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季漢風雲錄》第9章 選吏之法
  劉備方對這段時間的事務作出初步的處置,稍一得空,王翊就迫不及待地向劉備引見了魯肅。

  一聽是大才到來,劉備欣喜萬分,立刻拋下手中的麥飯,令左右治筵,款待魯肅,預備長談。王翊見機,很是小心地退了下去。張飛也是很有眼力勁的,跟著驅退了侍從,隻遠遠在堂下等候。

  謀臣與君主初見,正是互相考驗對方的時候,第三人旁聽,並不合適。嚴格來說,關張二人與劉備恩若兄弟,不在此類,但張飛卻還是選擇退避。

  眾人並不知道劉備和魯肅談了什麽,隻遠遠看到二人相談甚歡,時而沉思,時而大笑,時而頷首,時而搖頭,甚或手舞足蹈,捧腹而笑。

  從清晨直到傍晚,劉備和魯肅才結束談話。

  王翊見時間不早,以為今日的軍議取消,不想劉備道:“召集大小諸吏員,吾在府中設宴,以慶此番之功。”

  諸侍從得令而去。

  “諸君!”劉備坐在上位,豪氣萬分,道,“此次西進,解杼秋之圍,破郭貢之全師,然後西至汝穎,破降黃巾余部十余萬,豫州之地,已半在我等治下。加之連戰皆捷,師旅數增,眾約四五萬,戶口百萬,若得妥善經營,必成匡扶之根基。而能成此功,皆賴諸君之力。諸君請受備一拜。”

  說完,起身向眾人行了一禮,眾人亦各自避讓,不敢輕易接受,唯獨簡雍安坐不動。

  眾人皆笑。

  劉備接著道:“如今李文達鎮汝南,劉、龔二尉鎮潁川,陳玄功守城父,田國讓屯譙,雲長屯蘄,西、南兩面稍安。唯北邊不寧,曹操時思進犯,故而當商議禦敵之策。”

  王翊當仁不讓,道:“徐豫合兵,眾過十萬,良將不在少,若合作無間,敵曹操不難。只是袁術久存吞並之心,退曹之後,尚需防范。”

  魯肅也道:“袁術雖無道,然累世高門,門生故吏遍及天下,故而雖勢日衰而尚強,不可輕視。以肅淺見,當先南後北,克定南方,然後可謀北方之事。”

  劉備曰:“善。”

  軍事方面不多時便商議出大略,王翊等諸多文官開始匯報民政工作。

  王翊當先道:“先是,我軍屯於沛、豐、廣戚、杼秋、蕭縣,計點簿籍,加以勘合,約有戶三萬七千四百余,口十一萬四千六百余;其後數納流徙,前後安置十二萬余人,屯田之兵五千余,估計今春開田超過六百四十萬畝。若得一歲豐稔,足可數歲忘饑。”

  巡視沛南的梁習道:“沛南所有相、銍、竹邑、符離、蘄五縣之地,約有戶二萬六千一百余,口八萬八千余,數為袁術所掠,田地蕪廢。幸而明公據之,剿除寇亂,南拒術軍,今歲農事已多恢復,營田近二百萬畝,可以自給。”

  袁渙道:“沛西所有譙、酂、鄲、臨睢、太丘、建平五縣,舊為郭貢所據,稍有生氣,有戶四萬二千九百余,口十七萬七千六百,預計營田過四百萬畝,明歲徐豫之間,當可大豐,只要外禦寇難,二三載之後,可無憂矣。”

  劉備起身,撫掌大笑道:“甚善!”

  至於沛縣以西的汝南、潁川郡,雖然有數萬投降的黃巾余部被安置在那裡屯墾,但劉備的控制力尚且不足,故而也沒有嘗試派人計點戶籍,而是打算等沛國鞏固,在汝南的影響力增強之後,再行此事。

  與眾人飲了數杯,劉備起身拉著魯肅的手,道:“備今日有三大喜,其一,便是西征大捷,直下二郡;其二,

便是沛國生複,豐年可期;其三,便是得一大賢。天何其眷備也!”  便當眾拜魯肅為讚軍司馬,專責參讚軍民諸事,令:“凡軍機、民政諸事,魯司馬皆得預聞;吾出征在外,州中諸事不決者,(魯)肅與(王)翊便宜決之。”

  魯肅初一到來,便得到如此信任,寵信甚至不在王翊這樣的舊人之下,著實令眾人不解。然而座中資歷最老的張飛、簡雍等人皆不說話,眾人縱有懷疑,也輕易不敢說出來,隻待日後觀魯肅行事罷了。

  在王翊看來,不論一個人如何神機妙算,總歸有疏漏之處,故而一旦為敵所乘,則往往大敗。歷史上劉備能在晚年佔據荊益二州,以諸葛亮、龐統、法正為首的參謀團功不可沒。既然如此,王翊自然要以史為鑒,提前籌備一個參謀團,如此一來,縱然指揮官的智略稍差,也能集思廣益,不至於因此而大敗了。

  魯肅被任命為讚軍司馬,便可看做第一位“參謀長”,而等到劉備得到一個將軍名號,足以建立將軍幕府之時,魯肅也是當仁不讓的首席參軍。

  治中袁渙又道:“汝南大郡,舊有三十七縣,戶口百萬,足當小州,實乃膏腴之地。今據土亂世,爭雄之時,若所托非人,為害尤大。以渙拙見,宜分汝南為三郡,各置守、尉諸吏。”

  王翊聽完,微微點頭,東漢有兩個大郡——南陽、汝南,皆有三四十縣,人口過二百萬,堪比小州。故而這二郡太守乃是郡國長吏之中,權柄極大者。曾有兩位官員,為爭奪汝南太守一職,在朝堂上大打出手。如今汝南雖然多次遭遇戰亂,人口或流散,或饑寒寇亂而死,但仍有近百萬人口。毫無疑問,加強對汝南的控制是必要的。

  “袁治中所言,翊深表讚同。”王翊開口定了個基調,“然李文達忠勇剛直,可以信任,若貿然分析汝南一郡,恐令其不安,宜緩行之。”

  王翊沒說的是,劉備現在沒有足夠的人才去組建三個太守需要的班子,這事大家都清楚,劉備更是深感苦惱。

  事實上,根據王翊的調查,劉備現在控制的各縣之中,縣官縣吏真正算得上稱職的不到一小半,大多數或是根本沒什麽能力,或者就是本地大族出身,專事侵奪民產、損公肥私。王翊很想把這些官吏統統抓起來,但考慮到短時間根本找不到人接替他們,而劉備的幕府之中充斥著各種大族的子弟,這想法無異於癡人說夢。

  文化的普及和科舉的實行,可以說是非常必要的。前者是培養更多人才的手段,後者則是將這些人才化為己用的良策。

  世家大族的麒麟子,對劉備這樣的邊鄙武夫自然是很看不上眼的。即便是已經投效劉備的陳群,有時候也充滿了鶴立雞群的優越感。只有自己培養出來的嫡系,才真正可以托以大事,這一點,劉備認識尚且不深,王翊卻深信不疑。

  只是劉備現在諸事草創,根基尚且不深,就好像久病之人,虛不受補,若是王翊不顧現實,大力改革,說不定死得更快。興學校、廣文教、開科舉,只能徐徐圖之。

  不過,暫時不能開科舉,但是其他的措施,就不一定了……

  “嗯……”劉備沉吟片刻,道:“曜卿與子弼所言有理。汝南郡轄三十七縣,郡守威權太重,宜徐徐削之。然今諸事不安,羽檄頻至,不宜大舉行事,可待日後施行。”

  眾人皆曰“唯”。

  王翊又進言道:“本朝用人,朝中眾官、郡縣守令,皆取賢良、方正、茂才為用,然今海內洶洶,盜賊群起,阻隔道路,察舉之製難以施行,故而常無人可用。而諸縣少吏鹹取自鄉黨,多有不稱其職者,以翊之淺見,宜行‘科考”之法,選拔諸縣長吏,以利黎庶。”

  先找到替代者,再撤換不合格者,這就是王翊的初步計劃,當然,事情不會這麽簡單,王翊也不會謀求一步到位。

  一時間眾人皆問道:“何為‘科考’之法?”

  王翊得意地笑了笑,道:“所謂‘科考’,即‘分科’、‘考試’,擇優舉用。分科,即設‘庶務’、‘策論’二科,‘庶務’考算學、律令諸常識,治民理政之能,‘策論’考論事、建言諸事,察策略智謀,然後以甲、乙、丙、丁四等量其優劣,授以官職。如此,必能舉才無遺,人盡其用也。”

  在座眾人沒有一個笨蛋,一下子就明白了王翊的意思。

  新近投靠劉備的門下書佐薛綜問道:“何等人色,可以應試?”

  王翊笑道:“男子年十五以上、六十五以下,康健者七十以下,粗通文字,無大惡者,皆可。”

  有人問道:“何為大惡?”

  王翊笑道:“不孝其親、不養其子、無故傷人、盜財貨為徒隸、買賣人口等,皆為大惡。”

  “如此說來,遊俠惡少可應試?”

  “可!”

  “商賈贅婿可應試?”

  “可!”

  “市井走徒可應試?”

  “有何不可?”

  “呵呵呵……”堂上傳來劉備的笑聲,“子弼魄力過人,過人啊!”

  王翊眉頭微微一皺,一般而言,長官說屬下“有魄力”,多半便是認為屬下的策略不可行,至少不是完全可行。對王翊而言,劉備的態度至關重要,王翊相信,只要劉備全力支持,即便世家大族采取不合作態度,王翊也有一定把握幫助劉備建立一個庶族寒門的政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