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影視世界掠奪者》第六十六章:大澡堂子名日新
  ……

  邊關戰事,是由神軍院副總管趙雲川,坐鎮武英殿,統一指揮的。

  劉大教主從第六號次位面回來,第二天才開始處理政務,上午了解了情況後;下午便將內閣成員召來勤政殿,商議對夏遼的後續工作,以及帝國根本律。

  三天后,十月中旬例行大朝會上,通告了一系列之事。

  這天之後,禮部官員,開始接觸夏遼使臣了。

  此時,夏國其實還好,帝國並沒有大軍攻打他,奪取了西北山嶺險地之後,便停止了進攻。

  不過,這個時候,夏國面對帝國,已經失去了險要屏障,門戶洞開,暴露在帝國的兵鋒之下了!

  遼國東北土地盡失,軍隊有馬潰敗大逃,牧民無馬,驅趕眾多的牛羊,多為老弱婦孺,哪裡逃得了?她們被舍棄,以阻擋帝國的追逐,結果她們便做了帝國的俘虜。帝國這時倒是耍起了優待俘虜的套路。也不為難她們,便是用她們的牛羊,改善夥食,還特麽的給錢——帝國皇家錢莊出品的製作精美的錢票:永昌通寶。——真是大大的有良心。

  這個地方的人員成分十分複雜,出了契丹人、渤海人、漢人、麗人這些人數比較多的外,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外族部落,其中比較大的,有女真。簡直就是一個大雜燴。

  耶律機統治時期采取等級制度,一級壓一級。契丹人最高。漢最倒霉——最低,比亡國奴渤海人還慘,因為南方前有宋,後有帝國,都在與遼懟呢,耶律機為了馴服抓來的漢人,采取了武曌馴野馬的套路。

  由於采取了區別套路,各族之間,積累了不小的矛盾。

  針對這些問題,以及為了長久的控制東北地區,劉大教主制定了不同於耶律機的套路。他的套路,簡而言之,四個字概括,便是:容而融之。不搞民族差異等級制度,而隻分順與逆,順者不管是哪方,一視同仁,反之亦然。

  大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大;高山不擇細壤,方能成其高。

  劉大教主不是個民族主義者。他是反對民族主義的。在他的眼中,只有順自己的或者逆自己的,只有自己人或敵人的差別。

  是自己人,為我所用,管他是什麽民族的?就如敵人一樣,只要是敵人,損害了我的利益,管他是什麽民族的!

  百川歸海,混而為一,容而融之,天下大同。

  “天道有大義,在於混而為一。”為了促進融合,昊天教在活動之中,是將這條作為一條原則的。

  重病在身的耶律機,在逃命之中,不堪顛沛,死掉了。臨死前,他將皇位傳給了跟隨在身邊的二皇子耶律古。耶律古率部一口氣逃到了漠北。

  帝國北部防線外,坐鎮遼西京的大皇子耶律直,不服耶律古為帝,扯了個借口,說耶律古殺父奪位,是大逆不道的人,豎起了討伐的旗子,在西京稱帝了。

  帝國禮部官員,接觸夏遼使臣,遞出了和平的橄欖枝。

  夏國還好,夏皇還沒死。遼就不同了,帝國接觸的不是原遼使,而是耶律直派來的使臣。

  帝國承認了耶律直的帝位,不承認耶律古。

  禮部官員與他們接觸,主動的表達了友善,帝國是熱愛和平的,但是呢,和平是有條件的,條件嘛,一二三四五等等條。

  其中有三條最為主要。

  所謂槍杆子裡出政權,要控制夏遼,就必須在武力上對它們進行管控,所以,第一條,便是帝國要在夏遼的國都附近駐兵。

  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要控制夏遼,控制其經濟也是必須的。所以第二條,便是帝國與夏(或遼)交易中,應當使用帝國的錢票永昌通寶結算,並應該將帝國永昌通寶定為國內流通貨幣,帝國與夏(或遼)的貿易,享有自由權,不得受到干涉。

  第三條,夏遼應當成為帝國的附屬國(這裡產生了一個大帝國概念,大帝國即帝國+附屬國,同時又產生了“大帝國統一”的概念。)。帝國皇帝是唯一的真命天子,附屬國國主不得稱帝,只能稱王,王位有帝國皇帝冊封,未經冊封不得為王,否則即為拂逆帝國,將受征伐。(帝國在附屬國的駐兵費用,由附屬國承擔。)

  這些條件已經提出,夏遼使臣都驚呆了。聞訊知道內容的理國、麗國等使臣,也都是一呆。

  麗國剛剛在帝國軍隊的幫助下,“送”走了遼軍,國土上還有帝國軍隊,天朝王師真牛逼,遼使還沒高興幾天呢,忽而聽到這個消息,頓時大驚,他知道,帝國皇帝是個雄才偉略的主,這只是一個開始。附屬國,大帝國,麗國恐怕也在他的圖謀中,這可真是前驅狼後來虎!

  麗國與前宋也有屬主關系,但是那只是表面文章,虛的,和帝國這一套有著本質的區別。不要說麗國做前宋的附屬國,之前,盛唐那麽牛逼,麗國那邊(當時不是麗國)也沒屈服,做過他的附屬國!

  理國使臣也大驚啊,他們的歷史更屌了,連與前宋的表面的屬主關系都沒有,他們與前宋,那是弟兄關系。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他們內心驚恐了,帝國有雄主,若是不順從,那麽迎接他們的命運,可想而知啊!

  帝國的實力,強大無匹,已經令他們恐懼至極,這是他們不敢挑釁的。

  可要是帝國向我們也提出了這些條件,那該怎麽辦?

  順從,還是不順從呢?

  他們十分憂慮,去談帝國禮部官員的口風,得到的結果都是“沒有的事”、“你們不要杞人憂天啊”,“你們與我帝國向來交好,與夏遼是不同,帝國怎麽會這樣的對你們呢”?

  禮部官員的話,令他們稍稍心安,但是擔憂,依舊揮釋不去。

  他們這些使臣,自然會將在帝國國都這邊得到的消息,傳到國內去。

  劉昊心中,確有一個大帝國的夢想。

  不過要實現這個夢想,不能急於一時,要慢慢來,心急吃不到熱豆腐。

  攻略麗理什麽的,要往後推,當下主要是攻略夏遼。

  帝國的和平條件,當然不是夏遼使臣能做決斷的,他們也要回到國內,稟告國主決斷。

  這一來一回,往來扯皮,所耗時間,便會很久了。

  朝政雜事,文有沈石,武有趙雲川,劉大教主大膽放權,也是非以往朝代之帝皇可比的。這樣一來,他倒是偷閑了。

  ——————

  十一月初,一夜春宵短,夜裡不知什麽時候,天降瑞雪了。

  瑞雪兆豐年。

  劉大教主站在自在宮頂層,放眼四望,憑欄觀景,心情大好。

  他不由想起昨天的一件事。在他一個人時候,小昭和她母親黛綺絲來找他,說了一件事。

  黛綺絲,想搬出去,到外面去住。

  唔,自從第六號次位面回來。黛綺絲便與小昭她們一樣,被安排住在了自在宮中。

  她們一起吃住。

  可是,黛綺絲畢竟與小昭等不一樣。

  劉大教主那是什麽人啊,雖然還有節操,但是節操也沒剩多少了,這貨修為精深,精力充沛,隔三差五,便要洗大澡。

  所謂洗大澡,就是……唔,呃,額,不可言說,一切盡在不言中吧。

  自在宮,第二層,設有“大澡堂”,佔了近乎一半的層面空間。

  這個“大澡堂”有個名字,叫做:日新堂。

  這個名字,是有來歷的,文化淵源,很是深厚。

  據說,商湯王在自己的銅澡盆子上,刻了一句話:“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能夠一天新,就應該保持天天新,新了還要再更新。”——這是句激勵人棄舊圖新的話,含有大道理。

  劉大教主對這句話深以為然,所以便從中取了【日新】二字,作為“大澡堂”的名字。

  古有商湯王青銅澡盆子上刻日新。

  今有劉大教主澡堂子取名為日新。

  古今呼應,也是一樁雅事。

  所謂洗大澡,就是在日新堂洗澡,每洗一次澡,都是在勉勵自己:要日新,要進步啊!

  但是呢,日新堂太大了,一人洗澡,不免空曠,而且對水資源也是極大的浪費,浪費就是犯罪啊!劉大教主是個很節約的,何況,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獨自進步不如眾進步,所以……唔,呃,額。

  自在宮裡的風光,便如外面的花園一般,一年四季,四季如春。

  黛綺絲不喜歡春天。所以呆在這裡,便很不自在,所以便想搬出去住。

  劉大教主昨天聽到這話時,頓時就大吃一驚,很是自責,想也不想,就拒絕了她們的請求。

  “都怪我思慮不周啊!”

  “嶽母”在“女婿”這裡住的不舒服,豈非做“女婿”的責任?

  劉大教主便問她喜歡什麽樣的環境,立馬吩咐人改造,修建一個。

  他還義正言辭的批評了小昭。

  你個丫頭,怎麽這麽不懂事呢?

  你媽生你養你多不容易啊!

  你現在享福了,卻要將媽趕出去住,這怎麽能行呢?

  百善孝為先,這是萬萬不行的啊!

  百善孝為先,這乃是我中華傳統美德啊!

  ……

  他巴拉巴拉在說的時候,其實心裡在想:“朕雖然是正人君子,是個有節操的人,不會學唐高宗李治,但是像黛綺絲這樣的美人,放在身邊看看,養養眼也好啊!”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