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季漢風雲錄》第12章 遇敵
  辭別了臧霸,王翊等十余人徑出開陽南門,飛馬趕上了行軍的隊列。

  王翊以二百舊軍作為先導,八百屯衛分散到百姓中維持秩序,田豫率軍在兩翼巡弋,輜重車便在隊伍中間。王翊練兵時號令嚴明,行軍之時也如平日一般嚴厲,所以一路上沒有士兵敢離隊擾民,倒是少了很多麻煩。

  從開陽往南,就是即丘,過即丘便進入東海郡轄區,那裡離目前的交戰區域已經十分接近了。所以軍過即丘,王翊便將隊伍之中有戰鬥力的士卒集結起來,隨時準備作戰。他隊伍中有少量騎兵,也輪番遠出二十裡哨探,以防遭遇突襲。

  王翊知道在這一區域遭到大規模攻擊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曹軍的小股騎兵是很有可能繞過武原前線到達這裡的,更不用說曹軍的哨騎,遠出數百裡,十分猖獗。

  這也是劉備寫信告訴王翊的,他的前部南下時,還沒進入東海,就和曹軍的小股騎兵遭遇了好幾次。

  曹軍的騎兵以數十騎為單位,在一名叫曹純的騎司馬的率領之下,四出殺掠,百姓驚懼,由於他們采取一擊即走的作戰方式,等閑數百步兵都奈何不得他們。不過劉備手下有三百胡騎,他們在馬上生長,來去如風,機動性更在曹軍的輕騎之上,曹軍的小股騎兵吃了幾次虧之後,便不敢再招惹劉備的大部隊了。

  而劉備的胡騎雖然聽命於他,但隻要一遠離軍隊的約束,就會回歸胡人散漫的本性,四出略取財貨,和強盜沒有什麽分別,所以劉備不敢把他們派出去太遠。

  劉備手上除了三百胡騎之外,還有三百漢騎,論紀律性當然要比胡騎好很多,然而尚未訓練完成,戰鬥力就有所不如。劉備也隻敢讓他們在大部隊周圍巡弋,驅趕接近的曹軍騎兵,不敢讓他們追擊,權當是練兵了。

  就這樣下去,劉備其實對付不了這些遊騎,遊騎也對付不了劉備的大隊。

  王翊接到這個消息,十分憂慮。

  劉備的手上還有六百騎兵,合在一處是一支不可小看的機動力量,他這邊就隻有五十騎兵,用來充當哨騎都隻是勉強夠用,更不用說和曹軍的騎兵交戰了。而曹軍的騎兵一旦探知到自己這支龐大的輜重部隊,前來攻擊的可能性就極大。

  畢竟通常而言,輜重部隊就是戰力孱弱、行動緩慢的魚腩,而一旦攻擊得手,就能對敵方的主力部隊造成沉重打擊,同時獲得豐厚的利益。如此容易攻擊、攻擊成功之後收益又如此之高的目標,曹軍如何可能放過?

  王翊唯一可以慶幸的,就是曹軍的大隊步兵還不能到達這一帶,縱然遇敵,最多不過是小股騎兵,尚有取勝的希望。不然他就真的毫無辦法了。

  現在前線交戰,主要是圍繞彭城、傅陽、武原諸城。傅陽和武原還好,偶爾能得到郯城的支援,彭城就完全是孤城,四面受困,糧道、消息皆已斷絕。如果再繼續被圍困下去,即使曹軍沒有辦法攻克,也不得不投降,畢竟孤城不可以久守,糧食、水源都是大問題。

  王翊雖然擔心,但他也沒有辦法。莫說他無法影響徐州的決策,就算他有這個影響力,他也想不出辦法與曹軍正面對抗,一是一個人的智慧終究有限,二則是沒有親眼目睹交戰的情形,自然便無法做到知己知彼,進而考慮破敵之策。

  現在曹操還沒有得到荀攸、郭嘉這樣的謀士,就憑他自己的智略,便足以縱橫關東,敢說對抗曹操的人不少,真有這個實力的人,

卻寥寥無幾。  王翊兵過即丘,沿沂水南下,還在繒山北麓,便遇到了一支曹軍的輕騎,規模不小。

  不過王翊之前的防備並非毫無作用,他派出的偵騎提前發現了敵軍,這便給了他應對的時間。他立刻令六百屯衛負責組織百姓,把輜重車子首尾相接,百姓躲藏其中,以車輛作為掩護。然後王翊叫來朱尚,讓他帶三名騎兵,避過敵軍的攔截,前往郯城劉備處求援。

  此去郯城不遠,劉備若是收到消息,出動騎兵,不須半日便可趕到。

  發布完這些命令,他就帶著剩下的人馬,準備迎擊敵軍。

  他現在可以動用的士兵數量並不算很少,有自己接收的濁水兵二百人,其中騎兵有五十人,不過有十六人被派出去哨探,不在軍中;訓練良好的屯衛二百人;還有劉備派給自己訓練屯衛的老兵四十人,也可以參加戰鬥;人數最多的,則是假司馬田豫的五百人,其中還有近二十名騎兵。這樣,王翊這邊加起來就有步兵九百人,騎兵五十多,實力絕對說不上弱。

  而敵軍能夠滲透到即丘這樣的大後方,人數自然就不可能太多,有三五百人就頂天了,多半還不及此數。王翊這近千步騎,如果臨陣指揮得當,並非沒有取勝的機會。

  王翊和田豫縱馬走上一座較高的土坡,觀察敵情。他的視力非常好,可以看見數裡之外,煙塵衝天而起。在塵土之外,還有十幾騎遊騎,作為先導。這些遊騎最近的,甚至已經到了足以窺視王翊軍陣的位置,可惜王翊手下沒有神射手,不然必定要射殺這些偵騎。

  不過似乎對面曹軍騎兵的指揮者並不在乎敵人已經有了準備,一馬平川的地形雖然有利於騎兵發揮機動性,但是也不利於隱藏蹤跡,更不利於偷襲,隻要一方小心謹慎,就不會遭到伏擊。

  曹軍的騎兵並沒有選擇改變方向,攻擊王翊的弱點――輜重和百姓。

  從某種程度上說,對方的選擇是正確的,因為有屯衛保護、有輜重車作為屏障的百姓並不是他們一擊便能得手的,而失去了速度的輕騎,正面作戰的能力還不如步兵。並且,當他們攻打輜重車隊的時候,王翊的軍陣能夠進行機動,夾擊他們;而他們直接攻打王翊的本陣,保護輜重的屯衛卻不可能放棄輜重和百姓來夾擊他們。

  曹軍的指揮者很會利用天時,他選擇繞到王翊行軍隊列的後方攻擊,這樣,王翊就成了面北而戰,在北風的作用下,馬蹄掀起的塵土直衝著王翊的臉上飛來。

  天時不利於王翊,不過還好,這點揚塵,並不足以讓劉備軍的士兵失去視線。

  王翊面色如霜,大聲下令道:“各部,面敵列陣,J在前,後列長槍,強弩、步弓在後,濁水舊部在左,屯衛在右,其余在陣後列隊,隨時聽令;各部之間相距五步,不得妄動。有不遵者,立斬!”

  各部得令,急急列陣,田豫親自指揮各部,片刻即成,刀槍森然,也就那二百屯衛稍有混亂,但也很快就變得嚴整起來,足見這麽多天的訓練沒有白費。

  王翊立馬軍陣之中,眯著眼睛,清點敵軍的人數。他的臉色越發的嚴肅起來,沒有想到敵軍不來便不來,一旦來攻,就有近三百騎。

  不過王翊轉念一想,這並不奇怪,自己這支輜重隊,在曹軍眼裡就是不折不扣的肥肉,若是一口吃下,那麽劉備肯定要心疼好久。也是留給他們的時間太少,曹純不敢遲疑。若是耽擱太久的話,王翊他們就會接近郯城,那樣他們就不敢動手了。若是多點的時間準備的話,曹純肯定會聚集更多的騎兵來圍攻。

  在王翊已經準備好迎擊的時候,遠處,曹純正在率領著自己的部下快速向王翊的軍陣接近。

  曹純是曹仁的弟弟,也就是曹操的堂弟,年輕的時候就有很大的名氣,為人重綱紀,有威儀,文武兼備,不到十八歲就擔任黃門侍郎。後來曹操在陳留起兵,曹純便追隨曹操四處征戰。曹操領兗州,手下有了成建制的騎兵,便讓心腹曹仁督領,曹純在曹仁部下擔任騎司馬。

  此次從征徐州,曹操數次野戰,曹仁皆立下大功,曹純也出力甚多。在野戰大破陶謙之後,戰爭便轉入攻城戰,騎兵用來攻城太過浪費。於是曹操派他們繞過前線,在陶謙的控制區內活動,襲擊陶謙派出去征兵、征糧的官吏。曹純把五百騎分為五十騎一隊,四出殺掠。

  劉備率軍從他活動的區域經過的時候,因為還有孫觀一同行軍,人數很多,他就沒敢行動。後來又探到王翊的輜重隊,曹純立刻嗅到了機會,於是派人集結部下,因為時間倉促,隻集結了三百騎,還耽誤了不少時間。

  曹純此刻很有些後悔,他低估了王翊作出反應的速度,為了等最後來的那一隊騎兵,耽誤了小半個時辰,不然就能在王翊還沒有集結起士兵的時候,便給他狠狠一擊。

  不過即便王翊已經有了準備,曹純也相信自己能夠輕松擊敗對方,因為他麾下的騎兵乃是經歷過多次血戰的精銳,不是沒有戰鬥經驗的輜重隊可以相比的。而且以騎兵對步兵,無論在速度還是攻擊力上,都有很大的優勢。

  在曹純的指揮之下,曹軍的騎兵開始在一百五十多步的距離上繞著王翊的軍陣運動。這個距離差不多是步兵弓箭手有效攻擊的極限距離――事實上, 王翊所部那些缺乏訓練的步弓手還無法對這個距離的敵人發起有力打擊,更不用說是騎兵。

  王翊知道,曹軍此舉不過是想要擾亂他們的陣形,打擊他們的戰鬥意志,順便試探一下這支敵軍的虛實,便令中央的弓弩手堅守勿動,兩翼的槍卒和刀盾卒在王翊的指揮下,有條不紊地隨之緩緩而動,隻當是熱身。

  曹軍的騎兵雖然跑得快,但繞的圈子也大,如此繞了兩圈,曹純見敵軍主體巋然不動,而槍卒和刀盾卒的應對如行雲流水,便知道這樣下去沒用――估計還沒等擾亂敵軍的陣形,自己的馬就先跑累了。

  之前曹純以為輜重隊戰鬥力不強,現在他卻是暗暗吃驚,眼下的敵人訓練有素,主將應對得當,遠遠超過了他曾經交戰過的敵人。

  至此,曹純結束了試探,決定以猛烈的衝鋒來攻陷敵軍的陣形。曹純一馬當先,在數名親衛的保護下,馬槊前指,壓低了身子,伏在馬背上,向敵陣衝殺而去。其余三百名騎兵緊跟其後,全部投入戰鬥。

  這種小規模的戰鬥,往往一擊便能決定勝負,所以曹純毫無保留,第一次攻擊便使出全力。

  但是王翊和田豫不能這樣做,如果不能給曹純這支騎兵以有效的打擊,就不能算取得勝利。

  以步製騎,是最最吃虧的戰法。且不說取勝不易,即便獲勝了,也無法追殺以擴大戰果,殲滅敵軍有生力量;失敗了,卻無法逃脫追擊,反而有被騎兵全殲的危險。北宋外戰勝多負少,卻仍然不免於亡國,以步製騎不利,便是重要原因。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