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古術奧義之催眠術》第81章庫恩逃離偶陷小島
  納粹國的反猶措施越來越嚴厲。

  在1938年10月28日,1.7萬名納粹國猶太人在沒有得到任何通知情況下在午夜被納粹國政府驅逐到波瀾。

  一開始波瀾政府拒絕收容他們,於是這批猶太人隻好停留在納粹國和波瀾國邊境,直到納粹國當局說服波瀾政府同意他們入境。

  在被驅逐的人群中,有一個波瀾猶太移民家庭,曾在1911年在漢諾威定居。

  他們的兒子赫舍·格林斯潘住在巴黎的叔叔家裡。11月3日,他收到了一張來自他妹妹貝爾塔的明信片,敘述了她在被驅逐期間的可怕經歷。於是格林斯潘開始求助納粹國駐巴黎大使館秘書恩斯特·馮·拉特,不過馮·拉特不但沒有幫助他,還取笑到這就是身為猶太人的下場,並且讓大使館的工作人員把他轟了出去。

  1938年11月7日,格林斯潘向馮·拉特腹部連開三槍,11月9日,馮·拉特重傷不治死去。這個事件成為了“水晶之夜”的導火索。

  1938年11月9日至10日凌晨,在納粹的慫恿和操縱下,原納粹國各地的希特勒青年團、蓋世太保和黨衛軍化裝成平民走上街頭,他們瘋狂揮舞棍棒,對猶太人的住宅、商店、教堂進行瘋狂地打、砸、搶、燒。

  這一夜給猶太人造成了巨大的災難,約267間猶太教堂、超過7000間猶太商店、29間百貨公司遭到縱火或損毀。

  許多猶太人的窗戶在當晚被打破,破碎的玻璃在月光的照射下有如水晶般發光。所以,有納粹國人諷刺地稱之為“水晶之夜”。

  事件中遇害的猶太人數目是不確定的,估計有91人死亡。

  之後有大約3萬名16歲至60歲的猶太男子在自己家裡被捕,送往達豪、布痕瓦爾德和薩克森豪森集中營。

  估計死於集中營的,大約有2,000—2,500人,多數人在3個月內被釋放,但他們必須離開原納粹國。

  事件之後,大約有10,000 個孩子被迫離開了父母和家庭,多數去了因格蘭國,只有1000人能再與父母重聚。

  “水晶之夜”事件標志著納粹對猶太人有組織的屠殺的開始。

  1939年9月,納粹德國侵佔波瀾,大肆殺害猶太人。

  1941年春天,納粹頭目策劃進攻原沙羅斯國的同時,也在策劃對猶太人的種族屠殺。

  劉夏萊對於庫恩·弗洛伊德能夠在納粹屠殺猶太人的開始階段就能夠想著前往巴樂斯坦地區,還是比較佩服的。

  畢竟很多猶太人是在1944年以後才大規模前往巴樂斯坦地區,在1944至1948年之間,愈20萬猶太人通過各種途徑輾轉來到巴樂斯坦地區。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巴樂斯坦地區已經有60萬猶太居民。

  1948年5月14日,在因格蘭國的托管期結束前一天的子夜,以塞列國正式宣布成立。

  但是塞列國成立後,又對阿拉伯人進行驅逐,造成巴樂斯坦地區紛爭不斷,這讓劉夏萊很是感慨,外族人你爭我奪的世界真複雜。

  回到巫老的回憶。

  祝由門的長老曾問過庫恩·弗洛伊德關於大唐國及祝由門的事情,庫恩·弗洛伊德搖搖頭,因為他對亞洲的歷史並不了解,對於大唐國,只知道應該是華夏國的一個朝代,現在已經是華夏國了。

  至於祝由門,估計當時的華夏國人都不怎麽了解,

何況是這個外國人。  當庫恩·弗洛伊德說到華夏國正被太陽國,也就是以前的倭國侵略,幾個前來詢問的祝由門長老紛紛表示不信,想當年大唐國多麽繁榮昌盛,軍事多麽強大,倭國只不過是個蠻荒之地,就算是時代再怎麽變化,大唐國再怎麽衰退,怎麽會被倭國欺負。

  庫恩·弗洛伊德急忙解釋著,說了一大堆關於東西方文化、科技、工業進程的言語,讓祝由門的長老聽得很不可思議。

  長老們怕庫恩·弗洛伊德妖言惑眾,對外宣稱這個外來人撞到了頭,有點瘋瘋癲癲,任何人都不要來打擾他。

  與巫老一起的幾個孩子倒是不以為意,時常偷偷溜進庫恩·弗洛伊德的住地找他。

  庫恩·弗洛伊德總會給他們說點外面世界的新奇事,眾孩子雖然年紀小,很多從庫恩·弗洛伊德嘴裡說出來的東西不怎麽懂,但是孩子的好奇心超越了一切。

  庫恩·弗洛伊德在得知祝由門人竟然懂東方古老的催眠術,就把自己知道的一些西方催眠術說了出來。

  眾小孩年紀尚小,隻學了些粗淺的呼吸吐納之法,畢竟是小島上人人都會的冥想之法,他們就把這個呼吸吐納之法教給了庫恩·弗洛伊德。

  庫恩·弗洛伊德冥想了一段時間, 驚奇地發現自己的五感都變得靈敏了,腦子裡一片空明。

  詢問一個年級稍大的孩子,得知應該是由於當初服下了聖藥“手掌參”,身體的好多穴位被打通,又修煉了呼吸吐納之法,冥想的效果事半功倍,才會達到別人幾年的效果。

  庫恩·弗洛伊德早就從孩子們口中知道這個小島不能出去,再加上不知道外面針對猶太人的屠殺還有沒有結束,現在又得了這個呼吸吐納之法,就安心的住了下來。

  祝由門見庫恩·弗洛伊德在村裡一直沒有引起什麽事端,就不再對他的行動有所限制,於是乎庫恩·弗洛伊德除了冥想的時間,就是在這幾個孩子的帶領下,穿梭在山林中。

  有一天,庫恩·弗洛伊德和巫老他們發現一個山洞,山洞裡畫著很多壁畫,年代應該是很就久遠了,用一些用褐色、黃色、黑色和紅色塗料勾畫出一幅幅圖像。

  這些岩洞壁畫之所以保存地相當完好,大概是因為洞中的溫度和濕度恆定不變,通風狀況恰到好處,而且空氣中的濕度使得繪畫色彩不至於因乾燥而剝落。

  塌落的岩石阻住洞口,使它幾個世紀以來處於與世隔絕的狀態。

  庫恩·弗洛伊德和巫老他們也是在因緣巧合之下才發現這個洞穴。

  洞壁上剛開始基本畫的都是一些動物,野豬、馬、羊和狼,以及一些看也沒看到過的動物。

  後面出現了人物的畫像,都是一些打獵,跳舞的畫面。

  突然,庫恩·弗洛伊德被角落裡的三幅圖吸引住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