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倭亂啟示錄》第一百六十九章 走馬溪大捷
  嚴嵩已年近六旬,可是卻保養的很好,面目清秀儒雅,飄飄然有種類似神仙之貌相。

  唯一有點不搭調的是他的頭上,居然帶了頂類似道冠模樣的帽子,高約一尺五,以竹片為冠骨,以綠紗為冠面,正前面還繡著黑白相間的太極八卦圖案,外面繞著用香葉做成的花環。

  “這不就是頭戴綠帽子嗎?”徐海洋心頭一樂,差點沒笑出來,幸好李時珍及時扯了扯他的衣衫,這才沒搞出事情。

  大明宰相急匆匆跑來面見皇帝,應該是很嚴肅的事情,徐海洋豈能這麽不嚴肅?

  嚴嵩進來後,先是幾句例行恭敬賀語,然後掏出一疊紙張說道:“皇上,重陽將至,微臣連夜寫了幾篇青詞,請皇上過目指正。”

  所謂青詞,便是詞句華麗的賦,寫在青藤紙上,用來修道祭天的。因為寫給神仙,內容自然很玄妙,當然也是需要很好的文筆。

  不過我們的宰相這麽著急面見皇帝,不講朝中事情,卻只是為了獻上幾篇文章,這卻令李時珍和徐海洋面面相覷。

  可是朱厚熜並不這麽認為,一聽有新的青詞,立馬從煙榻上爬了起來,接過青詞仔細閱讀。不過看完之後卻是一臉漠然:“差強人意,再寫幾篇罷。”

  嚴嵩儼然是早就習慣了被批駁,連聲道:“是,微臣回去再重寫。”

  朱厚熜冷哼一聲,問道:“其它還有什麽事嗎?”

  “浙閩方面繼續傳來捷報,朱紈等人在東山島附近設伏,圍攻了侵佔福建詔安縣走馬溪的佛郎機海盜,使之受到重創。”

  “寡人也看了朱紈上報的奏章,這可是又一次剿倭大勝利,你看怎麽犒賞他們合適吧。”

  自從朱紈獲得雙嶼港戰鬥勝利後,又一次向朝廷稟報了一次抗倭勝利戰報,“走馬溪大捷”:他帶著副使柯喬、都司盧鏜等人率領大明水師,經過三天的激戰,全殲佛郎機等外國侵略者和海匪兩百多人,並擊沉其大量戰船。其中生擒包括佛郎機海盜頭目多名,還有逃竄的李光頭等數十名內陸海盜。

  幾次大捷之後,朱紈在奏折中躊躇滿志地寫道:“浙閩海防,千裡清肅。”

  而自從謝家滅門大案後,關於倭匪的奏章是雪片般飛往朝廷,就是再懶於管事的朱厚熜,也不得不為之頭疼。而今朱紈的奏章分明暗示一個事,那就是倭患已除,這多少令朱厚熜有些興奮。

  少一些事情煩心,我們的嘉靖帝就多一分時間去修仙。

  見皇帝問起這事,嚴嵩並不言語,而是左右張望了一下,尤其是往徐海洋他們這一側門多看了兩眼。

  朱厚熜知他心意,對崔方說道:“叫他們都回避罷。”

  於是無關人士便被驅趕遠離清修房,包括李時珍和徐海洋。

  徐海洋心中那個著急,本來他對大明朝廷的破事並不是很上心,只是現在君臣之間剛說到朱紈這個話題,恰恰是和他有相當大的關系。好久沒有朱紈以及浙閩海事的消息,剛聽到一兩句就讓人回避,這豈不是讓徐海洋心中跟貓抓一般?

  不過這個難不倒徐海洋,他悄悄躲到無人之處,開啟了逍遙宮地下密室的隱蔽門扇,秘密地進入了其中。

  這就是當初他為什麽要挖空心思投入規劃建設逍遙宮的原因之一,地下室的密道可以進入每一個重要房間的地下,在每一處又設置了幾個秘密貓眼,在裡面可以清楚看到聽到外面的動靜,而外面的人卻根本無法察覺。

  當他附身在清修房的一個貓眼往外看時,

君臣之間的話題早就離開了朱紈。  只聽到朱厚熜的聲音說道:“有奏章說,蒙古軍隊已經回到大漠,不再騷擾宣府,此事是否屬實?”

  徐海洋看的位置看不到朱厚熜,只能看到嚴嵩。但見嚴嵩恭敬回道:“此事屬實,微臣早就說了,只要不招惹河套,蒙古方面定然安了心思,不會繼續南下。”

  “河套河套,和了才能套住蒙古嘛。”

  “聖上說的極是!”嚴嵩依然一臉慈祥,不過言語中卻沒有半點慈祥,“如今曾銑已經拿入大獄,請聖上明示如何處置。”

  “曾銑?他不過只是個馬前卒,我倒是想知道你如何看他背後的人。”朱厚熜慢慢說道。

  “夏言嘛??他一貫是個說話不多想的人,不過嘛??”嚴嵩說話有些吞吐,“既然他有心勾結曾銑,那到底有何居心就說不清了,有道是知人知面不知心。”

  他嘴上沒說壞話,不過話裡的意思是人都明白。

  “耿直?”朱厚熜冷哼一聲,“我看他是想脅迫寡人。他現在在哪裡?”

  “自從上個月聖上讓他告老還鄉,他已經啟程離開京城。”嚴嵩回道,“有一個月了吧。”

  “告老還鄉?這兩人一個結交近侍,一個脅君強言,就這麽安安穩穩回家養老了?”

  “聖上的意思是??”

  “我不想再見到這兩個人,你看著辦吧!”

  “微臣明白,這就去辦!”

  這兩人一言一語,講到的都是徐海洋不知道的人。雖然徐海洋不明白他們在說什麽,不過聽他們的口氣,這兩個人多半是朝不保夕,準備受死了。

  那曾銑和夏言想必是兩個大臣,也不知道怎麽招惹人了。別看朱厚熜和嚴嵩兩個人,一個像是不理世事,一個像是儒雅文人,但是就在這幾句話間,手下兩個大臣的性命就基本定數了。

  這不得不令徐海洋明白,在這古代朝廷,其實運作和他做海盜是一樣的,沒有任何法理,要你死就只能死了。

  另外有件事和想象的有點不一樣,那千古奸臣嚴嵩,其實並未多說什麽讒言,反而是每件事都是請示皇帝定奪。而言語間卻要人性命的卻是虔誠向仙,祈求長命百歲的皇帝,真是有點荒謬。

  嚴嵩躊躇一番,問道:“那如何處理朱紈的事?”

  一聽話題又繞回朱紈身上,徐海洋不禁又支起了耳朵仔細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