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傾危大秦》第14章 與皇帝書
  子扶蘇言:吾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

  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扶蘇雖愚,亦知其不可。秦北攻胡貉,築塞河上,南攻楊粵,置戍卒焉……

  使胡人數處轉牧行獵於塞下,或當燕、代,或當上郡、北地、隴西,以候備塞之卒,卒少則入。

  上若不救,則邊民絕望而有降敵之心;救之,少發則不足,多發,遠縣才至,則胡又已去……

  聚而不罷,為費甚大;罷之,則胡複入。如此連年,則中國貧苦而民不安矣……

  上幸憂邊境,遣將吏發卒以治塞,甚大惠也……

  然令遠方之卒守塞,一歲而更,不知胡人之能,不如選常居者,家室田作,且以備之。

  以便為之高城深塹,具藺石,布渠答,複為一城其內,城間百五十歲……

  要害之處,通川之道,調立城邑……

  ………………以上之時,徙民實邊,使遠方亡屯戍之事,塞下之民父子相保,亡系虜之患,利施後世,名稱聖明。

  洋洋灑灑一篇綜合歷代“屯田”的極長的策論文章被扶蘇寫出,總的思想便是“屯墾戍邊,獎勵移民”。

  扶蘇心中想著:“這要是在我前世讀研的時候,這就是學術不端呀”

  其中一條十分重要也是扶蘇反覆思慮之後,向鹹陽提出的,如果一家養有一匹戰馬,那麽,便可以免除三個人的徭役。

  然後用重利吸引胡人善騎射者,教習邊境居民與士兵進行騎行訓練。

  這些一方面可以擴大戰馬飼養規模。另一方面,以民為兵,兵民共戰。這樣秦人才能騰出防禦的手來進行戰略進攻。否則隻被動防禦,實在是會被拖在長城沿線而不得存進。

  而扶蘇其中更重要的是目的,便是,取信於民,獲得民心,到時候可以征而為兵,以防不測。

  寫完這封《與皇帝書》之後,扶蘇又寫了一封關於匈奴人劫掠的軍情,並把自己的防禦之法簡單闡明,跟《與皇帝書》一起放好。

  等扶蘇封好此簡,打上加急,並非交由郵人去送往鹹陽,而是交由送軍報之人,火速送往鹹陽。

  扶蘇自己也想不到,這封信送到鹹陽之後,竟然掀起一片政治巨浪。

  當這封信拿在始皇帝手上時,已經是兩天之後,始皇帝本來正在批閱每日的一百二十斤的奏章。

  秦簡長約二十五厘米,寬0.6厘米,平均可書寫三十余字。秦代1斤為250g,計算一下,120斤竹簡也就是在9000片竹簡左右。按照一片竹簡寫30字計算,大概在20多萬字。

  拿到扶蘇的加急軍報,始皇帝心中一緊,以為北疆有匈奴來攻,打開了那封簡短軍情竹簡,始皇帝看完之後,有些不喜,沒想到小規模的匈奴劫掠,扶蘇也要加急送來鹹陽。

  帶著一絲不耐煩的情緒,始皇帝又打開了另外幾封竹簡,開頭便是看到“子扶蘇言:吾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幾字,心中以為扶蘇走後還要來諫言自己,心中頓時大怒,準備扔掉扶蘇的這封竹簡。

  眼光掃到其他關於邊境移民的文字時,始皇帝按耐住內心的狂躁,開始慢慢往下讀去。

  開始始皇帝讀的很快,但是,隨著扶蘇闡明的思想越來越清晰,始皇帝終於是自己認真起來,仔細的閱覽扶蘇的此簡。

  始皇帝完整讀完之時,這位千古一帝的雄才大略立刻提現出來了,

他立刻意識到,扶蘇這個“屯墾戍邊”北疆政策,將成為大秦帝國北疆防禦最有成效的創舉。  始皇帝作為帝國的掌舵者,眼界自然將此策無限放大,想到對於發展邊郡的農業,益濟民生,解決軍糧的效用,始皇帝再也不能鎮靜的坐在這批閱其他竹簡,起身大笑道:“哈哈哈,朕令扶蘇北去上郡,實在是一件正確的舉措。”

  放下手中的竹簡,“來人,立刻召集丞相,禦史大夫,與九卿和蒙毅以及博士來朝議。”

  近侍心中很驚訝始皇帝為何如此高興,自統一六國收到來自秦軍入駐臨淄的消息那天之外,始皇帝已經很久沒有如此開懷大笑過了。

  近侍心中雖然有疑問,但是,卻不敢絲毫停留,立刻尊始皇帝令,退出大殿,差人前去召集帝國高層官吏。

  等到人已經在朝議大殿到齊時, 始皇帝還沒有過來,禦史大夫馮劫緩緩走來蒙毅這邊,湊近蒙毅小聲問道:“上卿可知為何皇帝如此召集我們前來議事,今日本不是朝議時間呀。”

  “不知,我也是收到宮中的傳令,便立刻趕來,至於何事,我亦不知。”馮劫蒙頭微皺,看了一下殿內其他人,發現也是有些茫然,在望向始皇帝來的方向。

  “皇帝來了”蒙毅小聲跟馮劫說了句。

  始皇帝身軀凜凜,一雙眼光射寒光,兩彎眉渾如刷漆。舉手投足在在都流露出渾然天成的帝王霸氣,看了叫人難以抗拒那野性的魅力。

  看到始皇帝走來,殿內剛才有些吵雜的氛圍立刻為之一變,變得安靜起來。始皇帝目不斜視,走到位置上坐下。

  眾人看到始皇帝嘴角似有隱約笑容,心中不禁松了口氣,看來不是壞事。

  始皇帝環顧了一圈眾人,開口說道:“朕令長子扶蘇北去上郡監蒙恬軍,扶蘇送來軍報幾日前有小股匈奴襲擾邊境村裡。”

  眾人一聽匈奴前來劫掠,心中一緊,變得凝重起來。歷代開國皆是明君強臣,這些在戰亂中洗禮出來的帝國高層,眼光自然不會短淺,知道北方遊牧民族對於農耕文明巨大的威脅。

  要不然,在始皇帝當初看到“亡秦者胡”時,也不會高度重視而發兵驅滅匈奴。

  眾人沉思此事,始皇帝再次開口道:“扶蘇不負朕望,去監軍不過月余,便已清楚北疆沿線的情況。給朕寫了一封奏簡。”說著,眼神看向趙高,趙高會意,拿起扶蘇的那封竹簡,開始讀了起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