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古術奧義之催眠術》第133章洞房遊戲5子登科
葉知秋接著說道:

“俗話說的好,新婚勝如小登科,披紅戴花煞似狀元郎。在遊戲前,我先祝兩位‘日’後生活甜如蜜,夜夜新婚時。”

說到“日”字時,還對著兩個人挑了挑眉,頓時引的哄堂大笑。

劉夏萊也沒好氣地說道:

“趕緊把規則說出了,大男人這麽磨磨唧唧!”

葉知秋哈哈大笑,說道:

“新郎就這麽急著與新娘互動,可以可以!”

“五子登科”其實考驗的是新人互相配合的默契,找根紅繩子,新人用嘴各叼一頭,中間系上一支點燃的香煙,在桌上放5跟豎直的火柴,然後新人在不能用手的情況下,合作把5根火柴全部點燃。

關於“五子登科”還有這樣的典故。

話說五代後周時期,燕山府有個叫竇禹鈞的人,因他居住在燕山,故也稱竇燕山。

出身於富庶的商人家庭,家道昌盛。但他最初為人心術不正,專用大鬥進,小稱賣,費盡心機坑蒙拐騙,以勢壓人。貧民百姓痛恨他的為富不仁,卻沒有力量主持公道。竇燕山昧良心、滅天理的行為激怒了上天,他三十歲了還膝下無子。

在一個夜晚,他做夢。夢到他去世的父親對他說:“你心術不好。品行不端,惡名已經被天帝知道。以後你命中無子,並且短壽。你要趕快悔過從善,大積陰德,廣行方便於勞苦大眾,才能挽回天意、改過呈祥。”竇燕山醒來,歷歷在目,於是決定重新做人。

有一年新年的元旦,竇禹鈞到延慶寺去拜佛,在寺中大雄寶殿的拜墊旁,拾到了白銀二百兩,黃金三十兩,他想一定是拜佛人的遺失物,就在寺中守候失主。

等候了半天,果然看到一個哭哭啼啼而自言自語的人,竇禹鈞問他何故哭泣,那人說:“我父親給綁匪擄去,將被處死,我好不容易向親友們東借西湊,得到白銀二百兩,黃金三十兩,預備把這筆金銀贖回我父親的死。哪知我一摸錢袋,黃金白銀都沒有了,這樣我的父親就難免一死,剛才我到這裡來進香拜佛,不知是否遺失在寺中。”

禹鈞知道那人是失主不誤,就將黃金白銀如數歸還,並且還贈給他一筆路費,失主歡天喜地的道謝而去。

有個仆人偷了他很多錢,就自己寫了賣女契約,系在幼女背上,說:“永賣此女,以償還所偷的錢。”然後就逃跑了。竇公可憐他,燒了契約,養育這個女孩,養大後還為她擇婿出嫁。

他家鄉有不少窮人,娶不起媳婦,女兒因為沒有錢買嫁妝而嫁不出去,竇燕山就把自己的銀兩送給他們幫助他們。親戚當中有不能辦喪事的,他就出錢幫助辦喪事;有無錢嫁女兒的,他就出錢幫助嫁女兒。一年的收入除了日常開支,全部用來救濟別人。

同時,竇燕山還在家鄉設立學堂,收集上千卷書,請有學問的老師來教課。把附近因貧窮而不能上學的孩子招來免費上學。自己家裡則節儉樸素,沒有金玉飾品,也沒有華麗衣服。竇燕山如此周濟貧寒,克己禮人,因此隨之積了大陰德。

此後一個晚上,竇燕山又夢見自己的父親。老人告訴他:“你現在陰功浩大,美名遠揚,天帝已經知道了。以後你會有五個兒子,個個能金榜題名,你自己也能活到八、九十歲。”當他醒來,發現也是一個夢。但從此更加修身養性,廣做善事,毫不怠慢。

後來,他果然有五個兒子。由於自己重禮儀、德行好,且教子有方、家庭和睦,竇家終於發達了。

他的長子名儀,在後晉時中進士,入宋官至禮部尚書、翰林學士,

是宋初一代名臣,他去世後太祖趙匡胤曾悲傷地感歎:“天何奪我竇儀之速耶!”次子名儼,也是後晉進士,歷仕漢、周,宋初任禮部侍郎。

三子名侃,為後漢進士,曾任宋起居郎。四子名,竇偁為後漢進士,入宋任左諫議大夫。

竇僖是後周進士,曾任宋左補闕。當時人們美稱他們為“竇氏五龍”。

當五個兒子均金榜題名時,侍郎馮道贈他一首詩:“竇燕山十郎,教子以義方。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竇禹鈞還有八個孫子,也都很貴顯。

最後,竇禹鈞做到諫議大夫的官職, 享壽八十二歲,臨終前談笑風生,向親友告別,沐浴更衣,無病而卒。

《三字經》中以“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的句子,歌頌此事,並形成了“五子登科“的成語,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竇家五子那樣,聯袂獲取功名、擁有大富大貴錦繡前程的理想。

五子登科後來成為華夏國傳統吉祥圖案,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竇禹鈞五子一樣獲得科考成功。

明張岱《夜航船》也有“五子科第”條:黃汝楫,方臘犯境,汝楫出財物二萬緡,贖被掠士女千人。夜夢神告曰:“上天以汝活人多,賜五子科第。”其後子開、閌、閣、訚、聞,皆登科。

從南宋至今八百余年來,汾源李氏族人在靜樂縣、婁煩縣、嵐縣、寧武縣等四縣七十余個村繁衍生息,已發展到一萬余戶,五萬余人,是李姓一個龐大的支系。

始祖李元章,生於南宋嘉定年間,賜封中憲大夫(正四品),其後半生是在靜樂縣水洞莊度過的。

汾源李氏從宋至今八百多年,其歷史之久,居住范圍之廣,人口之龐大,且世系井然,這些特點在族譜上也是少見的,不僅如此,在汾源李氏族譜上湧現出不少傑出人才。

始祖李元章所生五子,曰:裕、彬、珪、佐、潤。李裕官至棗強縣令,李彬任承德郎信州路總管府推官;李珪先歷州吏目賜授登士郎;李佐學府生員;李潤生員。五子皆有功名,族人稱之為“五子登科”。

可見“五子登科”是從這些同家族人聯翩登第而來的一句祝福成語。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