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倭亂啟示錄》第一百七十章 幕後都有人
  朱厚熜沉默了一會,說道:“浙閩的倭亂,依你看是否已確定平息?”

  嚴嵩說道:“以微臣的了解,朱紈對於浙閩倭亂的描述,有言過其實的成分。我們對照其前後言語和做法,就可以看到其前後矛盾的地方。”

  朱厚熜問道:“此話怎講?”

  嚴嵩一看皇帝有聊下去的興趣,便開始侃侃而談:“我們先看朱紈就任浙閩巡撫之初,不到幾個月,就出了謝家滅門大案,案情震驚朝廷。這說明什麽?這說明他一上任並沒有整頓好浙閩的軍政與治安,使得盜賊四起,方造成倭患四處告警。試問為何各處匪情,恰恰是在朱紈就任後迅速增加?”

  “嗯,你說的有一定道理。”

  “故吏部采禦史周亮及給事中葉鏜等人,當時便向吏部彈劾朱紈,吏部也當即采諫將朱紈的巡撫改為巡按。然而不到一年時間,朱紈給朝廷奏章裡的戰報,卻變成了他率領數百戰船,摧毀佛郎機及倭人盤踞的雙嶼港,絞殺無數敵船。而今又追擊至福建走馬溪,肅清浙閩全境,這個轉變也太大了吧?”

  “此話又怎講?”

  “朱紈降職前倭患頻發,降職後卻神奇英勇蕩寇,這說明什麽?這說明之前朱紈不知道到底在做什麽,後來降職後為了保住頭頂烏紗帽,這才開始認真出力做事。由此看來,此人的品性相當不好。”

  “人好不好我不在乎,只要把浙閩倭患撲滅,我不僅可以給他複職,甚至還可以再升官!”朱厚熜是皇帝,他無所謂錢財和官職,因為這都只是他手裡管理朝中官員的籌碼。

  嚴嵩不急不忙繼續說道:“依微臣看來,事情怪就怪在這剿倭捷報上。我朝浙閩水師,之前一直不斷向朝廷要求追加糧餉。直至謝家大案出現,吏部采諫追責時,朱紈仍辯說軍力羸弱,無法有效剿匪。忽然被降職之後,卻發生突然轉變,在朝廷未追加一文軍餉的情況下,水師船隊卻迅速擴充至數百艘,軍力強大至橫掃浙閩沿海,這不得不令人心生懷疑。”

  朱厚熜本來就很聰明,他聽後久久不語,而後道:“你繼續說。”

  “這麽看來,此事只能有兩種可能解釋:一是朝廷給水師的糧餉是足夠的,但是之前被朱紈私吞了,所以軍務不整戰力羸弱;另一種可能就是,所有後來奏報的捷報戰果,包括雙嶼港大捷,包括走馬溪大捷等等,都是被朱紈渲染誇大,目的是騙取朝廷獎賞,另外是邀功升官發財。”

  朱厚熜問道:“朱紈如何有這膽量敢來欺騙寡人?”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膽量或許是被壓力逼出來的,只有不斷的戰功捷報他朱紈才能保住他的官職。另外,我懷疑在朝內,有人在支持他。那段時間我賦閑在家,也不知道是誰把他提拔上去的。”

  嚴嵩這話既YY了朱紈的心理,同時也把和自己的關系撇清。

  朱厚熜果然又是冷哼一聲:“夏言!”

  “這個微臣不敢臆斷,只是如今有這麽多官員上奏章進行彈劾朱紈,可以說是無風不起浪。禦史陳九德、周亮等彈劾他‘舉措乖方,專殺啟釁’,另外南京大理寺林希元,彈劾朱紈下屬盧鏜、柯喬等‘黨紈擅殺,宜置於理’,這些人莫非都是胡說八道?我看不見得。”

  朱厚熜又是一陣沉默,然後道:“林希元也算是朝中老臣了,如果真如你所言,該讓陸炳去查一下了。”

  嚴嵩恭敬一拜:“皇上聖明,此乃欺君大罪,不可不察。”

  朝廷之事剛說完,

君臣兩人又開始討論起祭祀青詞的事情,這個徐海洋並不關心,便合上貓眼悄悄退出密道。  晚上,徐海洋把李時珍拖進地下密室,把之前聽到的事情一一複述。

  只有在密室裡討論這些事情,才是最安全的地方。

  “陸炳是誰?”徐海洋迫不及待的問,他還是相當關心與朱紈有關的事情。

  李時珍淡淡道:“錦衣衛頭頭,皇帝的絕對親信。”

  徐海洋吐吐舌頭:“朱紈朱紈,這下子,真的要完了。別的不說,如果真的細查,光我骷髏軍送給他的船隻槍炮這點,他就說不清了。”

  李時珍奇道:“先前朱紈煞費苦心要弄死你,為此你還身受劇毒,但是聽你話語,似乎還有點同情他的意思。為什麽?”

  徐海洋歎道:“要講政治!朱紈雖然軸,下手也夠狠,不過他終究也是為了消滅浙閩沿海海賊。據我所知,他還真算是個清官,我送給他的錢財也都統統用於水師的建設。這樣的對手,卻死於朝中讒言,可真是有點冤枉了。 ”

  李時珍問道:“嚴嵩為什麽要無端加害於他?”

  “我對嚴嵩的第一印象其實挺好的,卻沒想到他是個笑面虎。”徐海洋苦笑道,“你知道嗎?我們骷髏軍內河外海船商,如果追溯背後的撐腰老板,那就是嚴嵩。以我估計,原來許棟他們和嚴嵩也脫離不了乾系。浙閩海運生意,都與嚴嵩息息相關,朱紈搞海禁,這不就是斷了他的財路嗎?”

  李時珍恍然:“難怪,你說有一大波人彈劾朱紈,那什麽林希元、周亮都是福建人,原來這些都是相互有關聯的。”

  浙閩一帶船民,在大航海時代就靠海運生活,並惠及本地鄉紳及官員。朱紈的“片板不入海”政策,自然觸犯了閩浙地主豪紳的利益,因此招致閩人官僚仇恨也就不足為奇了。

  徐海洋沉默許久,但也沒有什麽良策,隻得暫時放下朱紈:“夏言又是誰?”

  “夏言?夏言就是前任首輔,前幾個月還在掌權呢,說下就下了,否則那輪不到嚴嵩出來搞三搞四。”

  “為什麽把他的官職下了?”

  “嚴嵩不是說了嗎?蒙古軍入侵大明了。”

  “嚴嵩說的是蒙古軍走了。”

  李時珍苦笑道:“嚴嵩的話,你說能相信幾成?”

  徐海洋劾道:“那你的意思是,蒙古軍還是有可能在大明境內?那什麽宣府來著?”

  “宣化府。”李時珍回道,“離北京直線距離也就百把公裡。”

  “臥槽!”徐海洋跳了起來,“這事特麽比倭患重要多了,怎麽在嚴嵩嘴裡就那麽輕描淡寫?”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