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桓說完之後不由得回想起來前幾日宮中的小太監派人來通知他時的情景,小太監就是上次崇禎召見他時前來宣旨的叫何永,只是司禮監一個隨堂的小太監,品級並不高,但一直跟在崇禎身邊,負責傳旨召見等事,朱桓見他還算伶俐,讓劉大有賞了他五十兩銀子,讓他在宮中聽到些什麽關於自己的消息時能傳達一聲。結果,沒幾日何永就借著出宮傳旨時派人來告知他,朝中正為了他是否就藩吵翻了天。
“公子為何不願離京就藩?這樣就不會牽涉到朝中的糾紛了。”陳其猷疑惑的問道。
“我母親去世時我還小,一直被關在宮中,母親死後朝廷也未追封,我連母親葬在哪都不知道。我想等我封王之後,找到母親葬在哪裡,身為人子自然要為母親守孝三年。”真實的原因當然不能說,朱桓只能以此為托詞。
“公子果然孝心可嘉。只是不知道陛下是怎麽想的?”陳其猷當然不知道朱桓說的是假的,讚歎了一聲,隨即說道一個關鍵的問題,那就是崇禎是怎麽想的,如果崇禎打定主意要朱桓離京,那麽誰也無力回天。
“是啊,我也不知皇兄究竟是如何想的。”朱桓對此也十分無奈,崇禎本身就是個例子,他受封信王之後一直未就藩,可是崇禎並不像天啟無子,他已經有了兩個皇子,還都是周皇后所生,或許他也會覺得自己留在京城對他是個威脅,早早的讓自己離京就藩以除後患。
“所以我想將主張我離京的劉養喬拉下馬,這起案子正好是個機會。只是劉養喬雖然是禮部侍郎,位居三品,卻一直以東林黨之首自居,我怕光憑這起案子動不了他。”
“公子有所不知,劉養喬雖然一直與東林黨關系密切,也視自己為其中一員。一般人卻不知這其中內情。”
“哦?有何內情?先生快與我說說。”朱桓對朝廷官員所知甚少,見陳其猷如此說連忙問道。
“劉養喬之前一直同情東林黨確實沒錯,他是無錫人與東林黨人士來往密切,但他一直自視甚高,並沒有將東林黨放在眼裡。天啟年間,魏閹獨掌朝政,許多東林黨官員被迫害,劉養喬也是在此時被罷職免官,所以許多人才將他視為東林黨一份子,卻不知劉養喬被罷官是因為得罪了時任兵部尚書的崔呈秀,崔呈秀是魏忠賢的得力乾將。魏閹倒台之後,許多被罷職的官員都官複原職,陛下開始重新啟用東林黨,這時候劉養喬又已東林黨自居,上疏請求皇上召回東林黨的官員,當時他還不是禮部侍郎,禮部侍郎是錢謙益,此人才是東林黨的領袖。錢謙益與當時的禮部尚書溫體仁都在爭首輔的位子,不過錢謙益的手段比溫體仁就差多了,溫體仁找到了錢謙益的把柄,說他在天啟元年擔任浙江鄉試主考官時,通過“關節”將本家考生錢千秋選中。據說當時這起弊案的關鍵證據就是劉養喬提供給溫體仁的。錢謙益被趕回老家之後,劉養喬就做了他的位子成為禮部侍郎,而溫體仁也順利進入內閣屈居周延儒之下。”陳其猷雖為考中進士,卻曾遊歷天下,對朝中各種勢力所知甚多,聽他隨口說來朱桓受益匪淺。
“照先生這麽說來,劉養喬應該與溫體仁是一體的?怎麽現在鬧的這麽僵?”朱桓疑惑的問道,既然劉養喬與溫體仁一起搞掉了對他們威脅最大的錢謙益,為何現在又要針鋒相對。
“當然是為了首輔的位子,禮部尚書目前空缺,劉養喬實際上就是禮部尚書,只是缺少名分而已,
他又已東林黨黨首自居,一心想要借助東林黨的影響當上內閣首輔,溫體仁自然會察覺到他的野心,所以才處處與他為難。” “說不得我們要借助一下次輔大人的力量了。”朱桓拍打著窗棱說道,崇禎年間內閣六部尚書走馬換燈,溫體仁能一直在內閣首輔的位置呆了八年,手段當然是有的。
“這個溫體仁手段一向狠辣,公子還是少與他接觸為好。”陳其猷不希望朱桓與朝中勢力扯上關系,勸解道。
“我自然不會與他接觸,我被綁架的案子只要查下去就會牽扯出劉養喬,我們這位溫大人能放過這麽好的機會?”朱桓笑著說道。
陳其猷卻望著朱桓瘦小的身軀,從背後並不能看到朱桓此時的表情,他琢磨不透這位年紀輕輕的公子為何手段如此老練,完全不像被一直囚禁在宮中而且年紀只有十二歲,既然猜不透那就不要去猜,自己已經做了他的老師,就已經是一條船上的人了,只能盡心盡力的輔導好他。
朱桓也並不像他表現出來的那麽輕松,就算此次劉養喬被拉下馬,朝中支持劉養喬的人也都偃旗息鼓,他還是沒有把握,因為他猜不透崇禎究竟是怎麽想的,而就不就藩卻完全在崇禎一念之間。
“先生,時候不早了,您也該休息了,我已經讓下人們在前院給您騰出一處院子,還算安靜,您就暫且先住下吧。”朱桓轉過身來說道。
“多謝公子殿下!”陳其猷躬身行了一禮感謝道。
“先生客氣了,以後還要多靠先生指點呢。對了,我最近收了幾個護衛,徐家兄妹,年紀也和我相仿,以後先生上課就讓他們一起聽聽吧。”朱桓想起了徐忠兄妹,尤其是徐鐸、徐琅年紀都還小想必也未曾受過很好的教育,小妹徐睦寧就更小了,只有六歲,雖說古人有女子無才就是德的普遍看法,但朱桓畢竟是現代人,從小接受義務教育已經是再理所當然不過的事了。
“是,公子!”陳其猷應了一聲就告辭離開了,由劉大有領著去他暫住的小院了。
朱桓卻沒有馬上離開書房,他坐在書桌前望著眼前的蠟燭,火苗被窗外吹來的風吹動的不停的搖曳著,使得他的影子也隨著燭光的晃動而不停的變換著形狀,自己的命運何嘗不是如這搖曳的燭光一樣,隨風飄動呢?
自從被卷入時光隧道回到大明之後,他的命運就不受他的控制了,先是在朱由桓的蠱惑之下接受代替他的身份而活著,從那一刻起他也就被卷入了明末風起雲湧的潮流中,如何才能生存下去,順利的度過五年之期,他已經下意識的做了許多安排,包括訓練自己的親衛,使他們能真正的忠於自己,保護自己。在錦衣衛中安插一粒棋子,甚至在宮中也有一個通風報信的小太監,所有他所做的一切都不過是為了能存活下來。哪怕做了如此多的安排也無濟於事,如今崇禎的一個念頭就能決定他的命運。
或許是自己太不自量力吧?或許有一天我要真正掌握自己的命運!
這是朱桓趴在書桌上睡著之前最後的想法。