與張良、蕭何、曹參等人商議接下來該怎麽辦。

  “不如我們回去繼續經略沛縣吧。”樊噲覺得既然楚王被殺,便覺得還是回去自己地盤上去。

  “不可,我們就在沛縣,名聲不足以招募兵馬,如今我們需要各地起義軍的承認。”蕭何跟劉季說道。

  劉季把頭轉向張良,“子房,你認為我軍該何去何從?”

  張良思索了一下,緩緩開口說道:“項氏卻抓著景駒,秦嘉沒有陳涉屍體而拒不承認陳涉已死還以此為借口兼並景駒勢力,這種吃相實在難看,但是如今我們別無他法,我軍急需大義名分,如此才能更長遠的發展,我們還是要去投靠項梁。”

  劉季見到張良、蕭何都同意投奔蕭何,便決定軍隊繼續行進彭城。

  劉季率軍向西,途中與司馬仁所率秦軍在蕭縣西遭遇,劉季兵馬太少,難以與司馬仁對抗,於是退回留縣收攏陳勝存留兵卒,共得到五六千人,聽聞項梁如今在薛縣,於是率部眾趕往薛縣。

  項梁得到劉季的投奔,十分欣喜,又給劉季分撥了五千人,五大夫級的將領十人,助他攻下豐邑。

  劉季此去投奔項梁,軍隊規模何止增長了幾倍,順利攻下豐邑,劉季雖恨雍齒,但是不得不承認其用兵才能,雍齒兵敗之後,向北趙地逃去。

  ——————

  劉季回兵攻打豐邑時,有一老者來投項梁軍。

  “居鄛(cháo)人范增,聽聞上柱國起兵,今特來投奔,欲盡綿薄之力。”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